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生變,什麼才是廠商競爭的核心?
賽諾1月份中國手機市場整體銷量排名近日出爐,結合IDC去年全年度資料參考來看,中國手機市場持續保持集中態勢,華為-榮耀持續上升,OPPO-vivo則互有漲跌,蘋果大幅下滑,小米銷量也持續下跌。
按照這個發展趨勢,未來中國手機市場大概會分為華為-榮耀和OPPO-vivo兩個陣營,包括蘋果小米這樣的品牌,恐在激烈的競爭中掉隊。
中國手機第一梯隊格局形成
從資料來看,一月份華為手機682萬臺的銷量可以說一騎絕塵,後面從vivo到榮耀的銷量基本都在500-600萬臺之間,這四個品牌可以看作第一梯隊。
小米和蘋果的出貨量都在三百多萬臺的量級,顯然就是第二梯隊了,不過考慮到蘋果產品的均價是小米的幾倍,而且蘋果產品客單價決定,其銷售額目前依舊高居所有手機品牌的第一。從這個角度來看,真正國內第二梯隊的,恐怕也只剩小米一家了。
任何競爭,本質都是弱肉強食,這就類似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捕食者猛獸攻擊的,首先是被捕食者中老弱病殘的,這是最優的競爭策略,也符合資源最佳分配。伴隨魅族、三星、金立徹底邊緣化退出競爭舞臺,銷量持續下滑,但佔據市場份額絕對值仍然不小的小米,自然成為接下來的份額爭奪戰之中,被瞄準的物件。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一向比較安穩的OPPO和vivo都開始針對小米的價效比市場做了對應產品,並進行了比較大力度的營銷。再加上榮耀和小米的產品線一直競爭比較激烈,小米現有市場地位也很危險。
從線下銷量資料來看,vivo的市場增長明顯,已經達到了市場第一的份額,不過前三名總體份額還是比較相近。可以說這兩年vivo的轉型速度還是非常快的,把握住了市場變化的先機。
最近vivo又搶先推出了新品牌IQOO,855極致的效能和比小米9還低1元錢的定價,可以說截了小米的胡,算是欺負小米的供應鏈能力了。這件事情其實很出乎我的意料,因為之前vivo曾推出一個網際網路千元機型Z系列,讓我一度認為他們只是要搶一下紅米市場份額,現在看來,顯然,是連小米的市場也不會放過。
而OPPO除了同樣有網際網路千元機型Y系列之外,也即將推出一個855強機,雖然定價不清楚,但相信也是來搶小米的855市場的。
OV入局驍龍8系列市場,令人訝異。儘管小米是高通大客戶,但出貨量也不過千萬,這都被盯上,可見市場競爭之激烈。究其原因也很簡單,還是我們前面說的生存策略:整個市場只有小米的“價效比”護城河最為薄弱,其他幾家在技術、供應鏈、渠道上積累都非常深厚,很難撼動。
線上榮耀稱王,巨頭入局生變數
儘管小米今年分拆品牌,但是我相信在銷量排名上,他們還是不敢分拆計算,否則兩個品牌恐怕都會成為“others”。
從網際網路渠道銷量來看,榮耀已經力壓小米,成為行業第一,二者的份額也非常接近,加起來可以佔到整個市場份額的50%以上,這也說明了雙方目前也算是勢均力敵,但榮耀還是棋高一著,且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榮耀還是會保持對小米的壓力
華為和蘋果則是另一對兒死敵,目前也是高階手機領域唯二的品牌,目前其他品牌還很難攻入雙方的價格區間,不過蘋果總體頹勢明顯,華為在MWC上釋出摺疊機Mate X之後,隱隱已經有了王者之氣。
OPPO和vivo在線上的銷量表現還是比較薄弱,這也是他們正在加強的部分,作為老牌線下勁旅,之前藍綠兩家主要是害怕影響線下的價格體系,所以很少在網際網路渠道放貨。但隨著獨立品牌的推出,相信這塊未來會逐漸加強,以其品牌知名度和產品力,也是有實力分食更多市場份額的,這也將對未來線上份額的分配佔比,帶來更多變數。
目前線上手機競爭似乎進入了口水戰的階段,2019年開年以來,大家在微博上不停的互撕和“科普”競賽,但這背後真正的原因,實際上是因為目前行業已經進入了技術主導和個性化的階段。配置軍備競爭的時代已經過去,憑藉獨家技術、增強產品競爭力的時代已經到來。
比如榮耀6個月出貨超千萬的千元機榮耀8X,就是因為融合了很多硬核科技賦能,實現了超越價格區間的效能和體驗,引發搶購狂潮。而榮耀V20的科技標杆形象也深入人心,成為3000元檔領域最有競爭力的產品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榮耀V20的崛起,以及vivo加入戰局,意味著定位旗艦的驍龍855晶片手機,已經被拉進了3000檔,說明光靠硬體規格賣高價的時代也過去了。想要在這裡殺出一條血路,各家必須拿出自己看家的東西來才可以。在這一點上,華為、榮耀的技術優勢還是非常大,OV的積累也非常深厚,小米單靠微博營銷和“科普”,但真傢伙不夠,恐怕很難對抗。
使用者日趨成熟,手機行業迎來新時代
目前整個手機行業正處在一個關鍵節點,一方面是4G和網際網路手機的末期,市場整體下滑失去增長,大家想要保持份額,就要去吃掉其他人的份額。另一方面就是5G時代正在來臨,這又是一個換機大潮,大家能否在新時代來臨之前,保持自身的品牌和市場優勢,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而從使用者角度來看,對智慧手機的理解日趨成熟,不再受到眼花繚亂的營銷所影響,而是開始更理性地選擇自己需要的產品。這也使得一些營銷見長的公司,開始遇到更大的困難,投放回報顯著下降。
除此之外,渠道的價值、售後的作用也都越來越凸顯,成為品牌口碑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也使得品牌競爭進入到了一個綜合實力的競爭時代。技術、產品、渠道、售後、營銷等等都缺一不可,對品牌方的整體運營能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正如之前餘承東所述,手機市場最後只會剩下三四個品牌,越來越多的品牌會在黎明前倒下,而5G時代整個市場的格局,又會有一個全新的重塑。
此外,全球化的渠道拓展,也成為中國手機廠商的競爭重點。小米其實也是因為海外拓展,才能夠在整體銷量中保持優勢。不過,海外市場的競爭進化會比國內更快,華為在歐洲,榮耀在俄羅斯、印度等多個國家都取得了銷售上的優勢,並不斷高速增長。其中,榮耀在合夥夥伴上的深耕和利益保證,也是比較可圈可點的地方。而在綜合實力上沒有短板,也是榮耀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的關鍵原因。
總體而言,對於手機行業來說,品牌價值將是最終價值,不管最終還有什麼樣的風口出現,比如IoT智慧硬體之類,使用者的選擇都會日趨傾向於心目中的大牌廠商。而品牌的價值其實就是綜合實力帶來的,單純在營銷或者其他方面有優勢,無法左右最終的結局,誰能笑到最後,還是要憑綜合實力取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