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線丨接連虧損,福特考慮關閉俄羅斯兩家工廠
路透社 援引 內部人士訊息,福特汽車正考慮關閉俄羅斯位於韃靼斯坦和列寧格勒的兩家工廠。此前,福特在俄羅斯的發言人承認福特俄羅斯業務確實在重整,最終決定將在2019年Q2做出。
在俄羅斯,福特年產能總計36萬輛。上述知情人表示,閉廠將影響福特在列寧格勒工廠生產的福克斯和蒙迪歐車型,韃靼斯坦工廠生產的翼博和嘉年華車型,以及福特翼虎探險者等車型。若該計劃最終落實,福特在俄羅斯或將只生產輕型商用車。
財報顯示,福特2018年營收達到1600億美元,淨利潤37億美元,同比下降6%,其中僅北美地區淨利潤為76億美元,而在中國區、歐洲區、南美區等則是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金額達到22億美元。
福特2018年在俄羅斯售出了5.3萬輛汽車,同比增5.7%,但遠落後於俄羅斯汽車市場13%增速,在市場份額上,福特也已降至3%。而與此同時,福特在俄羅斯的對手,大眾、現代和豐田等正不斷侵蝕市場份額。到了今年1月,便有訊息稱出福特正開始評估俄羅斯的合資產業。
市場表現平平,又面臨智慧出行研發和電動化轉型的成本壓力,福特不得不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分配資金,具體措施是:重整不盈利地區業務(如剔除產品線中利潤低、競爭力差的車型)和尋求抱團。
俄羅斯市場的整頓,只是福特在2018年啟動的一項耗資110億美元重整計劃中的一小部分。摩根士丹利分析師曾稱,2019年福特將在全球裁員2.5萬員工,而重整計劃將集中在歐洲地區。2月,福特還縮減了區域板塊表現最差的南美市場,停止其在巴西時間最長的聖貝爾納多工廠,多款汽車和重型卡車隨之停產。
在抱團合作上,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大眾和福特決議成立商用車聯盟,雙方計劃將利用各自的優勢為彼此生產汽車,並開展在自動駕駛上的合作。顯然,大眾看重的是福特在北美和商用車領域的表現依舊強勁,且擁有自己的Argo AI自動駕駛汽車專案,而福特則更重視大眾在歐洲、中國市場,以及電動車研發上的主導地位。
在表現最優的北美本土市場,福特宣佈在芝加哥工廠投資10億美元,用於提升探險者、林肯飛行家Aviator等重要SUV車型的生產能力。在 第二大單一市場的中國區,福特也加快了推車進度,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在中國推出超過50款新車型。
這表明,福特已經看到自己在產品線老化和車型更新速度上的缺點。而從種種表現可以推測,電動化、智慧出行和SUV,已是福特未來戰略重整的押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