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閃或已死,路過請燒香!

來源:
各位讀者,你還記得多閃麼?說實話要不是昨天看到一條新聞,我可能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3月12日,有媒體朋友告訴我,他收到今日頭條公關發來的一篇文章,內容是指責騰訊的應用寶下架了“多閃APP”。

多方打聽得知,“多閃APP”似乎從未在騰訊應用寶上架過。更何況應用市場是商業產品,並非開放平臺,是有權力自由選擇上架哪些產品的,這也是行業的普遍現象和通行法則。
多閃是2019年1月15日釋出的,距今已經2個多月。一款從未被上架的應用,現在卻突然指責被下架,背後的原因耐人尋味。
而在【虎嗅24小時】關於該條新聞的後面,有網友留言: “留存那麼差,日活那麼差。沒熱度了蹭蹭熱度。”
1
“多閃”熱度下降了64倍。
2019年1月15日,多閃APP釋出。這是一場精心設計的釋出會。90後女產品經理做演講,號稱主打年輕人社交、不與微信競爭,但還不忘調侃微信創始人張小龍。
許多媒體驚呼“微信的挑戰者誕生了”。這個釋出會後來被有心的媒體人解讀為“蹭微信熱度”。從當時的百度指數、微信指數也可以看到,1月15日當日“多閃”的指數飆到了最高。

以百度指數為例,1月15日的資料為138308,而3月13日的資料為2172,整整下降了64倍。

在微信指數,也可以看到多閃關鍵字的資料曲線,從高峰突然跌入低谷,就再也沒起來過。
在下載量方面,有資料顯示30日以來在百度平臺上,每日的下載量只有4600多次,在360手機助手上的日均下載量為2800多次。
顯然,多閃早已被網民們遺忘了。而就在3月12日,多閃的百度指數、微信指數又開始有了微微上漲的苗頭,這應該是得益於與指責應用寶下架的新聞。
2
多閃被使用者吐槽:無用、侵犯隱私。
這款號稱主打年輕人視訊社交的APP,到底年輕人怎麼看呢?在手機使用者佔有率第一的華為應用市場上,多閃APP的評分只有3星,大量的1星、2星評價以及數十頁的吐槽。

在APP Store上,多閃似乎安排了許多5星評價,但是仍擋不住使用者的給的1星差評,總得分只有3.3星。
使用者如此多的差評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這款應用玩的人太少。一些使用者認為,自己下載了多閃,登入後根本找不到可以聊天的人。這應該與其活躍使用者太少有關。剛釋出時,很多人都和筆者一樣,為了嚐鮮,下載試一下,發現沒什麼用途,立即刪除,再也不裝回來。一款社交軟體,沒人蔘與,還怎麼社交?

第二,被抖音強迫下載的,非自願。有使用者評價道:“其實我搞不懂為啥會下載,還不是因為抖音。”
還有使用者表示:“我只想說為什麼我看好友分享的視訊需要多下一個軟體……這和逼著別人下載軟體有什麼區別?”

的確,為了推廣多閃,他們不僅打通了多閃和抖音的登入,還強迫所有想要在抖音上私信主播的使用者必須下載多閃。
第三,對自己的隱私十分擔憂。有使用者表示:“ 不要讀取我通訊錄和微信,微博個人隱私資訊。 抖音裡的聊天我可以不看,不讀,不回覆,反正都不認識。
但是麻煩増加個已全部閱讀的開關,不要有個關注,有個訊息就在下邊有個小數字無法清楚!這是耍流氓, 請使用者遠離頭條系!做產品要給使用者最起碼的尊重,尊重使用者隱私和選擇。 ”

除了以上三類之外,還有一些使用者是為了拿紅包下載了多閃,因為在春節、元宵節期間,這款軟體搞了所謂的領1億紅包活動。但是這種利誘的方式並沒獲得多少好評,一些使用者發現根本領不到紅包,就吐槽“多閃騙子”。
3
多閃或已宣告失敗。
目前,今日頭條希望藉助多閃APP將抖音使用者沉澱的計劃基本宣告失敗。
有使用者甚至表示: “抖音本來就是個快餐,現在卻弄這麼繁瑣。強制抖音使用者下載多閃,只會讓更多人遠離抖音。 ”
為了推薦使用者下載多閃,今日頭條用盡了幾乎所有辦法。除了上文所言的強制抖音使用者下載,紅包利誘外,此前還曝出疑似挖微信關係鏈牆角。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實,抖音和多閃抓取微信關係鏈,但是很多使用者都反應在抖音和多閃的可能認識的人中,幾乎全都是微信好友。
現在今日頭條又指責應用寶下架多閃,再被網友批評為“蹭熱度”“碰瓷”。
筆者認為,這些推廣多閃的方法,都是一個套路:一切為了下載量KPI。這偏離了社交軟體的本質:為了有用而使用。
今日頭條管理層應該思考的是:
第一,多閃真的是為了年輕人而打造的麼?年輕人崇尚自由,而多閃卻處處體現出強制、強權。比如,必須用抖音登入,使用抖音私信必須下載多閃,甚至誘導開放通訊錄。年輕人能忍受這種被強迫的感覺麼?

還有年輕人表示,我之所以在抖音上發發短視訊,就是因為沒人認識我。現在你卻把我的抖音推薦給我的微信好友,讓我沒有一點自由空間。
第二,使用者隱私之憂從未消除。很多使用者都認為上抖音是為了放鬆娛樂下,並不想讓其佔用自己的全部時間,更不想把自己的個人資訊全都貢獻給抖音。

然而,抖音處處都需要使用者提供自己的個人資訊。前不久,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宣佈, 視訊社交媒體應用程式Musical.ly(現名為TikTok)已同意支付570萬美元(約合3800萬元人民幣)的和解金 ,用以解決FTC此前關於該公司 非法蒐集兒童個人資訊 的指控。這是FTC迄今為止因兒童隱私案而判處的最高額的民事罰款。
國內由於隱私保護條例仍然寬鬆,給抖音這類應用提供了野蠻生長的空間。而就在最近,關於個人隱私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立法也在進行中。國內市場留給抖音、多閃的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第三,應重新思考產品對使用者的真正價值。真正有長久生命力的產品,不是依靠利用人性弱點,更不是為了放大人性弱點,而是為了為使用者提供真正的價值。
頭條系的今日頭條、抖音均被網友認為是披著“演算法至上”的外衣做人性弱點的生意,你喜歡看娛樂八卦,就給你推薦真假難辨的圖文。你喜歡看美女跳舞,就給你推薦各種吸引眼球,甚至遊走在低俗、色情邊緣上的視訊。
這種操作方式,短期內將人性弱點放大到極致,成為使用者時間的黑洞,但是長期看則是違揹人性,侵害社會價值的做法。
筆者認為,只有善良的企業才能做出善良的產品。只有善良的產品才能給使用者帶來真正的價值,比如,Google讓我們找到資訊更簡單,微信讓我們溝通更便捷。它們都不是為了搶佔使用者時間而生,而是做使用者的助手,讓他們生活、辦公更便捷,讓他們變得更強大。
最後,大膽預測:多閃或已死,路過請燒香!你認為我的預測會應驗麼?敬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