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幣”要來了?社交通訊巨頭髮幣大戰橫向對比
據紐約時報 2 月 28 日披露, 臉書(Facebook)內部一支神祕團隊正在開發一款加密貨幣供 WhatsApp 使用者使用,並已與交易所進行溝通討論,可能會在未來一年內發幣。 再加上此前已公開投入發幣計劃的 Telegram 和 Line 等,全球社交通訊巨頭或將掀起一場發幣大戰。
社交通訊軟體被認為可能是最快投入區塊鏈應用的網際網路產業之一。 過去一年多來,從臉書到日本的 Line 和來自俄國的“加密版微信”Telegram,各大社交巨頭幾乎都已組建區塊鏈部門或團隊,先後宣佈或曝光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相關專案。
專注於加密貨幣領域的風投基金 Primitive Ventures 聯合創始人 Eric Meltzer,就對紐約時報表示, “這是目前加密貨幣領域裡最吸引人的事”,“他們在這場戰爭中都各自有其優勢”。

圖|社交通訊巨頭加密貨幣及區塊鏈相關專案(來源:DeepTech 整理)
臉書發幣傳聞不斷,備受矚目
而最備受矚目、但也最神祕的,就屬臉書。臉書自去年 5 月成立區塊鏈部門,並請來前 Paypal 總裁 David Marcus 領導團隊後,臉書要發幣的傳聞就從未斷過,外界認為只是時間的問題。
而如今根據紐約時報引述多名匿名知情人士報道指出,臉書正在針對 WhatsApp 使用者開發一款加密貨幣,可以對親友進行即時轉帳。 重要的是,訊息來源指出,這一專案已有一定成熟度,因此臉書已開始與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溝通,討論對消費者出售這款“臉書幣”。
早在去年底,彭博就曾經援引訊息來源指出,臉書正在為 WhatsApp 使用者開發加密貨幣,初步瞄準印度等新興市場,提供匯款轉帳服務。今年 2 月早些時候,臉書收購了智慧合約開發初創 Chainspace,目的主要是取得該公司的團隊人才。
上週臉書執行長扎克伯格在一場公開對談中表示,正在認真評估區塊鏈的潛力, “可能有興趣”將臉書登陸服務放上區塊鏈,期待未來網際網路使用者可以通過一套自己的憑證登陸各式應用,不像現在需要依賴第三方服務。
儘管所謂的將臉書登陸服務放上區塊鏈,在各種隱私與許可權設計上還存在種種難題,一時之間很難克服。不過扎克伯格的發言已讓外界充滿想像空間。
據悉,目前臉書區塊鏈團隊已有 50 多人,且在公司內相當低調神祕。 根據臉書員工透露,該團隊所在的辦公室有獨立鑰匙卡訪問許可權,其他員工無法任意進入。
訊息來源指出,臉書幣可能將與一籃子法定貨幣掛鉤,而非只是美元。換句話說,臉書幣將是俗稱的“穩定幣”,幣價會相對平穩。
儘管現在市面上早已有不少小型公司推出穩定幣,最著名的 USDT 甚至已有超過 20 億美元市值。
然而,根據臉書近日公佈去年第 4 季財報,臉書日活使用者數年增 9%至 15.2 億人,月活使用者數達 23 億人。 若將臉書、Instagram、WhatApp 和 Messenger 等所有臉書旗下社群平臺使用者數加起來,每個月則有足足 27 億人以上的巨大使用者群,十分驚人。

圖|臉書月活使用者數達 23 億人(來源:Facebook)
且臉書正在設法重新調整,連線旗下的 WhatsApp,Messenger 和 Instagram 等三款應用程式,若其一旦發幣,很可能立即取得數以百萬、千萬計的使用者,輕易改寫當前穩定幣、甚至是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生態。
相較之下,其它社交通訊巨頭所開發的,則較像一般所認知的加密貨幣,幣價會隨市場交易上下起伏。
“加密版微信”Telegram 發幣在即
例如目前估計擁有約 3 億使用者的“加密版微信”Telegram,是與區塊鏈技術結合最緊密的社交通訊應用程式,2017 年 12 月就已公開宣佈推出區塊鏈平臺 Telegram Open Network(TON)與加密貨幣 Gram 的計劃。
Telegram 在去年進行兩次 ICO 預售,募集到 17 億美元資金,就低調投入開發。 最新行業傳言是在今年 2 月份,TON 網路整體構建已完成 90%,Telegram 已在正積極與各大交易所洽談上市其代幣 Gram。
Telegram 因採用點對點的加密方式,通訊內容不會經過其伺服器,也不受第三方監管,十分能夠保障隱私,與區塊鏈的特性十分符合,因此一直深受區塊鏈及加密貨幣社群的使用者喜愛,幾乎所有加密貨幣都會有自己的“電報群”。

圖| Telegram 區塊鏈平臺 TON 已有清楚時程(來源:Telegram)
日本社交媒體巨擘 LINE 區塊鏈與代幣經濟戰略明確
除了 Telegram 之外,日本社交媒體巨擘 LINE 可說是主流平臺中對區塊鏈技術最積極投入,最明確提出區塊鏈與代幣經濟戰略的。
作為全球主要社交媒介巨擘之一的 LINE,目前已在日本、泰國、印尼、臺灣等亞洲市場佔據龍頭位置,目前在全球累積達約 2 億名使用者。 與其它主要社交媒介平臺相比,Line 堪稱是迄今為止最公開明確提出區塊鏈與代幣經濟戰略的。

圖| LINE 代幣經濟架構(來源:LINE)
去年 LINE 動作頻頻,迅速推出加密貨幣交易所 BITBOX、區塊鏈網路 LINK Chain 和加密代幣 LINK,也上架多個試用版本的 dApp(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LINE 明確表示,用加密代幣 LINK 取代目前通用的 Line points,是其未來長期的方向。
目前 LINK 的主鏈 LINK Chain 仍是採用私有鏈架構,並未對外開放。但其首席技術官樸懿彬於已表示,代幣經濟將是 LINE 下一步的重要基礎,會在 2019 年上半年陸續對外部夥伴和開發者開源釋出 LINK Chain,讓更多人一同在 LINE 平臺上發展 dApp。
而回過頭來看過去在移動支付上領先的微信,在國內監管環境下,騰訊的加密貨幣佈局至今只能是一張白卷。
去年兩會期間,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曾表示對區塊鏈技術看好,但也明確提到,騰訊區塊鏈不會發幣。他說, “技術是好的,但是怎麼用好是另一個方面。”
目前騰訊已經推出區塊鏈雲服務、BaaS 平臺,開出過中國第一張區塊鏈發票。去年 UP2018 騰訊新文創生態大會上,騰訊遊戲創新工作室與騰訊區塊鏈也聯合釋出了首款區塊鏈遊戲化應用《一起來捉妖》。不過上述區塊鏈專案或產品,與微信的關聯都相對較小。
對於社交通訊應用而言,如何以良好的經濟機制打通整個生態,是其能否超越資訊服務,發展出多元應用場景的重要前提。過去微信以行動支付服務整合了使用者的線上線下生活,打造出強大完整的經濟生態,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但在可能即將來臨的社交通訊巨頭髮幣戰中,微信似乎已註定落後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