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收、控本、提率,身揣8億港幣營收,富途赴美IPO | IPO觀察
3月1日,香港恆生指數收漲178.99點,漲幅0.63%。美股方面,截至上週收盤,連續9周收漲,大三股指今年迄今漲幅均超過11%,標普500指數較去年12月低點已反彈18%。A股方面,2月以來券商股接連大漲,帶出A股走出小牛市。行情的走高也帶動了投資者對券商股的熱情。富途控股赴美IPO也因此而受到了更多的關注。
2月27日,富途證券母公司富途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途控股”)更新了招股書,並公佈了赴美IPO定價區間為10-12美元。富途計劃發行1,090萬股美國託存股(ADS),承銷商為高盛、瑞銀、瑞信、匯和中銀國際,股票程式碼為“FHL”。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進入“盈利”的軌道
“扭虧為盈”是此次富途上市之路上的關鍵詞,背後卻是擴收、控本、提率等一系列組合拳。首先,富途通過業務多元化幫助收入規模實現快速增長。在收入增加的基礎上,成本也得到有效控制。運營上,公司並沒有採取激進的市場推廣策略,在保證市場銷售等費用絕對支出增加的情況下,逐步降低其佔營收的比重,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除此之外,由於網際網路券商的特殊性,相比其他型別的公司,富途的研發費用佔比較高,2016年研發費用佔總收入的比重高達71%。此部分費用主要是用於系統開發、維護以及支付研發人員的工資。隨著公司的發展,前期系統研發的支出成為積澱,對於已經上線的系統,後續僅需要支付系統維護的費用,且這部分前期支出會在公司今後的發展中持續發揮作用;此外,隨著營收規模的擴張,儘管研發費用的絕對支出仍在增加,其營收佔比卻會逐步下降,顯現出更為優化的運營效率。截至2018年,富途研發費用佔比降至19%。
2018年富途正式扭虧為盈,進入賺錢的軌道。 富途控股增補招股書顯示,2016/2017/2018年公司總營分別為8,700萬港幣/3.1億港幣/8.1億港幣。2017、2018年同比增速分別達到258%和160%。
網際網路+券商:建線上交易“高速公路”
1、網際網路券商因何倍受青睞?
“網際網路券商”概念最早起步於美國。
90年代中期網際網路技術被廣泛應用,美國出現提供網上下單交易的證券經紀商,隨後美國線上經紀和網上證券交易迅速崛起,多數券商尤其是以個人客戶為主的折扣經紀商紛紛發展線上經紀業務,我們熟悉的網際網路券商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亞美利交易(TD Ameritrade)和億創理財(E-TRADE)就是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
從線下走向線上,使用者更加在意投資效率和產品體驗。傳統券商線上下通過營業部的方式開展業務,客戶需要到現場開戶,環節繁瑣。網際網路券商以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從線上為客戶提供快捷通道,切分傳統金融業務市場,為使用者搭建交易的“高速公路”,讓交易變得更快捷,資訊更流暢。
此外,網際網路基因能更好的將資訊、社群等功能融入到券商服務中,更豐富的內容為使用者帶來了更好的體驗。富途將社群平臺中的使用者、投資者、企業、證券分析師、媒體和意見領袖可以有效的連線起來,以使用者為中心,形成完善且具有黏性的生態系統。在2018年12月的每個交易日,富途牛牛的活躍使用者平均每天花費半小時在平臺上; 2017 年以來每季度的付費客戶留存率達到 97%。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富途使用者、客戶與去年相比增長了43.0%及75.4%。彰顯了網際網路券商在獲客上的優勢。
2、中概股上市潮激發潛在投資需求
富途控股的招股說明書中顯示,美股、港股、A股是富途控股最賦有增長潛力的潛在市場,其成交量、IPO和市值均值得期待。中國海外線上零售證券市場規模預計在2023年將達到1.8萬億美元;香港線上零售證券市場,預計在2023年將達到3.7萬億美元;美國線上零售證券市場年交易額,預計在2023年將達到14.9萬億美元。
實際上,中概股上市浪潮也是推動中國投資者不斷擴大海外資產配置的一大推動因素。2018年,大量國內明星企業選擇赴美、港IPO,愛奇藝(IQ US)、嗶哩嗶哩(BILI US)、騰訊音樂(TME US)、美團(3690 HK)、小米(1810 HK)等大批優秀企業的上市正在激發國內投資者的熱情。
在全球線上證券市場高速增長和中國投資者不斷擴大海外資產配置的雙重趨勢下,2017年,富途證券所在的中國海外線上零售證券市場交易額達到2975億美元,2012 至2017年複合增長率增長90.8%。到2022年,中國海外線上零售證券市場規模預計接近1.4萬億美元,2017至2022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5.4%。
爭奪海外萬億市場 以科技驅動爆發式增長
1、“多元化”幫助營收實現快速增長
收入多元化是營收規模實現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其中利息收入功不可沒。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富途控股的營收中,交易佣金及手續費收入佔比由86%下降至50%;相比之下,利息收入佔比由7%增加至44%。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利息收入”與“佣金和手續費收入”之間的差距縮小至1000萬港幣。
這表明,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正在使用富途的融資融券服務。富途證券的融資融券日平均餘額從2017年的11.26億港元大幅增長至2018年的37.29億港元。
收入構成的多元化不僅能夠幫助公司實現收入規模的快速擴張,還有助於公司的營收穩定性。從這個角度上看,通過開展不同的業務型別,富途的營收根基正在變多、變強,抗風險能力增加。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2、規模效應初顯 毛利率持續上揚
在收入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富途對成本的把控較為得當,毛利率得到持續改善。招股書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富途控股毛利率上升至71.7%,較2017年第一季度上升了21.4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招股書顯示,富途控股的總成本中,“處理和服務成本”(Processing and servicing costs)以及“交易佣金和手續費成本”的佔比正在不斷降低,而利息成本佔比增加,這與其營收多元化的趨勢有必然的聯絡。
其中,處理和服務成本包括向證券交易所和資料服務商支付的市場資料和資訊費、資料傳輸費、雲服務費和簡訊服務費。隨著營收規模的擴大,此部分成本佔比逐步縮小表明其具有規模效應,表現為每一單位成本可創造的收入增加,成本利用效率提升。這也是富途控股毛利率得到改善的主要推動力。
2018年,處理和服務成本佔總成本的比重已從2016年的51%下降至30%。
3、經營效率逐步改善
擴張收入、控制成本的同時,富途的經營效率也在得到逐步的改善。招股書公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富途營業費用佔總成本的比重下降至(44%),遠低於2017年第一季度的(102%),遠低於2016年全年的(175%)。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收入規模的擴大與市場費用佔比的大幅下降是經營效率提高的主要推動力。資料顯示,2016-2018三年間,銷售與市場費用(S&M)、研發費用(R&D)和一般及行政支出(G&A)佔收入的比重分別下降56個百分點、52個百分點和24個百分點。儘管佔比持續收窄,但費用支出的實際數字保持較為健康的增加,這表明收入規模的擴張正在幫助覆蓋費用支出的增加。此外,市場費用營收佔比的大幅下滑表明公司並沒有實行激進的市場推廣策略,“富途”的品牌效應可能正在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此外,相比其他型別的公司,研發與技術依然是富途的重中之重,截至2018年,三費佔比中,富途的研發費用佔總營收的比重為19%,為三費之首。此部分費用主要是用於系統開發、維護以及支付研發人員的工資。由於業務型別擴張,公司需要不斷開發並上線相應的支付、結算系統以支援新業務運轉,為此,前期研發成本較高。
隨著業務系統的逐步穩定,前期的研發支出成為積澱,對於已經上線的系統,後續的維護成本相對較低。此外,隨著營收規模的擴張,儘管研發費用的絕對支出仍在增加,其營收佔比卻會逐步下降。這意味著,儘管前期的成本較高,其邊際成本可以不斷降低,更為優化的運營效率,將在更長的時間段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4、積極的研發投入創造更多的安全保障
招股書中顯示,2016年起,富途的科研支出從6162萬港元上漲至2017年的9552萬港元,2018年又在次上揚至1.5億港元,逐年遞增。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約65%的員工緻力於研發工作。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強大的技術支援是實現使用者資產安全的保障,同時也是幫助使用者實現多貨幣、多市場交易的重要基礎。據富途披露,其主要業務位於中國香港,並已逐步擴張至美國市場。由此可見,技術上的大量投入也是後續擴張領地的需要。
此外,在富途自有的技術框架下,使用者可以實現3~5分鐘線上開戶,隨時隨地瞭解港股、美股實時行情並進行交易。除了方便快捷的開戶流程,網際網路券商的更大優勢在於掌握了年輕的使用者群體。富途招股書中提到,近一半的富途牛牛客戶從事網際網路、科技和金融行業,平均年齡34歲,具有財富增長潛力。
5、騰訊的大力支援
2018年的上市潮帶動了國內投資者對海外資產配置需求。能夠幫助投資者進行海外市場投資的“網際網路券商”,也因此成為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和投資機構青睞的“焦點”。
回看富途證券的融資歷史,騰訊、經緯、紅杉連續A、B、C三輪加碼入注。截至目前,富途證券創始人兼董事長李華持股51.7%,為最大股東;騰訊持股38.2%,為第二大股東。其後是持股6.1%的經緯和持股4%的紅杉。
作為富途證券強有力的後盾,騰訊不僅連續三輪領投,還於2018年12月與富途證券達成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利用線上平臺優勢,騰訊為富途證券提供了內容、雲、ESOP服務及管理、人才招聘和培訓等多領域的支援。
6、扭虧為盈成必然結果
在收入快速增長,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經營效率也逐步提高的基礎下,扭虧為盈只是時間的問題。前面提到,收入多元化可以幫助收入規模實現擴張,處理和服務成本的規模效應導致成本可控,此外,收入擴張的同時使得富途對運營的投入更加遊刃有餘,經營效率也在得到改善。
資料顯示,富途控股於2017年第三季度首次實現GAAP經營利潤(Operating Income)轉正,當季經營利潤為HK$98.4萬,上季度為虧損HK$1,423.4萬。此後,公司於2017年第四季度迎來首次盈利,當季淨利潤(Net Income)為HK$2989.0萬,上季度為虧損HK$305.9萬。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年度資料來看,富途淨虧損從2016年的9,850萬港幣大幅下降至2017年的810萬港幣。截止2018年年末,富途控股扭虧為盈,淨利潤達1.39億港幣。
資料來源:富途招股書 (截至2019年2月28日)
“行情”的作用不可忽視
網際網路券商也是券商。
儘管富途正在通過收入的多元化來增強營收狀況的穩定性,然而,無論是佣金收入還是融資融券業務均對使用者交易規模以及市場行情的優劣有較強的依賴性。
市場行情又是依賴於巨集觀經濟環境與企業的經營狀況。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為6.4%,較三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增速降至五年新低。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截至2019年1月21日)
巨集觀經濟環境如果持續低迷將給企業的經營狀況帶來不小的影響,由此而形成的行情波動也有可能對富途的收入產生負面影響。
相比國內股市,美國和香港市場的歷史更加悠久,行情的波動性更低,“長牛”一直是美國股市行情的代名詞。隨著富途向美國市場逐步擴張,以及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潮的到來,更加專注在港、美市場的富途也會因此受益。但仍需警惕行情下跌期可能對富途產生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