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霸主地位總有人想挑戰,然而小米、阿里、網易都敗了
自從微信推出以來,以其極致的產品設計加上騰訊強大的社交基因,迅速佔領了移動社交的份額,到了今天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社交霸主。然而霸主也不是那麼好當的,不僅要時刻關注使用者的體驗,解決使用者的痛點,還要時刻提防著各種社交軟體的追堵圍剿,其中小米的米聊、阿里的來往、網易的易信可以堪稱代表,雖然都以失敗告終,然而在當時卻是騰訊不容忽視的競爭對手。

在2010年的12月,小米用了2個月的時間,釋出了一款的產品——米聊。然而米聊上線才一個月,騰訊就推出瞭如今的社交霸主“微信”。不過微信上線的半年內,使用者量都不到100萬,當時來講微信算是失敗的,馬化騰對此都有些擔憂,不過張小龍卻很有信心。到了2011年4月,雷軍突然推出了對講機功能,米聊使用者猛增至100萬。而微信也在一個月後增加了語音功能,同意出現了猛增長。可惜這樣的局勢不長,2011年7月,微信推出附近、搖一搖、漂流瓶等功能,推出之後,日增長超10萬,與此同時,騰訊也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鐗”QQ來導流,從此微信與米聊拉開了距離,米聊也再無還手之力,至此結束了這場戰爭。小米最先推出基於通訊錄的社交軟體,隨佔了先機,卻還是沒有把握好這次機會,畢竟做社交的還是騰訊拿手,輸的不冤枉,但總感覺可惜。

2013年,中國電信和網易強強聯手,推出易信,電信持股73%。上線僅24小時,易信的使用者數量即突破百萬,前兩個月使用者增長超過2000萬,2014年8月,易信使用者突破1億。到了2015年,使用者量突破兩億,日活破千萬。然而使用者並不需要兩個微信,易信和微信越來越像,除了可以免費打電話這個區別外,幾乎功能一模一樣。這也不能怪易信,只能怪張小龍把微信做到了極致,張小龍曾經說過“微信的功能已經做到極簡化了,競爭對手不可能超過我們了,因為我們是做到了什麼都沒有,你要超過我們總要加東西吧,你一加,就超不過我們了。”。

馬雲也一直有個社交夢,先是推出了阿里旺旺,然而電商中強行加入社交還是顯得有點唐突,最終只能作為買家和賣家的交流工具。然而馬雲的社交心不死,2013年9月23日,阿里巴巴正式釋出社交產品“來往”,內測兩年終於迎來大規模推廣,除了具備微信的功能外,還加入了閱後即焚、私密相簿、興趣扎堆、照片塗鴉等功能。馬雲不惜花費10億重金,企圖拿下拿下30%的市場份額,從最開始的熟人社交轉向基於興趣愛好的陌生人社交。然而來往運營一年,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並沒有任何撼動微信的跡象。

對於社交這塊蛋糕,總有人想分吃一口,可是目前為止想挑戰微信的都已倒下,也許真的如馬化騰所說“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不過對於微信的挑戰還在繼續,未來只會越來越激烈,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誰都不可能高枕無憂,最後用雷軍說的話做個總結,“騰訊已經成就了一代霸業,但強大如羅馬帝國、強大如大秦王朝,都有衰落的一天,這是自然規律。關鍵點在騰訊會因為什麼原因、會在什麼時候衰落,這值得我們大家琢磨!這就是我們創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