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被“烏龍減持”引發輿論關注,“肇事者”富途證券竟是自家人
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一場烏龍事件讓拼多多直接懵逼。
今日,有報道稱,紅杉資本中國沈南鵬和騰訊幾乎清空所持拼多多所有股份,其中沈南鵬減持94.99%,騰訊減持95.98%。更有一張來自富途證券的截圖,顯示騰訊於2月8日有減持股份的舉措。
訊息一出,便引發熱議。有網友表示,從來都沒用過拼多多,騰訊這是才發現它不行嗎?也有網友表示,目前僅有富途證券一家顯示減持,其他平臺均未顯示,一切還應以拼多多所發公告為準。

隨後,紅杉資本回應稱該訊息不實,從未清空股份。緊接著,拼多多也釋出宣告,稱紅杉資本和騰訊持有的拼多多股份一股未減,由於拼多多有後續發行(FPO),持股佔比同比例稀釋。至於早間流傳的截圖,系富途牛牛資料提取Bug所致。下午2時,富途已修正資料庫,資料恢復正常。

右圖為bug修正後的正確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此次烏龍事件的富途證券,實際上也與拼多多同屬騰訊系,且騰訊在富途證券佔股達到38.2%之多。
據速途網瞭解,創辦於2007年12月的富途證券可以說是唯一一家由騰訊連續三輪領投的創業企業,其創始人李華原為騰訊“18號員工”,為騰訊QQ的早期研發參與者,以及騰訊視訊的創始人。公司團隊中,70%的員工來自騰訊,與金融相關的佔比不足15%。
2018年12月29日,富途證券向SEC提交招股書,股票程式碼擬定為“FHL”,融資不超過3億美元。2月19日,富途證券更新了招股書,增加了2018年12月的運營及財務資料。
更新後的招股書顯示,富途證券2018年營收達到8.113億港元(約合1.036億美元),同比增長160%;淨利潤為1.385億港元(約合1770萬美元),同比實現扭虧。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富途證券擁有560萬名使用者,其中包括超過50.2萬名註冊使用者(定義是在富途證券開設了交易賬戶的使用者)以及超過13.2萬名付費使用者(定義是在交易賬戶中有資產的註冊使用者)。在整個2018年裡,富途證券的使用者經紀交易總額為9070億港幣(約合1158億美元)。
據此前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9月30日,該公司擁有530萬名使用者,其中包括超過34.7萬名註冊使用者以及超過12.4萬名付費使用者。在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前9個月中,使用者經紀交易總額為6780億港幣(約合866億美元)。
增補檔案顯示,平均來看,在整個2018年裡,每名使用者進行了超過198筆交易,總交易額為750萬港幣(約合100萬美元)。富途證券的使用者資產餘額從2016年12月31日的155億港幣增長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4億港幣,到2018年12月31日進一步增長至509億港幣(65億美元)。在2018年中,富途證券通過企業服務獲得的使用者約佔18.1%。
之前招股書顯示,在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9個月內,每名使用者進行了超過162筆交易,總交易額為620萬港幣(約合80萬美元);使用者資產餘額從2016年12月31日的155億港幣增長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4億港幣(57億美元),以及2018年9月30日的542億港幣(69億美元)。在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9個月中,富途證券通過企業服務獲得的使用者約佔18.5%。
而在業績之外,富途控股並不持有在中國大陸提供證券經紀業務的許可,也就是說,雖然富途控股跨境證券業務發展良好,但是該項業務並沒有得到國內監管機構的批准,如果監管機構以“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對跨境港股、美股交易予以取締,則投資者可能蒙受損失。
本次的“烏龍事件”是否會對富途證券IPO有所影響還很難說,但出現這種低階錯誤實屬不該,況且還是“坑”了同屬騰訊系的拼多多。畢竟對於騰訊來說,年輕的拼多多已成為自己在電商佈局上最重要的棋子,想要騰訊放棄拼多多,目前實在找不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