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Pixel不是開啟谷歌IoT生態的鑰匙
編者按:本文來自 “懂懂筆記” (ID:dongdong_note),作者:左岸,36氪經授權轉載。
面對智慧手機,谷歌的態度顯然沒有蘋果那麼偏執。
雖然庫克承認過高的售價是導致近期iPhone銷量受挫的原因之一,但現在看來對於低價機型,蘋果依然不感興趣。另外,iPhone XR以及iPhone SE這兩款“平價”iPhone的市場表現也證明,平價並不是拯救iPhone的良方。
面對iPhone銷售受挫,安卓陣營的老大哥正在迅速採取行動。谷歌的目標很清晰,趁此機會為自己的智慧手機硬體業務拿下一城。儘管蘋果未能在平價區間獲得成功,但谷歌在低價手機領域似乎已經找到突破口。
近日,據多家外媒報道,谷歌計劃在今年推出系列平價Pixel手機,併發布一款智慧手錶。谷歌希望,平價的Pixel系列產品能成為其攻克硬體市場的排頭兵,同時藉此吸引更多的使用者進入自己的生態系統。
用利潤換使用者,IoT才是谷歌的心願單
從2016年初代Pixel誕生至今,Pixel系列已經陸續推出過三代產品,雖然也收穫了一些粉絲,但作為安卓系統的擁有者——谷歌的親兒子Pixel,在智慧手機市場的佔有率一直非常尷尬。
根據研究機構IDC的一份資料顯示,2018年Pixel的出貨量約為468萬臺,僅佔總市場0.33%。2017年的銷量為345萬臺,佔市場的0.2%。可以說,不足500萬臺的年銷量放在如今的智慧手機市場,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Pixel系列糟糕的市場表現,除了不可抗拒的原因——天生失去中國大陸這一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市場以外,Pixel自身羸弱的產品力搭配谷歌過於高階的定位,也是市場表現糟糕的主要原因。很多發燒友還記得,去年10月谷歌釋出了最新一代Pixel 3和Pixel 3 XL,其中Pixel 3的起售價為799美元,Pixel 3 XL的起售價為899美元,一點兒也不“打動人心”。
這樣的定價相較於蘋果、三星等頭部品牌的旗艦產品完全齊頭並進。但在產品力上,Pixel 3無論是在硬體配置還是軟體應用創新層面,都要弱於同時期、同價位的競爭對手。所以,可以推斷即便谷歌能夠進入中國市場,面對一眾國產品牌的重壓,相信其依舊會是全無招架之力。
有趣的是,手機業務表現不佳似乎也與谷歌在硬體領域一貫的不給力相輔相成。當然,此前谷歌在硬體領域的一貫作風是,嘗試一下,如果市場反饋一般就直接選擇放棄,當年的谷歌眼鏡就是如此。只是在智慧手機這件事上,谷歌卻表現的格外執拗,這份堅持的背後或許是其對未來5G和IoT時代的期許吧。
5G和IoT是現階段所有智慧手機廠商最為看重的發展方向,幾乎所有的硬體大廠都在發力自己的IoT生態。谷歌同樣也不例外,去年5月谷歌正式對外發布了一款專為智慧裝置和物聯網產品開發的Android Things平臺。根據谷歌官方的解釋,這個Android Things平臺會將Google Assistant智慧語音助手作為互動入口,同時接入冰箱、洗衣機、智慧門鎖等智慧硬體裝置,從而實現硬體之間的智慧互聯。
這個概念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新意,但其中最為重要的Google Assistant智慧語音助手,也是Pixel系列手機誕生之初最主要的特色賣點。
這一點,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在前不久“2018財年第四季度業績”公佈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上,做了一定的分享。他透露在硬體方面,谷歌正在努力將人工智慧軟體和硬體結合在一起,提供最好的使用者體驗。皮查伊表示:“它確實將產生大量協同價值,但這取決於我們所處的階段。為了讓核心產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目前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硬體來驅動計算生態系統的其餘部分,所以,我們在這方面獲得了很好的槓桿效應。”
皮查伊還有一句潛臺詞沒說,就是用Google Assistant串聯起更多硬體產品的銷售可能。
在未來IoT行業的大棋中,智慧手機大概率上會充當一個非常重要的入口角色,未來甚至會超越現在的智慧音箱。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頭部手機廠商都在做的一件事,將智慧手機上攜帶的智慧語音助手作為重要發力點。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在發力智慧音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沒有像小米、華為、蘋果這樣傳統手機廠商上億級別的使用者基礎。所以它們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將智慧音箱作為自己IoT生態的入口。
回到谷歌身上,現在谷歌智慧手機每年不足500萬的銷量遠遠不如自家的智慧音箱銷量,那麼谷歌在堅持什麼?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最新公佈的《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智慧音箱出貨量報告》顯示,谷歌智慧音箱2018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為1150萬臺,市場佔有率為30%。可以推斷,考慮到智慧手機未來重要的地位,谷歌最為迫切的就是增加自己智慧手機的使用者數量。為此,其甚至願意捨棄一部分利潤,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谷歌選擇了用平價機型切入市場。
但是,便宜的Pixel能獲得全球市場的認可嗎?
平價Pixel或面臨更多難題
現在來看,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下滑趨勢已呈現不可逆狀態,在這種市場環境下,平價Pixel面對的市場競爭態勢,並不會好於此前定位高階時的狀況。
我們從過去一系列高階Pixel系列機型上就能看出,谷歌在智慧手機領域並不追求高性價比的策略。從一開始,它就將自己的產品放在和三星、蘋果這些智慧手機行業頭部企業競爭的位置。但是定下高價的同時,其產品的競爭力一直羸弱:以去年的Pixel3為例,其799美元的起售價甚至要高於同期三星的旗艦產品S9(在美國市場起售價為720美元)。
定價高企的同時,Pixel3無論是硬體配置還是ID設計都遠不及三星S9。如果產品力是設計團隊的責任,那麼從定價策略方面,就可以明顯看出谷歌手機團隊過於追求利潤的弊端。在這樣的策略導向下,類似國產手機品牌那種高性價比的產品精髓,應該很難體現在即將面世的平價Pixel機型上。
對此,相關資深通訊行業專家對懂懂筆記表示:“對於谷歌的平均機型,要看我們從什麼角度來分析。由於近幾年國產手機廠商堅持做價效比,所以國內市場的使用者已經養成了低價高配的習慣。但是未來谷歌絕對不會採用這一方式,原本定位高階的Pixel在硬體配置上就不高,一旦平價機型在較低的價格下還擁有相對不錯的硬體效能,勢必會直接影響谷歌未來在高階Pixel機型上的決斷。”
很可能,平價Pixel機型在ID設計和硬體配置上要弱於現階段的高階Pixel機型,而且價格並不一定足夠誘人。或許得益於自身谷歌家族親兒子的地位,未來平價Pixel系列也將繼續延續在安卓系統方面的優先權,但是過去幾代Pixel產品推出之後的市場表現證明,谷歌作為安卓的母公司,除了安卓系統的更新速度之外,並不會給Pixel系列產品帶來太多有利因素。
相信谷歌也清楚,一旦為自家旗下的手機產品提供太多“優先和便利”,就會形成不公平競爭的局勢,這無疑會招來其它安卓手機廠商的不滿。為了Pixel業務將自己放在所有安卓手機廠商的對立面,谷歌顯然不敢。
尷尬的局面,是現階段高階Pixel機型產品力本就不強,在此基礎上做閹割後的平價Pixel機型,產品力勢必會進一步下滑。在谷歌的金字招牌下,這樣一個並不具有太高性價比的產品最終能否獲得市場的認可?
可以確認的一點是,在市場競爭方面,隨著國產手機廠商的“出海運動”,Pixel系列未來國際市場上可能會直面中國手機軍團的競強力爭,到時Pixel的日子,以及背後的IoT構想,都可能出現一個更大的問號。
或許就像iPhone XR和iPhone SE一樣,“平價版”的Pixel推出之後會為谷歌帶來一定的銷量增加,但最終能達到一個什麼量級我們尚不能做最終的判斷。另外,對於其能否為谷歌的IoT生態帶來更多的使用者,這一點我們並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