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各部位鋼筋的計算公式,以後自己也能做預算!
農村建房在前期準備中一個很大的難點在於材料的準備,沒有這行業的專業知識的人很難知道該準備多少的建房材料。就比如鋼筋的用量該用到多少呢?今天就來講講這個問題,供大家參考!
鋼筋重量=鋼筋長度*根數*理論重量
鋼筋長度=淨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
理論重量=0.00617*鋼筋直徑*鋼筋直徑(即kg/m)
框架柱鋼筋公式
基礎層: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保護層+基礎彎折a+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與上層縱筋搭接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淨高HN/3+max(二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頂層邊柱: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1.5LAE
頂層邊柱:內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LAE
頂層中柱:縱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淨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樑高+錨固
其中錨固長度取值:
當柱縱筋伸入樑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彎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彎折12d,錨固長度=樑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伸入樑內的直徑長〉=LAE時,則使用直錨:柱縱筋伸至柱頂後截斷,錨固長度=樑高-保護層。

圖片發自簡書App
框架樑鋼筋公式
上、下部通長筋長度=淨跨長+左支座錨固+右支座錨固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LaE時,取Max(LaE ,0.5hc+5d)
當hc-保護層(直錨長度) <LaE時,必須彎錨,
演算法1:hc-保護層+15d
演算法2:取0.4LaE+15d
演算法3:取Max(LaE ,hc-保護層+15d)
演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
左、右支座負筋:
第一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淨跨長/3
第二排長度=左或右支座錨固+淨跨長/4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
上排長度=2*淨跨長/3+支座寬
下排長度=2*淨跨長/4+支座寬
注:淨跨長為左右較長的跨
架立筋長度=淨跨-左負筋伸入長度-右負筋伸入長度+ 150*2
注:當貫通筋和架立筋同時存在時,搭接值取150MM。
構造筋長度=淨跨長+2*15d
抗扭筋長度=淨跨長+2*錨固長度
拉筋長度=樑寬-2*保護+2*1.9d+2*max(10d,75mm)
根數=【(淨跨長-50*2)/非加密間距*2+1】*排數
當樑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樑寬>350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定。
箍筋長度=(樑寬-保護層*2 +樑高-保護層)*2+1.9d*2+max(10d,75mm)*2
根數=2*【(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1】+(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1)
當結構為一級抗震時,加密長度為max(2*樑高,500),
當結構為二到四級時,加密長度為max(1.5*樑高,500)

圖片發自簡書App
現澆板鋼筋公式
底筋長度=淨長+2*max(支座寬/2,5d)+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淨長-2*50)/間距+1
麵筋長度=淨長+2*la+2*6.25d(一級鋼筋)+搭接
根數=(淨長-2*50)/間距+1
la:非抗震; lae:抗震
端支座負筋長度=淨長+la+6.25d+(板厚-2*保護層)
根數=(淨長-2*50)/間距+1
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左淨長+右淨長+2*(板厚-2*保護層)
根數=(淨長-2*50)/間距+1
分佈筋長度=淨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根數=左標註/間距+右標註/間距(不減起步距離,不加1,不減1)
懸挑部位懸挑長度(一端在柱子裡)=淨長+la+(板厚-2*保護層) +6.25d(一級鋼筋)
懸挑長度(兩端都在板裡)=(板厚-2*保護層)+淨長+(板厚-2*保護層)+5d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