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網路安全格局
清晨出門,在地鐵上開啟手機瀏覽新聞;中午利用午休時間,在網上購物平臺選購商品;晚上回家,開啟社交軟體與家人視訊聊天……有了網路,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衣食無憂”,但網路安全漏洞也隨之顯現。適逢2018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週,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支隊長彭風華表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網路安全體系,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成立於2002年。彭風華介紹,網警的工作職能主要有四個方面:依法開展網際網路違法資訊巡查處置工作、依法開展網路與資訊保安管理、依法查處非法入侵計算機資訊系統和破壞計算機資訊系統的違法犯罪活動,以及負責公安機關電子資料檢驗鑑定工作。

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支隊長彭風華接受採訪。
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也促使網警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例如在日常宣傳方面,廣州網警部門將宣傳工作與移動網際網路結合起來,走近網民,推動“宣傳+網際網路”,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網路平臺都開設了專門的巡查執法賬號。
2018年國家網路安全周於9月17至23日舉辦。日前,網路安全博覽會在廣州舉行,廣州網警通過展板、視訊、現場諮詢等形式向市民介紹網路安全工作情況。同時,各區公安機關網安部門積極組織網路安全進社群、進企業、進校園等活動,並製作網路安全方面的公益宣傳片,不久將在公共場所投放。
網際網路的跨地域性、匿名性對網路安全提出了挑戰。近年來,廣州市公安局網警支隊重點牽頭開展打擊網路犯罪安網專項行動。今年上半年,廣州網警連續開展了9個安網系列專項打擊行動,併成功摧毀了全國“呼死你”黑灰產業犯罪團伙,打擊新型網路犯罪。
此外,廣州網警堅決開展網路謠言的打擊和治理工作。例如,日前,颱風“山竹”襲粵,一些經過“移花接木”的視訊和謠言在網上流傳。
“颱風來臨前,有網友釋出一則‘學校要繼續上課’的類似訊息,當時也有許多家長在網上問,網警支隊及時查清事實,再通過相關的部門進行闢謠。”彭風華表示,網警在公眾號上也製作了相關的闢謠資訊,通過多個渠道釋出,及時把謠言進行澄清。此次颱風“山竹”中發現並處置的不實資訊達數百條。
廣州是我國三大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城市之一,有20多萬個網站,網民超過1200萬。彭風華表示,近年來,廣州市的網路發展呈現蓬勃向上的態勢,但也存在“重應用、輕管理”等安全隱患。
今年上半年,廣州網警共發現涉及300多家部門、企業的網路安全隱患,並逐一發出漏洞通報,指導消除安全隱患。
如何加強青少年網路安全?在彭風華看來,一方面,涉網企業特別是直播類、短視訊類平臺,要做好管理工作,落實社會責任;另一方面,家長要有網路安全的意識,主動了解網路違法犯罪活動的形成原因、表現形式、預防方法等,和學校等相關部門形成合力,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公安機關依法履職、嚴厲打擊網路違法犯罪的同時,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彭風華表示,要重點從安全意識、技術支撐和強化監督管理等方面著手,技術廠商、網際網路運營商、終端使用者等每個環節都要做好安全防範,共同努力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網路安全綜合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