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迪士尼”擴張失利,奧飛娛樂泛娛樂“結苦果”報虧16億元
編者按:本文來自“證券日報 ”,作者:趙琳 林娉瑩 ;36氪經授權轉載。
在“東方迪士尼”之夢的擴張道路上頻頻踩雷後,奧飛娛樂決定收縮旗下龐大的“泛娛樂”業務,在2018年計提了大額資產減值。2月27日,《證券日報》記者在玩具賣場進行實地考察時發現,奧飛娛樂的“老本行”——玩具產品銷售亦受冷遇。
公告顯示,受大額資產減值及“陀螺”玩具銷售不達預期的影響,奧飛娛樂在去年業績虧損額達16.13億元。
業績的大幅虧損也為奧飛娛樂引來了一紙關注函。2月21日,在深交所的追問下,奧飛娛樂在回覆中對造成公司2018年虧損16億元的多方原因進行了梳理,包括數個難以為繼的遊戲專案、收入為0的海外影視專案、收購後經營欠佳的漫畫平臺等等。奧飛娛樂自食了多年來激進擴張泛娛樂板塊的“苦果”,其大不如前的的玩具銷售現狀也在令公司承壓。
日前,就去年業績虧損及玩具銷售情況的相關問題,記者致電奧飛娛樂併發去了採訪提綱,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關於業績與資產減值的問題一切以公告內容為準。“
“漫影遊”專案多方踩雷
早在1月31日,奧飛娛樂釋出公告稱,由於2018年計提了9.44億元的商譽和2.8億元應收款壞賬等資產減值準備,以及公司玩具產品銷售不達預期等原因,奧飛娛樂2018年業績虧損16.13億元。
導致奧飛娛樂虧損的,正是其曾經重金佈局的泛娛樂業務板塊。2014年開始,奧飛娛樂確定了“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戰略發展思路,並在2015年提出成為“新世代的中國迪士尼”的目標,之後開始大舉收購擴張,直到2016年公司合併報表的子公司已有67家,涵蓋“漫畫、影視、遊戲”等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領域,形成商譽高達26億元。
在漫畫領域,奧飛娛樂表示,由於無法有效發揮協同效應和業績的不及預期,公司對北京四月星空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月星空”)計提了3.99億元商譽減值。據瞭解,奧飛娛樂在2015年收購四月星空,整合了其旗下的知名原創漫畫平臺“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以下簡稱“有妖氣”),彼時交易對價高達9.04億元,產生商譽8.28億元。但收購後,由於平臺缺乏打造爆款IP的延續性和漫畫平臺市場的競爭激烈,有妖氣在2017年虧損2120萬元,到次年已難以重現“十萬個冷笑話”時的盛況,並一度傳出“被售”訊息。對此有知情人向記者表示,對於有妖氣的安排,奧飛目前還沒有具體方案出來。
而在影視領域,由於自《荒野獵人》電影專案以來公司與Regency公司便一直溝通不順,在經過協商後,最終奧飛娛樂收到的結算對賬單顯示公司在《刺客信條》的海外票房收益分成金額為0,與公司原先預計的8605.1萬元相差甚遠。在雙方難以協調的情況下,奧飛娛樂將該款項全額計提了壞賬準備。此外,也有熟悉《刺客信條》遊戲系列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說道:“《刺客信條》電影的劇情對於非遊戲玩家來說並不友好,很多路人並不明白影片的劇情和亮點何在,當初在國內上映時票房也撲得特別厲害。”
除了漫畫與影視領域,奧飛娛樂在遊戲領域同樣踩雷。公告顯示,受資本遇冷和遊戲版號停審等因素影響,在舊遊戲收入減少、新遊戲無法如期上線的情況下,迫於資金壓力奧飛娛樂旗下多個遊戲工作室被解散,主營業務為遊戲開發的子公司北京愛樂遊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方寸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皆遭重創,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公司分別對其計提商譽減值2.06億元和2.61億元。
對於在“東方迪士尼”目標上的頻頻踩雷,奧飛娛樂曾表示,公司在前幾年嘗試進入K12以上領域,也做了一系列的擴張佈局,在影視領域等方面“交了學費”,並表示公司對玩具業務依舊看好,將通過降本和開發新渠道等措施提高產品競爭力。
但實際上,除了幾年來在泛娛樂擴張路上的多次受挫,奧飛娛樂的“老本行”——玩具業務同樣存在隱憂。
玩具業務銷售不暢
值得一提的是,導致奧飛娛樂在2018年出現鉅額虧損的不僅有商譽和壞賬,還有滯銷的玩具產品。相關公告顯示,2018年公司玩具業務“陀螺”等專案銷售不達預期同樣導致了年度利潤虧損,此外,因為系列玩具銷售不及預期,公司還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總計1.22億元。其中,僅“零速爭霸”和火力少年王系列的玩具原材料計提的跌價準備就有3661.05萬元。
在對關注函的回覆中,奧飛娛樂坦言稱,從2018年開始玩具大環境不景氣,潮流玩具產品銷售普遍不好,公司潮流玩具銷售收入亦出現較大下滑產品銷售大幅度下滑。
為更深入瞭解公司玩具產品的一線銷售情況,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一家開業多年的某大型玩具賣場。在店內,屬於奧飛娛樂玩具產品的展櫃被放置於入門靠邊及店內較深的位置,在記者的詢問下一店員表示,“奧飛的玩具以前很火,但現在賣得沒有那麼好了,銷量不太行,進的貨最終囤下來得也很多,都很難賣出去”。在記者問及原因時,該店員認為,“產品滯銷的大部分原因是公司沒有派促銷員過來”。
另有一位店員對記者表示:“因為現在行情不好,其實很多公司的玩具都銷量不佳,不單單是奧飛一家出現滯銷。”
對此,有研究人員認為,隨著國內各類兒童娛樂方式層出不窮,受歡迎的IP開發難度越來越高,玩具企業存在可能無法圍繞優質IP產品內容,打造全方位且契合的衍生品矩陣變現品牌收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