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安裝後回填層重要性及厚度標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地暖輻射供暖技術規程》規定:填充層的材料宜採用C15豆石混凝土,豆石粒徑宜為5~12mm。加熱水地暖管地暖的填充厚度不宜小於50mm,金屬發熱電纜電地暖的填充層厚度不宜小於35mm,德國豪赫蒂夫石墨碳纖維發熱電纜電地暖的填充層厚度不宜小於15mm。
根據《地暖輻射供暖技術規程》對填充層厚度的規定,不難看出填充層的厚度對地面輻射供暖(無論是加熱水地暖盤管,還是發熱電纜電地暖等發熱元件)的重要性體現於:
1,利用填充層的厚度保護加熱盤管,發熱電纜等發熱元件,使填充層能承受地面上的荷載對加熱盤管及發熱電纜等發熱元件的壓力。
2,利用填充層的厚度達到蓄熱及放熱的功能,使填充層內部蓄熱的能量均衡的傳至地面,從而使地面的表面溫度趨於均勻。
為了達到以上兩個目的,要求填充層具有一定的厚度。由於填充層的厚度直接影響到室內的淨高,結構的荷載和建築初投資費用,因此填充層厚度不宜太厚。有地暖專家提到填充層達到70mm厚了是否浪費天然氣或者電能?根據填充層蓄熱及釋放熱的原理得知,填充層的厚度與蓄熱的時間有關,填充層的厚度越厚蓄熱的時間越長,與浪費天然氣量毫無關係,其原因是填充層內的熱量肯定是要釋放到室內的,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舉一個通俗的例子說明一下。目前北方地區使用的暖氣片為什麼不喜歡採用串片式的散熱器,而要採用散熱器內貯水量大,像柱鑄鐵,鋼柱等型別的散熱器?其原理是很多地區供熱的時間是間斷的,一旦供暖停止,而像柱鑄鐵,鋼柱的散熱器記憶體有大量的高溫熱水即將釋放到室內,因此即使停止供暖幾個小時以後,室內室溫仍然內維持一定的時間,這裡除了建築保溫的功能外,散熱器記憶體有大量的高溫熱水釋放也是不可忽略的。電暖安裝後回填的重要性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