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 設計中的心理法則和決策
設計中的心理法則和決策
作者 :Cosimo wiSe
我們如何能實現一個牛掰的設計?什麼時候它才是真的牛掰?
此外,我在廣告行業的經驗以及我在神經系統科學方面的背景使我去思考很多關於使用者的問題;關於我給他們的感覺;他們想要的感覺;如果他們開始處理我想傳遞給他們的資訊;一旦他們接近我的設計時他們會做哪種決策;他們所做的哪種決策能讓他們接近我的設計;為什麼他們會做出這種決策。

在Sketch上實現
簡而言之,所有的決策都涉及到情緒。
像是人類開始一樣,我們假裝認為我們是有邏輯的,並且每次我們在做大大小小的決定時,每個選擇都在我們的控制之下。
事實上,我們的大多數決定都是無意識做出的。所以,對自由的主觀體驗只不過是一種幻覺,並且,在我們意識到我們的行動意圖之前,我們的大多數行為都是由長長的無意識的心理過程開始的。
基於關於無意識以及自由決定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在我們真正意識到之前,決策的高潮能夠在我們的大腦前額葉和丁葉皮層活動中被編碼。
從其中一個已實現的實驗可見,當用戶每次有衝動按下按鈕的時候,研究者都會使用腦電活動去重新編碼。
在有意識的做出按下按鈕的決定之前,大腦電位會發生幾百毫秒的變化,這種變化來自於運動輔助區(參與運動準備的大腦區域)。有趣的是,在我們的意識之前,這是我們的潛意識處理可預測的資訊,並在5-10秒之間做一個決定(有的時候甚至不需要5秒),在這段時間裡,時我們的潛意識大腦影響著我們最後的決定,此外,它還會啟用另一個與風險控制有關的投射。
是在哪裡發生的這一切?
我們的情緒在我們大腦的兩個重要的部分被觸發和調節,杏仁體和腹側前額葉皮層(vmPFC是為朋友準備的),同樣這兩個部分也與大量的投射緊密關聯。
現在,在vmPFC,有前額葉皮層(PFC)當它做正確的事情時必須要做更困難的事情。實際上,每當我們有一些相互衝突的選擇時,它就會起作用,像是選擇可口可樂還是百事可樂,脫口而出我們真實想法或者抑制自我的時候;是否扣動扳機之類。並且通常被解決的衝突是由認知驅動的決定和由情緒驅動的決定之間的衝突。
所以,這意味著即使我們將有說服力的技巧應用在指定使用者上,也不起作用嗎?
人們在做決定之前必須感受些什麼。如果他們感覺不到情緒,他們就無法做出決定。所以這裡vmPFC在控制人類感覺中起著重要作用,但是更重要的PFC和杏仁體控制著恐懼和風險。
簡而言之,杏仁體是我們與生俱來和後天習得的恐懼的地方。PFC,相對來說是扮演著相反的角色。當它活躍的時候就能控制恐懼。
綜合這些因素,來使人們做出決定。
然而,我們的大腦嘗試做出決定的一個特別的原因。我們有兩種無意識的決策。
第一種基於兩個選項的評估,像是當我們必須買一臺新智慧機時我們會比較它們的功能特徵。在這種情況之下,在評估之後我們的大腦處理目標決策。
第二種,都是關於習慣的。這裡沒有一個合適的估值,並且它通常發生在風險等級較低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之下,使用者不需要很多資訊並且從某種情況來說,最好不用給他們。
所以,我們人類開始嘗試去規避風險或者當我們決定去冒險時,主要是因為我們感覺到自信或者因為在這個決定的背後有一個可能的回報。
如果你想弄清楚更多關於神經生理學過程的知識,我樂意推薦一本書,叫作《行為:人類生物學在我們最佳和最差的時候》作者:Robert M Sapolsky。
如何去在使用者中建立一種自信感?
在設計中,很少有心理法則有助於提高使用者的熟悉度和可信度,確保使用者能夠以特定的順序聚焦資訊,並且促使他們做出最終的決定。
心理模型

由於我們必須與所有UI型別來進行互動,我們對產品和服務的使用都有了習慣,並且我們的大腦形成了一個關於產品和服務功能如何工作的心理模型。
心理模型是通過對系統的定期使用和對系統如何工作的理解而形成的。
此外,使用者也會將他們已經在一個熟悉的產品上構建的期望轉移到另一個相似的產品上。
每次我們設計一個新產品,分析和了解一個現有的系統很可能會節約我們很多時間。觀察使用者是如何與現有設計進行互動,以瞭解他們對類似設計的期望。
焦點原則

在Sketch中實現
使用者的注意力能夠很輕易地被吸引到使用使用不同的形狀和顏色的元素上。有了這個原則,我們就能夠把使用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元素或者動作上。
格式塔的基本原則

這些原則在設計上非常牛掰,他們描述了人們通常如何通過將相似的元素分組、識別模式還有簡化複雜的組合來看到目標物件。
希客法則
始終保持簡單。當用戶面臨多項選擇的挑戰時,他們會嘗試去花更多的時間去處理所有的資訊或者他們直接移除掉繼續向前。
費茨法則
這個科學法則假設到達一個目標所需的時間是它的寬度和到目標的距離之比的函式。
它應該被應用在互動區域。
通常,如果它很大並且可見,那麼對於使用者與之互動將變得容易。
結論
我們的大多數決定都只是被習慣驅動,限制了選擇數量,並證明一個清晰的設計能夠幫助使用者採取亟需的最終行動。
歡迎關注我和妖怪的公眾號: 妖怪和喵的簡單人生(MZSWAGCOM)

直接掃碼關注公眾號吧~
裡面有這篇文章的原文和一些單詞的解析,還有相對應的單詞本,可以一邊學習設計文章,一邊學習英語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