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狼戰術,天貓精靈如何跨越創新鴻溝?
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埃弗雷特·羅傑斯提出了著名的“創新擴散理論”,將一個創新產品的生命週期分為了五個階段。
在羅傑斯的觀點中,一個創新產品的擴散需要經歷一個基本的社會過程,他將這個過程分為了創新者、早期採用者、早期大眾、晚期大眾、落伍者五個不同的階段,對應著不同比例的受眾人群,每一個階段之間都意味著需要突破一個創新鴻溝。
毫無疑問,在所有階段之中,一個創新產品通過彼得·泰爾所描述的“從0到1”的創新者接受階段無疑是最難的,這一點在中國這樣一個使用者基礎足夠大的市場下顯得格外明顯,因為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市場而言,2.5%的使用者對於很多創新產品而言都是天文數字。
作為國內智慧音箱的領先者,天貓精靈則成功跨越了這個鴻溝,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它的“群狼戰術”。
中國人真的需要一款智慧音箱麼?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任何產品脫離了使用者群談需求都是耍流氓,智慧音箱在美國的累計銷量在2018年年中就已經突破5000萬臺,要知道根據尼爾森的統計,2017年美國擁有電視的家庭都沒有超過1.2億個,而電視已經被髮明瞭近100年,這樣的數字足以說明智慧音箱在美國市場的受歡迎程度。
但智慧音箱對於中國使用者而言是否有真需求?這無疑是智慧音箱產品在國內市場遇到的第一個挑戰性問題。亞馬遜Echo的成功讓智慧音箱一躍成為了家庭智慧化的中心節點,但中美使用者本身對音箱類產品的使用習慣和需求差異,似乎又一度讓最初很多涉水智慧音箱的大公司和創業公司們感受到了理想與現實巨大的差異。
於是我們看到很多人開始去講電視是智慧家居的入口、機頂盒是智慧家居入口,甚至有人會去說智慧門鎖是智慧家居的入口。
首先很多時候需要和真正發生購買行為之間並不是簡單的因果關係,換句話說,如果智慧音箱的使用門檻足夠低,即便是沒有那麼需要,使用者們已然也會願意去嘗試一下新鮮事物,正如羅傑斯的創新擴散理論中,總有那麼一部分使用者是願意嘗試新鮮事物的。
除此之外,智慧音箱真的一定需要做成一個圓柱體或者立方體式的音箱盒子麼?或許並不一定,沒有人規定音箱不能夠被整合到其他商品上,換句話,我們智慧手機都可以被視為集成了一個智慧音箱功能的產品。
所以或許中國人是不是需要一款智慧音箱並不重要,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天貓精靈恰恰就是抓住了這一點。
成功祕訣:多場景落地下的“群狼戰術”
在不久之前的的2019年天貓金妝獎現場,一面會說話的鏡子吸引了很多關注的目光,這個鏡子的底座實際上是一臺貨真價實的智慧音箱,並由此實現了與人對話、講故事、聽音樂、控制家中電器等天貓精靈所能實現的所有基本功能。
而這個直徑8寸的化妝鏡本身則安裝了一圈LED燈珠,能夠在使用者化妝時提供最佳的光源,甚至能夠根據當天的天氣條件,模擬出不同天氣下的光照,保證了在家和外出時的妝容效果一致。
這款產品便是天貓精靈群狼戰術落地的一部分,通過與各種不同的應用場景合作,天貓精靈能夠“化有形為無形”,以賦能的形式疊加原本已經具備一定智慧化能力的產品,打造一款更酷的新產品。
除了像化妝鏡這樣生活中能夠讓人產生WoW式體驗的產品之外,天貓精靈甚至還與寶馬合作,推出了天貓精靈“有史以來最貴的周邊產品”——一款搭載了天貓精靈團隊“AI+車”解決方案的汽車,這款車將於2019年10月在中國上市,屆時包括寶馬3系、5系在內的全部主力車型都會陸續接入天貓精靈的語音互動及AI服務能力。
天貓精靈的群狼戰術還體現在其建立的龐大的智慧化生態聯盟上,目前天貓精靈已經接入了超過400個品牌、1500款智慧家電產品,其中不乏松下、格力、博世等家電企業,同時也是很早就佈局了車聯網,與寶馬、高德地圖達成合作。在此基礎上,如今已有超過1億臺智慧裝置可以通過”說”的方式控制。
天貓精靈正面突破增長陷阱,智慧音箱賽道或迎來“大結局”
從化妝鏡到汽車,天貓精靈一直在積極的探索更多元化的場景落地,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天貓精靈不再作為一個智慧音箱產品存在,恰恰相反,通過更好的語音互動體驗、更豐富的場景應用體驗,以及更優惠的價格,天貓精靈成為了國內第一個銷售量超過1000萬臺的智慧音箱產品。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報告,天貓精靈在2018年一直穩居國內智慧音箱產品出貨量的第一名,在全球總的出貨量排名上也僅次於亞馬遜與Google。倘若以中國4.3億家庭的數量計算,累計銷售量超過1000萬臺的天貓精靈智慧音箱已經實現了超過2%滲透率,即將跨越2.5%這個創新擴散的第一階段鴻溝。
而從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來看,當一種新技術所面向的市場規模達到一定量級後,就將面臨一個重要的拐點——如果能夠突破“技術陷進”,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達到頂峰;反之如果無法突破更廣泛的人群,則會陷入增長停滯,淪為“偽需求”。
天貓精靈在達到千萬級市場規模後,很可能將迎來這個拐點。而從目前中國智慧音箱市場來看,只有天貓精靈有能力突破“增長陷阱”,並以實際出貨量證明了這一點;從目前阿里的策略看,採取的是“群狼戰術”,正在用多樣化的產品佈局尋求正面突破這一增長陷阱,這可能會帶來天貓精靈所賦能的產品數量級上的一次暴增。
而一旦突破這一拐點,如今中國的智慧音箱市場“一超多強”的格局就可能定型。智慧音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硬體產品,其增長也不會是傳統電子產品的線性增長曲線,而會是收到馬太效應的影響,大者恆大。
因為智慧音箱背後需要有一個龐大的家居智慧化生態,以及內容生態的支援,不然智慧音箱就只能作為一個普通藍芽音響使用,而無法發揮其智慧家居入口的價值。也正因為此,資源往往都會傾向於已經有足夠大使用者基礎的平臺,越來越多的資源湧入則會讓這個平臺的生態越來越完備和豐富。
或許這一次,智慧音箱市場真的離“大結局”不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