歐洲+以色列2018年度創業投資:深科技、AI、大資料最吸金
歐洲針對初創公司及風投領域的知名研究機構 Dealroom 最新發布歐洲及以色列 2018 年度風投報告,去年全年度對初創公司的投資金額持續成長,來到 278 億歐元,英國、德國、法國及以色列仍是投資主要地區,另外,以投資總金額的排名來看,前三大垂直行業依舊是健康、金融科技、企業軟體,第 4 及第 5 名為生物科技及交通運輸;從關鍵字來看,前三大分別是深科技(Deep Tech)、人工智慧、以及大資料。
近幾年歐洲的創業環境蓬勃發展,初創公司數量不少,但相較於美國及中國,因其獲得募資的金額相對較小,導致公司的知名度及獨角獸家數也比較低,另外過去兩年中美鎖定 AI 領域,注入龐大的資源,但歐洲則顯得較為分散。
不過,Dealroom 點出 2018 年快速崛起的新星獨角獸(估值 10 億歐元以上)公司,在深科技領域,包括前手機晶片公司 Icera 共同創辦人 Nigel Toon 再度創業(多年前 Icera 被英偉達收購)、獲得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投資的英國機器學習晶片公司 Graphcore、基因定序的 Nanopore、英國虛擬實境新創公司 Improbable(主要投資方為軟銀);健康方面則有以 AI 做新藥研發的 BenevolentAI、製藥公司 Roivant,金融科技部分則有德國的純網銀 N26;交通運輸則有打車服務公司 Cabify;企業服務類則有 Collibra 資料管理方案公司等。

圖:2018 年歐洲及以色列崛起新星公司(資料來源:Dealroom)
根據 Dealroom 此份報告指出,歐洲及以色列在 2013 年風投投入的資金大約 89 億歐元,2017 年則來到 258 億元,去年進一步成長到 278 億歐元,另外也觀察到風投近年傾向較大的投資案如 1000 萬歐元以上,1000 萬歐元以下的專案數量在過去三年來反而呈現停止增長。

圖:2018 年度歐洲及以色列初創公司的投資達到了 278 億歐元(資料來源:Dealroom)
整體來說,獲得“最多投資金額”的前五大行業別依序是健康、金融科技、企業軟體、生物科技、交通運輸,但有趣的是,若是從“投資金額的成長性”來看,交通運輸、機器人、以及網路安全/資訊保安這三大行業的投資有明顯的增加,食物平臺、遊戲行業反而有很大的衰退。
另外,或是從“關鍵字”來看,前五大獲得最多投資金額的分別是深科技、人工智慧、大資料、物聯網、區塊鏈以及虛擬實境(RV),而成長性最高的則是區塊鏈。

圖:2018 年度歐洲及以色列獲得較多投資金額的行業、業務模式、關鍵字(資料來源:Deal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