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京東金融盜圖門:官方稱是低階開發失誤 並非竊取隱私
2月16日,網上爆出“京東金融APP侵犯使用者隱私”,微博使用者“大俠阿木”放出一段時長1分13秒的視訊,視訊顯示:在安卓手機上,把京東金融APP放入後臺,再開啟某銀行並截圖,然後就會在其京東檔案目錄中找到這張圖。
網友根據視訊推斷,京東金融在後臺監控使用者行為,獲取銀行、金融類APP的截圖,使用這些截圖來優化自身的產品體驗,用於產品營銷等。

此事引起軒然大波,不少微博使用者發表評論,要解除安裝京東金融。
17日下午,京東金融的最新宣告稱,這是一個低階開發失誤,並非是網友想象的竊取隱私,獲取的圖片也未私自上傳。
後臺獲取截圖是為了客服反饋?
微博認證名為“京東金融客服”於16日下午發表緊急宣告,稱獲取截圖是為了方便向客服反饋,並非侵犯隱私。

根據上述宣告,京東金融的產品經理認為,當用戶開啟APP後再截圖,可能是出問題後想向客服投訴或建議,因此將其做成了更加快捷的功能,使用者截圖後該圖會以縮圖形式出現在左上角,點選即可傳送給客服。
知乎網友Mariotaku分析指出,京東金融APP使用了第三方開源庫,這是為了加快App載入圖片的速度,大俠阿木在uil-images資料夾中發現的圖片,是這個開源庫為了加速而做的快取。

有人評論指出,類似“聊天縮圖”之類的功能,在支付寶、微信中都有,不算侵犯隱私。
黑奇士(id hqssima)在iOS版支付寶中重現了這個功能,我覺得這兩個場景存在根本不同:支付寶執行在前臺狀態下,使用者截圖,支付寶才會獲取這個截圖,這種場景中使用者對支付寶“動作可見”;而京東金融則是在後臺狀態下監控使用者截圖,一旦使用者截圖,不管是否和自己有關,都會試圖將其獲取。
微信的聊天縮圖功能,也是在前臺狀態下才能獲取,這就不存在侵犯隱私的疑問。
這也是為什麼“京東侵犯隱私”成為網路熱點,因為他的官方宣告無法迴應,為什麼會在後臺狀態下試圖獲取跟自己無關的圖片。
京東最新宣告:是低階開發失誤 將進行全面安全檢測
17日下午,京東金融客服再次發表宣告,證實了知乎網友的技術分析:
1、確實使用了第三方開源庫,並不恰當的在私有資料夾中快取了使用者的隱私圖片
2、開發初衷是為了提高與客服的溝通效率
3、功能開發上存在問題,導致APP切換到後臺狀態時,仍然在接收事件通知,繼續把截圖放到本地快取,因此屬於“開發錯誤”。
在宣告中,京東用紅字標明:儘管存在開發錯誤,但獲取的照片和截圖“堅決沒有私自上傳”,在京東後臺排查也未發現私自收集的隱私圖片。

從其第二次宣告看來,可以解釋阿木放出的視訊,邏輯上沒有問題。而且視訊中確實只提到了京東金融在本地快取隱私圖片,並未有“上傳隱私”的證據。而上傳隱私,是最為挑動網友情緒,也是京東金融這樣的金融類APP最不可接受的汙點。
隱私問題:大廠商,要知託付
對於這個事件,我覺得有句話用起來很恰當,那就是支付寶用了很久的口號,叫做“支付寶,知託付”。
在隱私問題氾濫的今天,不少廠商在利用使用者隱私獲取商業利益。比如有的app申請幾十個無關的許可權,獲取大量隱私用於商業目的。

(網路圖)
“京東盜圖事件”,正好被人抓住了“實錘”而處於風口浪尖(京東自己說是技術失誤,但估計不少網友還會抱著陰謀論的觀點去看待),從而挑動了廣大網民敏感的神經:如果連京東這樣的廠商都開始侵犯使用者隱私,那網友是不是束手無策?
幸好到目前為止,事件並沒有網友想象的那麼嚴重。
儘管京東第一次宣告還有所隱瞞,賭咒發誓說自己沒有侵犯隱私,但有些疑點沒有說清楚。(我覺得應該是試圖隱瞞自己的開發錯誤,從而無法自圓其說,比如為什麼在後臺狀態獲取無關截圖)
第二次宣告我覺得還是有說服力的,如果沒有更多的證據揭出,那這應該就是真相。
無論京東、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還是誰誰,只要你們的業務範圍裡有支付,有資金流動,那你面對個人隱私的時候,就應該以銀行的安全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便利性”應該讓位於“安全性”,安全是金融支付類APP的第一原則。
使用者把錢託付給你們,那就是身家性命,來不得半點馬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