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FRESH未來3~5年將開店1000家 能反超盒馬嗎?
7FRESH聯手地產商未來3~5年將開店1000家 能反超盒馬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20 17:15:40
不僅是此次京東7FRESH嘗試通過聯手地產商的方式來加速開店,此前包括盒馬、蘇寧等都有過與地產商聯手的舉措。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京東7FRESH能否後發先至搏得更多市場,仍是值得期待的話題。

每經記者 李卓 實習記者 陳克遠 實習編輯 王麗娜
當盒馬鮮生(以下簡稱“盒馬”)在全國14個城市已經開出64家門店時,京東7FRESH首店落地9個多月後仍然只有兩家店,來自行業間的質疑必不可少。如今,7FRESH準備按下開店加速鍵。
9月19日,京東7FRESH宣佈,與保利、大悅城、萬科、越秀、綠地等16家地產商進行專案落地合作簽約,並同步啟動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城市開店程序。京東集團高階副總裁、京東7FRESH總裁王笑鬆透露,此次簽約也意味著7FRESH將進入快速擴張階段,計劃未來3-5年將在全國範圍開設1000家門店。
實際上,7FRESH和盒馬分別是京東與阿里巴巴零售創新的標杆專案,也因此常被業內拿來比較。但是,市場的壓力已不止來自於對消費者的爭奪,同樣也來自於前端在門店選址等方面的競爭。不僅是此次京東7FRESH嘗試通過聯手地產商的方式來加速開店,此前包括盒馬、蘇寧等都有過與地產商聯手的舉措。在愈發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京東7FRESH能否後發先至搏得更多市場,仍是值得期待的話題。
7FRESH按下開店加速鍵
若從門店數量上來看,截至2018年7月31日,盒馬已在全國14個城市擁有64家門店,相較於7FRESH有著明顯數量優勢。但這並不意味著後者便沒有機會,正如王笑鬆所說,或許7FRESH開店比較晚,但他相信只要商品的品質和門店的服務足夠好,消費者會用腳做出選擇。
但是,從2家店到1000家店,中間還有998家的差距,尤其是在當前的7FRESH都是幾千平方米的大店情況下,要在3-5年內完成1000家店的開店目標,時間緊、任務重。
“為什麼提到三年到五年,就是要給自己留一點空間”,王笑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多次提到做線下需要抱有敬畏之心。他認為,線下的零售佈局就像是長跑,而7FRESH需要在模式跑通、運營成熟後才能去推薦給合作伙伴。
“7FRESH是連鎖零售的模式,而所謂的連鎖就是對管理模式的複製,一旦模式打磨出來,從1到10、10到100,再從100到1000,難度會越來越小。”
實際上,要在3-5年內開設1000店的目標並非臨時起意,早在今年1月7FRESH亦莊大族廣場店開業時,王笑鬆就已經提出了這一目標。儘管目前仍只有兩家店,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7FRESH位於通州區船洋商業購物中心以及位於廣州越秀集團商業專案中的門店都已進入裝修階段。此外,王笑鬆告訴記者,此次活動上臺簽約的16家地產商都是已經與京東7FRESH達成入駐協議的,而且還有更多地產合作伙伴正在洽談。預計到今年底,全國將開出十幾家店,主要集中於國內的一二線城市及其周邊地區。
另外,王笑鬆表示,短期內7FRESH仍將以自營模式為主。原因在於,7FRESH的大店模式對於加盟商來說門檻較高,難度不僅來源於開店成本,同時對於運營人員也有較高的要求,為此京東也在籌備與教育機構建立培訓機構。“未來希望達成的效果是,合作伙伴可以直接拎包入住,讓合作方可以極致簡單的加盟。”
“京東7FRESH在3-5年開設1000家店不是夢想。”中購聯購物中心發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對京東7FRESH的開店目標寄予了較高期望。他表示,中國零售業發展到今天,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且越來越多的本土超市在中國市場崛起,這也是京東7FRESH發展的機遇。從消費層面說,消費者需要更高品質的生活,而以往的品質供給與消費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京東7FRESH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更高水準的商品供給,同時也符合消費跨界、融合的發展趨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同時注意到,盒馬似乎並沒有明確說過未來3-5年一共要開多少店,只是表示:按照規劃,到2021年盒馬將進入國內所有一二線城市及發達的地級市,服務3億消費者。
零售新業態爭搶地產合作伙伴
且不論開店的目標最終能否如願達成,當前京東7FRESH被業界問到最多的是如何應對來自市場同行的壓力。
就在日前舉辦的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盒馬CEO侯毅首次對外披露盒馬經營資料,開店1.5年以上的門店單店坪效超過5萬元,單店日均銷售額超過80萬元。
若單純從對外公佈的資料來看,雙方的經營水平不相伯仲,這也意味著消費者對兩家品牌均有著較高的認可度。但也需要注意的是,行業間的競爭不止來自於對消費者的爭奪,同樣也來自與前端對地產商的爭奪。
實際上,不只是此次京東7FRESH嘗試通過聯手地產商的方式來加速開店。今年3月,盒馬也曾與新城、印力、恆大、碧桂園、融創、世茂等13家商業地產品牌簽訂“新零售”戰略合作協議;去年12月,蘇寧也曾與萬達集團、新華聯集團、恆大集團等120家地產企業聯手,為其智慧零售大開發戰略鋪墊。
之所以零售創新專案紛紛選擇擁抱地產商,業內分析認為,一方面這將降低零售企業的選址難度,從而減少前期開店成本,提高開店的效率和速度;另一方面,優質的商業地產專案往往也有著充足的自然客流,對於零售新業態來說有助於快速跑通市場、驗證模式。
此外,在郭增利看來,從生鮮市場和商業地產結合的前景來看,預計未來雙方的合作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他表示,在購物中心行業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一直在成長,而當前的發展機會在於內容、空間和流量三方面的結合應用。如果能將類似7FRESH等品牌的精緻生鮮內容與購物中心的空間進行整合,不僅將推動購物中心企業快速發展,也將讓優質專案在整體商業地產的比重中進一步提高。
合作的前景固然理想,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如7FRESH、盒馬及蘇寧智慧門店等,越來越多的零售新業態逐步走向成熟,優質的商業地產專案也將成為被爭搶的香餑餑。在此背景下,較晚一步出發的7FRESH是否還有著足夠的施為空間仍是個需要解答的問題。
對外,王笑鬆表示,國內市場有著豐富的商業物業資源,只不過可能有時需要一點時間,因為不斷會有新的商業專案出來,或者既有的優質專案中一些品牌合同到期,對於市場供給並不需要擔心。相較而言,在開店的速度與門店的質量的權衡上,更需要傾向與後者,如果門店的質量達不到要求,寧願把速度再降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