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聯公司CEO吳樹貴應邀出席中招協2018研討會做主題發言
中國招標投標協會“2018年會員單位交流研討會”於11月15日在湛江召開。此次研討會是招投標行業年度重要會議,為深入貫徹學習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研究、探討招投標行業發展趨勢,把握行業動向,交流創新經驗,通報行業最新狀況。來自全國各地230多家會員單位近400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必聯公司CEO吳樹貴作為中招協特邀嘉賓出席並做了《電子化助力招投標新業態》的主題發言。
中國招標投標協會會員交流研討會是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本次研討會以“提升會員單位核心競爭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從行業制度建設、監管現狀、行業轉型升級、新技術推廣應用等層面進行廣泛探討交流。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法規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修訂最新進展和招投標建設新情況,財務部國庫司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政府採購代理投訴處理及代理機構監管有關情況。必聯公司CEO吳樹貴則主要就電子化招標投標的規劃和現狀,討論了今後發展的路徑。
吳樹貴在發言中指出,國內的電子招投標事業的發展相對於“網際網路+”的迅速推進和網際網路在各領域的擴充套件,顯得比較緩慢。建設主體不同的五類交易平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各類平臺的價值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尚需精心培育。
儘管如此,吳樹貴認為,隨著資料時代的來臨,電子化招投標已經開始從IT時代的資訊分享,開始進入了以協同作業位特徵的新業態。
吳樹貴表示,網際網路技術是協同作業的天賜利器,就商業而言,這一利器迄今為止還僅僅是在B2C領域小試身手,而大展巨集圖的機會留給了B2B領域,特別是製造業企業之間的交易和協同即供應鏈管理。交易平臺作為電子招標投標系統的執行基礎,應著力推動行業由資訊分享進入業務協同,助力提升運營效率和資料轉換為新生產要素,進而形成“電子化協同之美”,而助力各方協同作業正是電子化系統的價值所在。
吳樹貴認為,電子化由資訊分享進入業務協同是新業態的特徵,主要體現在招投標參與各方之間的協同,這是由法定流程決定的。電子化以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為目的,提高協同效率是必由之路。所以,在資訊時代連線比擁有更為重要,然而在資料時代,協同比分享更有價值。
在當前網際網路迅猛發展時期,招投標電子化如何深入連線網際網路,充分體現平臺價值,這個問題值得值得深入探討。必聯公司近年一直在深入研究並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和大資料資訊(新要素)幫助招投標使用者實現各方業務協同作業,以打造“知行合一”的交易平臺。在論及該交易平臺時,吳樹貴指出,“知”為協同各方知道對方要求自己做什麼,或讓對方知道去做什麼,達成“以知促行”;“行”是對“知”做出反饋或處理,同時這個“行”即時傳遞給各方,達成“以行傳知”。從而做到“以知促行,以知助行,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以電子化系統助力招投標高效協同,提高專案運營效率。
吳樹貴指出,電子化協同之美不只能提升招投標各方的協同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不被汙染的資料,使行業發展符合區塊鏈技術發展理念。必聯公司正在踐行這一業務發展模式,通過線上內外協同電子化,使過程資料自動產生結果資料,避免“資料被汙染”,保障資料乾淨真實。這種真實資料經大資料技術處理,轉換為可供利用的資料資源,作為新的生產要素反過來服務眾多行業使用者和管理部門,形成業態良性迴圈。
科技發展永無止境,必聯公司的探索也將繼續。未來,必聯公司將繼續深入研究如何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幫助企業沿著低成本、高效率、高價值地提升運營效率和大資料業務支撐能力,為招投標行業使用者提供更適用的電子化招投標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