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投資的10.5代面板廠“如期推進” ,錢卻不好賺了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EMS(電子製造服務)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從未放棄其對顯示產業的介入。
2月14日,第一財經記者從富士康子公司堺顯示器製品株式會社(SDP)獲得訊息,超視堺第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第一臺核心裝置8K高精度曝光機已按照計劃在2月14日進駐廣州增城工廠。SDP方面稱,裝置除錯將在今年6月份完成,並按照原計劃在10月份實現量產。從某種程度上看,核心裝置的到位也打破了外界對於富士康上述工廠“生產延期”的疑慮。
從富士康近幾年的轉型佈局來看,面板產能和技術一直是富士康“眼球計劃”的重要一環,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也是超視堺母公司SDP的最大個人股東,並且不吝嗇於作大筆投資。上述10.5代面板廠專案一期總投資高達610億元,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單筆投資額最大的先進製造業專案。
但液晶面板是週期性行業,從整體來看2019年行業表現並不樂觀。
“此次面板的正式投產對富士康來說有喜有憂。”群智諮詢總經理李亞琴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喜的方面是富士康集團在面板產業的市場地位得到了穩固和增強。富士康集團有群創、夏普的面板生產線,再增加一條10.5代,整體產能和市場話語權增強了。憂的方面則是產能出海口,近兩年產能的快速增長帶來行業整體供過於求的隱憂很大。
有望支撐富士康進入顯示行業全球前三
2016年12月30日,郭臺銘給廣州送去了一份新年“大禮”,在增城投資610億元人民幣建立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這應該是郭臺銘近十年來,對大陸投資的最大一筆專案。
根據合作協議的內容,堺顯示器株式會社以(SDP)將在增城建立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生產大尺寸8K超高精細影像液晶顯示螢幕,量產後年產值將高達920億元。作為SDP的最大個人股東,郭臺銘表示,8K超高精細影像液晶顯示螢幕將會給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娛樂、醫療、社交、教育、安全等領域帶來一場影像資料革命,該市場規模將達到35.8萬億人民幣。
據記者近日獲得的訊息,專案一期規劃在2019年6月完工,並在今年正式量產,SDP稱,完工後該專案將成為世界先進的8K液晶面板工廠。
而從行業位置來看,目前超視堺的第10.5代顯示器是全球也是國內繼京東方和華星之後的第三條10.5代線,三條10.5代線都是主力生產65英寸、75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將會帶來大尺寸的顯示面板供應量大幅增長,預計今年全球液晶電視面板產能面積增幅將達到11%,為近5年來最高增速。
李亞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10.5代線在全球面板市場佔比仍然很低,但是其生產的產品集中於65、75等大尺寸,因此在大尺寸市場的將會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她認為,從產能面積來看,投資了廣州10.5代後,2020年富士康集團有機會排在全球顯示面板第三。
“富士康在8K以及10.5代面板上擁有雄厚的實力,在8K方面,SDP10代線工廠已經量產,此外,富士康具有10代線的生產經驗,這對於運作10.5代線是很好的經驗。富士康10.5代線的優勢在於採用了IGZO技術,由於電子遷移率較高,IGZO技術生產8K有天然的技術優勢。”李亞琴對記者說。
盈利和產能挑戰
在“iPhone代工”標籤外,富士康從來沒有放棄尋求新的增長路徑。
公開資料顯示,為了掌握上游話語權,富士康集團幾年前就在內部建立了一項“眼球計劃”的商業計劃,該計劃意在整合包含觸控式螢幕與顯示屏在內的所有與眼球相關的零部件。
如果富士康止步組裝產業,對主要的零部件無法掌控,則將無法在產業鏈中實現自身增值。富士康的一名內部人士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眼球計劃是以移動裝置及電視顯示屏為主要焦點,對移動裝置顯示屏而言,包含智慧手機、平板電腦、膝上型電腦顯示屏以及觸控模組,對電視顯示屏而言,包含液晶電視顯示屏。而在收購夏普後,富士康還推出了“天虎計劃”,簡單來說也是針對夏普提出的復興計劃,推廣夏普電視等產品。
郭臺銘個人也對液晶面板行業保持了樂觀態度。“8K超高精細影像液晶顯示螢幕將會給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娛樂、醫療、社交、教育、安全等領域帶來一場影像資料革命。”郭臺銘此前在一場活動中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說。
為了讓大家更加直觀的瞭解到8K技術的效果,上述活動現場,富士康的工作人員還用一塊85吋顯示屏作為演示,播放了一臺眼角膜手術的過程。在畫面中,角膜上的毛細血管清晰可見。工作人員介紹稱,醫生可以通過8K成像,準確的看到過往手術中所看不到細節,這對完成難度大的手術有非常大的幫助。這項技術可以用於包括醫院、交通、娛樂在內的多個領域。
但從行業來看,當前面板公司還是處於供大於求的週期中,尤其是液晶面板。
根據群智諮詢(Sigmaintell)“供需模型”預測,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面板供需關係寬鬆,但結構分化,中小尺寸供需平衡,大尺寸仍然供需失衡。預計2月份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走向分化,中小尺寸價格止跌,大尺寸繼續下跌。其中,55吋供應持續增加,供需寬鬆,價格維持約3美元的降幅。大尺寸方面,淡季需求較弱,而供應持續增加,預計2月65英寸面板價格下降幅度較大。
同時,新一輪的洗牌仍在持續進行,LGD、京東方、華星等廠商今年的盈利大幅下降,面臨危機的企業也陸續增多。韓國的三星、LG都在減少液晶面板的產能,國內惠科等公司的高世代產線也有延遲的跡象。
“產能越大的面板企業出海口壓力更大,而且富士康集團是收購再整合的面板集團,跟LGD、BOE和三星的情況有很大差異。”李亞琴對記者說。
責編:寧佳彥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映象。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絡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