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頂大會”復活了!聽說這次叫“搶手”
直播答題離開大眾視線已經一年有餘,但若提起“衝頂大會、芝士超人、百萬贏家、百萬英雄”這些名字,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
王思聰、周鴻禕、奉佑生等斥巨資,爭當“第一大撒幣”,也給直播行業的發展史增添了濃厚的一筆。
但隨著2018年2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出通知,要求對網路視聽直播答題活動加強管理,對已開展的網路直播答題活動進行清理整頓後,直播答題徹底告別了野蠻生長階段,迅速降溫。
有趣的是,IT鮮聞發現,直播答題雖然遠去,但並沒有徹底涼涼。一款名為“搶手”的軟體,根據脈脈顯示,其前身為“衝頂大會”目前為創新的娛樂電商APP,玩法為商品從原價開始降價,期間隨時可以下單直到售罄,等得越久價格越低。
在搶手App中,IT鮮聞注意到搶購分為直播搶購以及閃購兩種形式。從歷史記錄來看,直播搶購每天僅有兩場,分別是晚上八點與九點。閃購則可以隨時進行,參與人數不定,只要有人拍下,本局終止,十秒後開新局,再度從原價開始降。

App頁面中附有產品詳情以及時間資訊,並且強調屬於折扣商品,一經售出不退不換。IT鮮聞在觀看期間,發現已有不少人下單。
至於直播介面,首次登陸App即會有一個展示視訊,與直播答題形式類似,一名女主持人負責對商品進行介紹以及調動現場氛圍,從而吸引使用者進行購買。旁邊還有一個展示條,或為展示商品存貨。
衝頂大會搖身一變成為搶手,換湯不換藥的直播形式也引發了人們對於其合規性的質疑,但搶手似乎也做足了準備。
我們不放回顧一下當時的禁令,其中最重要的三個條件是:直播平臺必須具有法定網路視聽節目直播資質;必須嚴格履行備案稽核手續;以及直播答題節目主持人應當具備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相應的條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良好的業務素質。
在搶手的應用介紹中,我們也發現了這樣的字眼:以降價猜價的網際網路綜藝節目《搶手現場》為主要內容。這或許就是搶手為規避風險,而採取的措施。
這一點並不稀奇,一款名為“今日歌王”的APP曾在去年突然名聲大振。當時便有聲音稱今日歌王的設定和直播答題非常類似,但又完美避開此前廣電總局下發通知裡所禁止的“雷區”。
其“聰明”之處便在於繼續採用答題與獎勵的形式,卻不再堅持直播與主持人,形式更像是抖音與唱吧的結合,使用者可以在指定賽時內隨時進場進行PK,機會只有一次。
但名噪一時的直播答題,盈利方式便在於品牌商的廣告植入。芝士超人作為首個拿到廣告的平臺,便是為廣告主組織了一個答題專場,獎金甚至部分題目都與大白汽車有關。今日歌王雖學到了皮毛,但卻丟了核心。如今,再去搜索今日歌王App,已是不見蹤影。
搶手將綜藝節目作為主要內容,很大原因是為了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但IT鮮聞搜尋時,並未發現這款名為《搶手現場》的綜藝節目。搶手的合規性,依然要畫個問號。
當下,芝士超人還可以在安卓應用商店中下載,但更新記錄已經停止在2018年11月;百萬英雄、百萬贏家則釋出公開信宣佈停止運營。“借屍還魂”的搶手,能走多遠,尚需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