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形成共識到推動共治 “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聚合全社會力量圍剿全球線下假貨近百億元
摘要: 兩年間,阿里與全國31個省份的執法機關、數以千計的全球品牌權利人開展線下打假合作,累計挖掘並搗毀製假窩點2870個,涉案金額近百億元。
2月28日,在北京舉辦的阿里巴巴數字經濟治理體系釋出會上,阿里巴巴宣佈升級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同時公佈了“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從推動形成社會共識到推動社會共治的“成績單”:兩年間,阿里與全國31個省份的執法機關、數以千計的全球品牌權利人開展線下打假合作,累計挖掘並搗毀製假窩點2870個,涉案金額近百億元。
春節以來,全球假貨事件頻發,先是英國警方端掉一個造假香水的窩點,這些假香水含有氰化物、砒霜等有害化學物質,甚至摻雜了尿液和老鼠糞便。過敏體質的人塗抹後身上會出現疹塊,嚴重的會破壞神經細胞導致痴呆。2月2日印度“大壺節”上發生史上最大的假酒致死事件,至少175人死亡。2月初,亞馬遜公佈財報時也著重提及其遭遇的假貨氾濫問題。
假貨問題的全球性,體現在製售假鏈條的全球化上,阿里此前協助公安部破獲的一起特大跨國假冒“美孚”、“殼牌”、“嘉實多”等品牌潤滑油案,假潤滑油從馬來西亞生產灌裝,銷往全球各地,也流入中國,涉案金額上億元。
作為一個世界性問題,打擊假貨的難點在於,不論是執法機關、品牌權利人還是消費者,單靠任何一方都難以徹底解決。2017年,馬雲提出“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呼籲社會各方協同打假。
為了聯合社會各界共同治理假貨,阿里巴巴研發了12項專為打假而生、不斷迭代的“打假黑科技”,2月28日,阿里巴巴還正式對外披露了打假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保護科技大腦”。
2月28日,阿里巴巴還正式對外披露了打假核心技術“智慧財產權保護科技大腦”。
凝聚社會共識、推動社會共治。兩年間,“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的打假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聯合執法機關、品牌權利人、消費者共建打假共治系統,幫助全球品牌權利人解決以往僅靠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將原本散落各處的打假資源、資訊線索、鑑定資源聚合到了一起,假貨的發現能力、協同能力、處置能力被提升到了新高度,製售假者生存空間遭到空前擠壓。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介紹,網路假貨治理成效顯著,歸功於國家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同時,由執法機關、品牌權利人、消費者、平臺等各方共同組成的打假共治系統實現歷史性閉環,“像治理酒駕一樣治理假貨”成為現實。
來自阿里的“年度知產保護報告”是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的重要風向標。2018年的打假年報披露,在阿里平臺,96%的疑似侵權連結一上線即被封殺,因疑似侵權被平臺主動刪除的連結量下降67%;96%的智慧財產權投訴在24小時內被處理,品牌權利人投訴量下降32%;被消費者舉報刪除的疑似假貨連結量下降70%;被行政執法機關要求協查的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量下降64%;每1萬筆訂單中僅有1.11筆為疑似假貨,比去年同期再降26%。
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負責人郭穎表示,阿里的知產保護行動,早已不只是打擊可能出現在網路平臺上的假貨,而是務實+創新與社會各界聯合挖掘圍剿線下假貨生產源頭,2017年和2018年,阿里打假特戰隊已與全國31個省份開展線下打假合作,累計向全國執法機關推送涉假線索3544條,協助抓捕涉案人員3559名,搗毀窩點2870個,涉案金額近百億元。
阿里巴巴打假特戰隊負責人郭穎在分享阿里打假經驗時稱,2018年阿里協助31省份打假,協助抓捕製售假涉案犯罪嫌疑人1953名。
更大範圍的全社會共治假貨的行動正在開展。2018年,在全國首例跨國追逃售假網紅的案例中,數以百計的消費者配合執法機關提供線索並協助取證工作,品牌權利人也專門提供鑑定資源,最終,售假者被成功抓捕。
眾多國際品牌權利人和組織機構也開始借鑑這套共治實踐經驗保護其智慧財產權不受侵害。2018年5月,國際刑警組織代表Francoise訪問阿里時表示,願與阿里合作跨國跨境打假案件,以調動成員國更好地配合打假,也將阿里的成功打假經驗向全球推廣。
以“技術賦能+多元共治”為基礎的治理經驗,既是阿里升級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的核心,也為假貨治理這一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思路和解法。
阿里巴巴智慧財產權保護總監李溪涵表示,阿里巴巴已在全面向社會提供打假科技和治理經驗,共同提升全社會打假能力。
在2018年,“2018國際智慧財產權執法大會”在阿聯酋迪拜召開,阿里受邀在會上向到場的全球600餘位政府、行業、企業嘉賓分享知產保護創新探索,世界知產組織也專程到訪阿里交流打假實踐。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說,阿里的實踐給世界各國打擊假貨、保護智慧財產權提供了可以複製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