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施工減少工期的重要事項
1、場地積水
因施工期在春季且當地春季乾旱少雨,所以施工前期未設定排水溝,施工期遭遇降水出現了大面積積水現象。針對上述情況,採取措施如下: ①遭水浸的土,要全部剷除乾淨後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 ②填土區保持一定橫坡或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利於排水; 設定明溝排水 沿填土區周圍開挖排水溝,再設集水井與排水溝相連,用水泵將集水井內的水抽走,填土區四角或每隔 20 ~40m 設集水井 1 座。
2、基坑回填土沉陷
基坑回填土出現了局部沉陷。如果在道路結構層施工完畢後出現地基沉陷,則會造成道路結構層斷裂,整體性被破壞。防治措施: ①回填前,應將填土區坑底的淤泥、樹枝、垃圾土等雜物清理乾淨,積水排淨; ②回填土嚴格分層回填、夯實,每層虛鋪土厚度≤300mm。回填用土料和含水量應符合規定,檢測乾土的質量密度並達到規範要求; ③回填土料中不得含有 > 50mm 直徑的土塊,不得有較多的乾土塊; ④若沉陷繼續發展,必須挖除回填土,重新用透水性小的黏土或粉質黏土或用 2∶8 或 3∶7 灰土回填壓實。
3、 填土出現彈簧土
填土在碾壓時,其受力處出現下陷,四周鼓起,形成塑性狀態,踩上去有種踩到彈簧上的感覺。是由於土的含水量過大,高於達到規定壓實度所需要的含水量造成的。處理措施: ①清除腐殖土和淤泥,控制回填土的含水量,將填土翻晒晾乾後再回填; ②做好填土周圍的排水設施,避免地表水和施工用水流入填土範圍;③用吸水性強的石灰粉、碎石等材料摻入橡皮土中,讓其吸收土中的水分,從而降低土的含水率。如果施工緊迫,應將橡皮土整體挖除,換填 2∶ 8 或 3∶ 7 的灰土將其碾壓密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