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營收四年首降,運營商霸主地位還能保持多久?
10月22日,中國移動釋出了第三季度財報,同時公佈了今年前三季度的財務資料。從今年1月到9月,移動的營收達到了5677億元,同比下降0.3%。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移動四年來首次出現了營收下滑。
最近幾年,國內運營商市場上出現了不小的變化。中國移動更是在財報中直接指出,近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流量價值迅速下降,流量漫遊費的取消給移動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另外,大量低資費套餐的湧現,也讓行動通訊服務收入增長愈發困難。現在,我們不妨來分析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局面,以及移動未來的發展前景。
中國移動霸主地位為何鬆動?
長期以來,三大運營商中,和聯通電信相比,中國移動一直保持著絕對的優勢。以2017年的財務資料為例,移動的營收為7405億元,淨利潤高達1143億元;電信的營收為3662億元,淨利潤為186億元;聯通的營收為2748億元,淨利潤為18.3億元。
不難看出,無論是利潤還是營收,移動都超過了聯通電信的總和,並且差距非常大。那麼,為何此前保持著壓倒性優勢的移動現在營收開始下滑了?
1、“提速降費”和流量漫遊費取消直接對移動造成了衝擊
在監管部門的要求下,今年7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這項政策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流量的地域屬性消失,此前的本地流量和省內流量全部升級為全國流量,使用者數量眾多的中國移動失去了一大筆流量收入。
此外,在“提速降費”的要求下,中國移動表示年內資費的降幅要達到30%以上。這樣一來,移動的營收和利潤進一步被壓縮。移動前三個季度的每月使用者平均收入為55.7元,同比下降2.4元,未來可能還會繼續下降。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後,傳統語音和簡訊服務在運營商收入中的比重在持續走低,流量成為最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流量漫遊費的取消比語音漫遊取消的影響要大得多。
2、聯通電信網際網路套餐來勢洶洶
2017年開始,聯通電信大舉推出資費優惠的網際網路手機卡,通過網際網路廠商分發,流量資費直接降到了白菜價,1元1GB、3元不限量的套餐比比皆是。目前為止,聯通電信的網際網路套餐數量已經超過百餘款,並在市場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據騰訊和聯通官方提供的資料,截止到今年上半年,騰訊王卡的使用者數量就已經突破了1億人。在巨大的資費優勢方面,移動的傳統套餐難以抵擋。截止到9月底,移動4G使用者數量為6.95億,同比淨增1800萬。可以看出,在使用者數量上,移動已經遇到了增長瓶頸,並且面臨著聯通電信通過網際網路套餐搶奪使用者的壓力。
展望未來:中國移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在是否推出網際網路套餐上,移動進退維谷
相比聯通電信,移動跟進網際網路套餐的積極性一直不高,此前移動的多款網際網路手機卡均由少數省市的分公司推出。在最近幾個月,移動加大了推出網際網路套餐的力度,和今日頭條、百度、小米等網際網路大廠達成了合作。
目前,在全國範圍內發售、開通辦理的移動網際網路套餐有:頭條卡、百度卡、芒果卡、咪咕視訊卡和網易態度卡。和移動以往的傳統套餐相比,這些網際網路手機卡流量資費優勢明顯,並擁有指定應用免流的特權;但是,和聯通電信相比,這些套餐的限制比較多,優惠力度也更小。
今年9月份,移動上架了一款5元月租、流量1元1GB的米粉卡,但很快被下架,原因很可能是大量老使用者要求轉入。
在網際網路套餐上,移動一方面想要通過它來和聯通電信對抗,但另一方面不想老使用者轉入導致ARPU值降低,從而讓營收和利潤進一步下滑。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局面。
2、攜號轉網前的“寬限期”已經所剩無幾
工信部已經明確表示,將在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攜號轉網業務開放。這對使用者數量眾多、資費偏高的移動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訊息。從近年攜號轉網試點統計資料來看,移動流失了相當部分的使用者。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攜號轉網全面落地並不存在任何問題,無論是發達地區的歐美日,還是發展中地區的印度等,均已經實現了自由轉網。
移動現有的4G使用者數量已經接近7億,進一步增長的天花板已經出現,相比之下,更需要考慮使用者留存問題。如果移動主流套餐的資費依然處於劣勢,僅憑藉訊號覆蓋好就能留存住老使用者的觀點,可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3、5G或許會成為移動的反擊新契機
5G可能是今年行業中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至少在宣傳方面,手機、晶片廠商和運營商都把它作為一個重點。業內主流觀點認為,5G將在2019,也就是明年開始試商用,2020年開始大規模商用。換句話說,手機使用者可能明年就能體驗到5G網路。
不過,運營商們面臨著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5G基站建設成本極高。和4G相比,5G在網速、延遲、容量等各方面都有巨大優勢。但是,5G網路的頻率更高,在訊號覆蓋方面處於劣勢,這就導致5G時代,運營商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
早在去年年初,德國電信CTO就直言,5G基站投入成本過高、投資回報率低,如果用傳統的方式投資5G,可能會入不敷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曾有傳言稱,聯通和電信將會合並,國內運營商市場從三足鼎立變成兩極對抗。這個傳言最能讓人信服的理由就是以聯通電信的資金實力,單打獨鬥的話,很難完成5G投資和基站建設。
但對中國移動而言,5G的高投入未必會是一個問題,雖然目前營收出現了下滑,但利潤依然在增長,並且對聯通電信形成吊打。在4G商用初期,移動基站建設的速度遠比聯通電信快。即使是現在,4G網路已經進入成熟階段,真正實現VoLTE全面覆蓋的,也只有移動一家而已。
不難想象,未來中國移動依然會是5G建設急先鋒,通過技術和訊號優勢穩固住原有的4G老使用者。至於聯通電信,很可能長時間裡對5G大規模商用繼續持觀望態度。
中國移動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出現了四年來的首次下滑,雖然幅度不大,但也從側面說明了聯通電信的網際網路攻勢、資費政策的變動對它產生了衝擊。不過,移動的基本盤並未出現大問題,使用者規模龐大、資金實力也依然雄厚,如果能抓住5G時代的新機遇,未來依然能保住現有的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