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稱以太坊轉PoS只賠不賺,Vitalik是這樣迴應的
一直以來,PoS都是以太坊開發者關注的重點。Serenity是其核心開發者的寶貴成果,在未來幾年內將會逐漸成熟,從而將以太坊帶向權益證明之路,屆時,其區塊鏈維護將與挖礦徹底告別。
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包括那些更傾向於比特幣簡單的PoW機制的人,這一共識機制並不能帶來任何可靠的結果。在他們看來,PoW利用了通縮、難度調整以及處理計算的絕對能力,與PoS相比更加簡單可靠。
以太坊轉向PoS,經濟上不可行?
由於漏洞和共識問題,君士坦丁堡升級剛剛在上週完成。本次升級對以太坊虛擬機器進行了更改,減少了智慧合約的gas消耗(更低的費用),同時還實現了以太坊的減產。儘管本次以太坊升級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其短期的可延展能力,不過,步入君士坦丁堡階段之後,以太坊也算是距離Serenity更近一步了。
然而,研究公司Delphi Digital在近期釋出的報告中表示了對staking(代幣質押以驗證網路區塊的過程)的擔憂,尤其是考慮到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以太坊價值大打折扣。
該公司分析了以太坊計劃中的PoS模式,尤其是加密經濟學方面,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
Delphi Digital在報告中指出,就算不考慮執行伺服器的運作成本,staking所提供的收益“看起來很低”。在切換到PoS機制之後,以太坊網路驗證者可能取得的收益最多在每年18.19% ——即使交易費用飆升,達到這個數字的前提是有500萬個以太坊在staking狀態。更保守地說——也更可能符合實際狀況——驗證者每年的收益可能在不足5%,甚至低至2%到3%。關於這一收益的經濟可持續性,研究者指出:
很明顯,網路費用(gas支出)是提高驗證者收益的主要驅動力,如果這部分的費用沒有顯著提升,這種獎勵結構在經濟上是不可持續的。
Delphi Digital對以太坊驗證者的淨收益進行了詳細分析,還提到了驗證者執行硬體或雲伺服器(可能導致中心化問題)所需成本。研究者表示,按照當前的幣價,staking是不可能盈利的,甚至可能比去年12月比特幣挖礦利潤還低。
Mythos Capital創始人Ryan Adams指出,根據Delphi Digital的表格,以100美元的幣價以及日均手續費400以太坊來算,驗證者的年收益將會是負26%。
從報告中列出的其他場景來看,驗證者的前景依然堪憂。除非以太坊價格上漲,手續費不斷攀升(考慮到其全面削減gas使用的情況,這似乎不太可能發生),否則驗證者很可能在處理以太坊交易的同時失去自己的辛苦所得。
因此,Delphi Digital表示:
我們絕對相信,隨著以太坊的不斷普及以及該平臺的不斷髮展,其手續費市場可以擴張,但這就回到了雞和蛋的先後問題。一個多樣化且有利可圖的驗證者網路對於以太坊的安全和可持續性是至關重要的,但在目前的環境中,沒有可觀的網路費用,是不可能實現這一目標的。
Vitalik現身說法
Delphi Digital的報告發表之後,迅速引起了社群的討論。就連Vitalik Buterin也有話說。他認為Delphi Digital在報告中描述的“悲慘場景”不太可能會發生。
他聲稱,這樣的統計數字意味著,每年發行100萬個以太坊“無法支付當前區塊鏈負載次數的幾百倍,而負載率大約為256倍。”Buterin還說,自己並不喜歡做出“土大木或者崩盤”的預測,但他認為以太坊很可能在保持100美元價格的同時成為市值排名第一的加密貨幣,這就意味著Serenity需要以較低的利潤(甚至是負數)執行。
但Delphi Digital堅持認為驗證者的支出結構需要改變,否則他們會擔心未來PoS鏈中,以太坊的價格一旦下跌會給他們帶來負數的收益,從而形成一個不安全的環境。研究者指出,Serenity的早期收入結果應該以區塊獎勵為中心,而非網路費用。他們認為這將給驗證者以緩衝,方便費用市場在未來幾年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