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PM學習筆記】5.3策略在資料上的應用
一、應用驅動
資料是一切策略的基礎, 各類策略的應用驅動著資料體系的完善 ,同時為了資料的更好輸出,又要依賴策略的應用。
1.支援核心業務
比如搜尋推薦的物件。考慮覆蓋率、時效性、可用性等。
2.支援增長
比如使用者分層、興趣標籤。考慮覆蓋率、準確性等。
3.支援風控
比如行為資料、裝置資料。考慮覆蓋率、可用性等。
二、兩大類資料
基礎資料
畫像資料
三、資料應用的策略框架
前文回顧:4.2【功能導向型】核心業務的策略框架
熟悉的一張圖:

那麼資料應用的策略框架為:

四、在具體專案中的工作流程

五、案例:配送服務平臺的商家使用者標籤

1.產品目的
挖掘平臺上的商家使用者,區分補貼策略
2.衡量指標
商家標籤召回率、準確率
3.工作流程
1)產出需求
隨機抽取平臺使用者及其下單行為,通過調研標註後確定初版規則:
下單頻率大於xx、發單地點單一、物品型別集中於特殊分類(檔案、鮮花等)等等——將人為的判斷方法總結出來
2)策略評估
RD根據規則跑出標籤挖掘資料,評估召回準確率,進行規則微調
3)策略上線效果迴歸
策略上線,產出標籤應用於制定不同的補貼策略。根據補貼效果進一步微調策略,直至效果穩定。
挖掘該標籤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4)建立監控
針對標籤資料和補貼效果資料制定長期監控機制
六、小結
策略是解決問題的手段。
問題驅動: 尋找問題沒有被很好解決的部分,以此驅動優化策略
目標導向: 從簡單規則到複雜系統,解決掉問題便是好策略
核心業務、增長、風控、資料 ,是策略應用的四個典型方向。
凡是需要精細化解決需求的地方,都有策略存在的價值。
上一篇: 5.2策略在風控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