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釋出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新浪科技訊 2月28日午間訊息,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在京釋出第43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網際網路基礎建設、網際網路應用發展、政務應用發展、產業與技術發展及網際網路安全等多個方面展示了2018年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迅速,呈現出七個特點。
一是網際網路普及率接近六成,入網門檻進一步降低。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普及率達59.6%,較2017年底提升3.8個百分點,全年新增網民5653萬。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網民通過手機接入網際網路的比例高達98.6%。2018年,網際網路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貧困地區網路基礎設施“最後一公里”逐步打通,“數字鴻溝”加快彌合;移動流量資費大幅下降,跨省“漫遊”成為歷史,居民入網門檻進一步降低,資訊交流效率得到提升。
二是基礎資源保有量穩步提升,IPv6應用前景廣闊。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41079塊/32,年增長率為75.3%;域名總數為3792.8萬個,其中“.CN”域名總數為2124.3萬個,佔域名總數的56.0%。在IPv6方面,我國正在持續推動IPv6大規模部署,進一步規範IPv6地址分配與追溯機制,有效提升IPv6安全保障能力,從而推動IPv6的全面應用;在域名方面,2018年我國域名高效能解析技術不斷髮展,自主智慧財產權軟體研發取得新突破,域名服務安全策略本地化定製能力進一步增強,從而顯著提升了我國域名服務系統的服務能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三是電子商務領域首部法律出臺,行業加速動能轉換。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路購物使用者規模達6.10億,年增長率為14.4%,網民使用率為73.6%。電子商務領域首部法律《電子商務法》正式出臺,對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在經歷多年高速發展後,網路消費市場逐步進入提質升級的發展階段,供需兩端“雙升級”正成為行業增長新一輪驅動力。在供給側,線上線下資源加速整合,社交電商、品質電商等新模式不斷豐富消費場景,帶動零售業轉型升級;大資料、區塊鏈等技術深入應用,有效提升了運營效率。在需求側,消費升級趨勢保持不變,消費分層特徵日漸凸顯,進一步推動市場多元化。
四是線下支付習慣持續鞏固,國際支付市場加速開拓。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手機網路支付使用者規模達5.83億,年增長率為10.7%,手機網民使用率達71.4%。線下網路支付使用習慣持續鞏固,網民線上下消費時使用手機網路支付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65.5%提升至67.2%。在跨境支付方面,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分別在4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合規接入;在境外本土化支付方面,我國企業已在亞洲9個國家和地區運營本土化數字錢包產品。
五是網際網路娛樂進入規範發展軌道,短視訊使用者使用率近八成。
截至2018年12月,網路視訊、網路音樂和網路遊戲的使用者規模分別為6.12億、5.76億和4.84億,使用率分別為73.9%、69.5%和58.4%。各大網路視訊平臺注重節目內容質量提升,自制內容走向精品化。網路音樂企業版權合作不斷加深,數字音樂版權的正版化程序顯著加快。越來越多的遊戲公司開始側重海外業務,國產遊戲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短視訊使用者規模達6.48億,使用者使用率為78.2%,隨著眾多網際網路企業佈局短視訊,市場成熟度逐漸提高,內容生產的專業度與垂直度不斷加深,優質內容成為各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六是線上政務服務效能得到提升,踐行以民為本的發展理念。
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線上政務服務使用者規模達3.94億,佔整體網民的47.5%。2018年,我國“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深化發展,各級政府依託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推動線上線下整合融合,實時匯入網上申報、排隊預約、審批審查結果等資訊,加強建設全國統一、多級互聯的資料共享交換平臺,通過“資料多跑路”,實現“群眾少跑腿”。同時,各地相繼開展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將縣廣播電視臺、縣黨報、縣屬網站等媒體單位全部納入,負責全縣所有資訊釋出服務,實現資源集中、統一管理、資訊優質、服務規範,更好地傳遞政務資訊,為當地群眾服務。
七是新興技術領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開拓網路強國建設新局面。
2018年,我國在基礎資源、5G、量子資訊、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大資料、區塊鏈、虛擬現實、物聯網標識、超級計算等領域發展勢頭向好。在5G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政企合力推動產業穩步發展;在人工智慧領域,科技創新能力得到加強,各地規劃及政策相繼頒佈,有效推動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在雲端計算領域,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以其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產業發展,企業積極推動戰略佈局,雲端計算服務已逐漸被國內市場認可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