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9再被“秒光”,雷軍要去擰螺絲了,為啥小米做不到現貨呢?
小米手機從誕生以來,一直處在“供不應求”的狀態,現在,號稱對小米公司意義重大的旗艦機型小米9釋出後,雖然雷軍在釋出會上表態“這次備貨充足”,但依然逃避不了分分鐘“秒光”的命運。這到底是“飢餓營銷”,還是另有隱情?我們不妨來剖析一下。
飢餓營銷早已成過去式
小米公司剛誕生時,的確有一段時間是實行過“飢餓營銷”的。因為在那個時候,雷軍本人的高光IP,加上小米“極致價效比”的業界口碑,讓小米手機備受大眾追捧。而小米公司能夠在智慧手機行業強手如林的森林法則中迅速脫穎而出,並短短几年久躍居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第一,“飢餓營銷”的成功是主要的推動力之一。
然而,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智慧手機市場的競爭之激烈超出了太多人的想象,一度被各行各業頂禮膜拜學習研究的“小米模式”也有敗走麥城的時候,從2016年開始,隨著華為、OPPO、vivo這幾大品牌的迅速崛起,小米一度在中國市場被擠出前三。而小米在香港上市之後,股價表現一直不佳,這也主要跟小米在智慧手機市場不再是數一數二的領頭羊有關。在這種市場形勢下,小米要做的是奮起直追,盡力縮小跟華為等的差距。所以,在能多賣出更多手機的情況下,小米絕對不會故意有貨不賣的。
高性價比決定要以銷定產
大家知道,小米手機從誕生以來,一直以“高性價比”著稱,雷軍甚至公開表示,小米手機的綜合毛利率永遠都不允許超過5%!毛利率5%是個什麼概念?這在絕大多數行業,註定是要虧損的!除非你能做到極高的運營效率和極低的運營成本。
那麼,要怎樣才能做到極高的運營效率和極低的運營成本呢?就小米而言,單就供應鏈管理來講,一是要科學確定“備貨數量”,二是要“以銷定產”。
科學確定“備貨數量”,這一點往往是“知易行難”,估計對任何行業、任何一位企業家都是毫無把握的事情,尤其是對於一款剛上市的新產品而言。據說,小米9這次在釋出前,備貨了30萬臺,結果在第一輪開售時不到一分鐘“秒光”。說明備貨是不足的,但這個數量顯然是經過小米高層開會研究決定的。
所以,小米更依賴的是“以銷定產”,也就是根據提前的“預定”數量來給工廠下單生產。這樣做的好處不言而喻,沒有庫存壓力,沒有資金壓力,但壞處是,因為工廠排單、備件、生產、包裝、運輸等都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會造成使用者的等待時間過長的問題。而這個流程的效率高低和安排合理性,又直接跟小米內部及小米跟工廠之間的管理和流程優劣有直接關係。
對此,小米總裁林斌就公開檢討說:小米還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包括現在大家吐槽比較多的缺貨,本質上還是我們在內部的流程和管理上缺乏經驗造成的。所以年前我們啟動了週末內部培訓會,各業務主管認真學習先進的流程和管理經驗,希望能逐步提升團隊的核心能力。當然,培訓會後我馬上回去繼續擰螺絲。
資金壓力與需求旺盛的矛盾
可能有些人會說,既然已經知道小米9需求旺盛,賣得這麼好,那直接向工廠大量下單、不停生產就可以了啊?
的確,為了緩解貨源不足的壓力,前兩天,在原來富士康工廠的基礎上,小米已經專門新簽約了比亞迪工廠為小米9代工,並且第一批貨已經下線。
但是,手機行業是一個“重資產”的行業,不是實力一般的公司隨便玩的動的。
拿小米9舉例,2999元一臺,按成本2500元計算,100萬臺的成本就高達25億元!400萬臺的成本就會超過100億元!而根據小米公司上市時披露的財報資料顯示,小米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大概在120億左右。就算小米傾其所有,把這120億元全部砸進去生產小米9,大概也只能生產不到500萬臺。更何況,小米還有其他業務,其他產品線,就算是手機,也還有其他在售款式,還有新獨立的紅米Redmi要出新品。
所以,大家應該看明白了,其實小米9現在的供貨量已經不小了,只是大量使用者都集中在剛釋出的初期這一個多月購買,別說幾十萬臺,就算是一兩百萬臺也是不夠搶的,要知道這款手機當初在網上預約的數量超過200萬臺。
小米總裁林斌親臨小米9生產線督戰
上游晶片等零部件供貨不足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受制於上游手機晶片、攝像頭等的供貨能力。
大家知道,小米9是第一款採用高通驍龍855晶片量產的智慧手機,同時還配備了索尼的IMX586攝像部件,以及三星的AMOLED螢幕。由於高通驍龍855晶片、索尼IMX586都是剛剛上市、宣佈量產不久的最新產品,高通和索尼自身在上述兩款配件上的產能就不足,更何況他們還要供貨給包括小米、三星、華為、OPPO、vivo等等諸多的手機廠商。粥多僧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結果自然就會在驍龍855手機的初期階段(3-6個月)難以無限量供應。
至於有些分析說是工廠產能的原因,這個倒還真怪不到工廠頭上。要知道,智慧手機發展至今已經超過10年以上歷史,包括三星、富士康(鴻海)、LG、和碩、偉創力、比亞迪等在內的世界著名手機代工企業的生產線早已經能自如應對生產需求,只要你資金到位、提前下單,工期合理,要多少就能生產多少。
所以,小米做不到現貨,根本不是什麼“飢餓營銷”的問題,更不是雷軍等小米高管去生產線擰不擰螺釘的事情。大家站在整個智慧手機產業鏈關係和市場競爭角度看,就全明白了。
歡迎關注 虎龍吟 ,看盡科技網際網路大事小情。
虎龍吟 ,科技網際網路領域獨立觀察家,全平臺資深自媒體,覆蓋千萬讀者群。
微信關注公眾號“ 虎龍吟 ”,隨時奉上最新科技網際網路臺前幕後最勁爆訊息和熱辣點評。
好內容,多分享。有想法?請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