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營銷沒有金手指 精準營銷只能靠試錯
IDC評述網(idcps.com)03月01日報道:
精準都是試錯試出來的,如果誰說他能一次就做到最精準,那他一定是在忽悠,營銷行業沒有金手指,只有試驗田。總結出以下三個關鍵詞及對應案例,供大家參考:

1、試錯
所有好的營銷都是試錯試出來的,最典型的腦白金,史玉柱把廣告詞改過無數遍之後才有了大家熟知的“送禮只送腦白金”
再講一個我操作過的一個案例,客戶是做西藏地區旅遊的,我們在頭條上投廣告,測試階段每天只投200,觀察一週。
第一週:平均每天4個電話,一個電話成本就是50,如果每天能成1單,這個就有的賺,問題是好幾天不成一單。問題出在哪了?
分析結果:打電話諮詢的好多都是年齡偏大的,擔心去了之後有高原反應,立馬調整策略,人群定位在50歲一下。
第二週:平均每天5個電話,成本有所下降,但仍然成單很少,問題出在哪了?
分析結果:打電話諮詢的確實都有意向,但不是立馬想去拉薩,有的想明年去,有的想寒假去……立馬調整策略,地域定位到拉薩,已經在當地了,只要諮詢就一定有需求。
第三週:成單量翻3倍!
2、客觀
這個詞是不是很空?但很多人對自己的產品都不客觀。
有個調查顯示:80%的司機都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在50%的人以上……
這個現象可以稱之為認知偏見
我服務的客戶,很多連產品的名字都不合格,比如早年我操作過的另一個案例,專案最開始叫聚紅夥,開始大家都覺得這個名字很好,聚划算那時候正火呢,寓意也不錯,但結果呢?
跟朋友打電話,出現如下對話:
朋友:“你們網站叫什麼?”
我:“聚紅夥”
朋友:“巨紅火是嗎?是巨大的巨吧?”
我:“不,是聚會的聚,聚划算的聚”
朋友:“哦,聚紅火啊,知道了”
我:“對了,火不是紅紅火火的火,是夥伴的夥”
朋友:“……懵逼”
如果一個產品名字需要跟客戶解釋4遍,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要比競爭對手多花4倍的成本!
3、設計
每一個營銷人都應該是設計師,這裡說的設計不是做圖,而是對產品和銷售策略的設計。
比如,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你怎麼能讓客戶覺得你的產品很便宜?
舉個例子:
你要給手機沖流量,這個時候有兩個套餐
套餐一、10塊錢500M
套餐二、20塊錢2G
我問了很多人,大部分人都會選擇20塊錢2G的套餐,因為便宜啊!
10塊錢500M這個套餐唯一存在的價值就是讓套餐二顯得更便宜。
設計也是個大話題,雖然僅價格設計就能扯一大堆,但除了價格之外,還有很多活動策略和技巧,這裡就不展開了,總之一切目的是讓客戶買的開心。
搜尋
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