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鍊斷裂,澳大利亞女鞋定製電商 Shoes of Prey 、“數字驅動”的德國快時尚電商相繼進入破產清算
3月11日,美國女鞋定製電商 Shoes of Prey 宣佈,已經聘請商業諮詢公司 FTI Consulting 的高階總經理 Kelly Trenfield 和 John Park 對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Shoes of Prey 由 Michael Fox、Jodie Fox 和 Mike Knapp 聯合創立於2009年,是一家鞋履定製公司。公司會根據材料、滾邊、鞋跟高度和鞋墊顏色的不同,為顧客提供全套的鞋履定製服務,每雙鞋售價約 225美元。公司主要以線上直銷為主,同時也在高階百貨商店 Nordstrom 的網站上銷售一些款式。2014年下半年,Shoes of Prey 在中國東莞開設了第一家工廠。在業務發展最為迅速的時候, 公司曾希望銷售額能夠衝擊1億美元 。
Jodie Fox 表示, 大眾市場對於定製鞋履接受度不佳是導致公司破產的主要原因。大多數消費者都更偏向購買明星或意見領袖的同款鞋履,不僅不想在鞋履定製上耗費時間,設計鞋履的過程也使很多消費者為難 。即便公司進行了很多嘗試,但也收效甚微,導致復購率持續下滑。同時, 產品價格更加低廉的中國鞋履製造商也對品牌造成了很大沖擊 。
《華麗志》曾對 Shoes of Prey 進行了跟蹤報道:
- 舒適不等於土氣!看幾個女性領導的新興鞋履品牌如何平衡“舒適度與時尚度”
- 抓住定製服務規模化的新機遇,女鞋定製電商 Shoes of Prey力爭2017年銷售增長兩倍
- 按需生產的鞋履定製電商 Shoes of Prey 完成1550萬美元B輪融資
早在去年3月,Shoes of Prey 便釋出出了經營狀況不佳的警告,公司也在與一些澳大利亞重量級的股東進行交流,希望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援。 去年8月,Shoes of Prey 正式宣佈由於資金鍊斷裂,停止接單。
在經歷了去年零售業的寒冬後, 澳大利亞2019年零售環境依然惡劣 ,本土時尚及美妝品牌依舊舉步維艱:
- 2月,澳大利亞美妝品牌 Napoleon Perdis 宣佈進入破產管理程式,並關閉了澳大利亞本土數十家門店
- 1月,專業運動服飾品牌 Skins 申請破產
- 1月,男裝品牌 Ed Harry 也在尋求收購未果後關閉了所有本土門店。
Lesara宣佈破產
處境艱難的並不只是澳洲品牌。在去年11月申請破產後,德國柏林時尚和生活方式電商 Lesara 近日正式關閉。
Lesara 的官網上釋出了一條公告:“非常抱歉地通知您,Lesara 線上平臺正式關閉,我們會竭盡全力完成此前的所有訂單。”
Lesara由 Robert Kirsch,Matthias Wilrich 和 Robin Müller 成立於 2013年,被稱為是 “數字驅動型”快時尚零售商 。他們開發了一種特殊的趨勢分析工具,基於內部和外部資料分析,僅需 10天就能完成從發現時尚趨勢,到產品的設計,生產和線上營銷,以及最終出售給消費者的整個流程。
投資人拒絕繼續投資直接導致了Lesara 的關閉。 去年夏天,Lesara 成功地完成了3000萬歐元的融資,但在秋天他們再次表示希望需要1000萬歐元保證公司發展時卻遭到了投資人的拒絕。這也使業內專家大跌眼鏡。
儘管發展得很快,但 Lesara 暫時沒能實現盈利。創始人 Robert Kirsch 此前對尋找新任投資人充滿信心,並表示,Lesara 將會在兩到三年內實現盈利。
丨訊息來源: FashionNetwork、Daily Mail、《華麗志》歷史報道
丨圖片來源: Shoes of Prey Facebook 主頁
丨責任編輯: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