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iPhone有'凹槽'
毫無疑問,您已經注意到iPhone X或iPhone XS顯示屏頂部的缺口。這是黑色部分,頂部揚聲器,相機和麵部識別技術,切入顯示屏,使其延伸到兩個角落。
關於它為何存在的簡單答案已經說過了。它包含揚聲器和攝像系統。顯然,他們需要在某個地方堅持這些東西,對吧?但這是一個簡單的答案,雖然這是真的,但並沒有解決蘋果公司推理的全部問題。
現實是缺口是一種設計妥協。這是一個缺陷。但它預示著即將到來的東西,遠遠優於完全符合蘋果自1976年謙遜的開端以來所採取的相同策略。
沒有技術
Apple毫不掩飾其設計和技術理念。它相信技術在它基本消失在背景中時效果最佳。當一般使用者在他們的iPhone上刷卡時,他們並沒有考慮發動機罩下發生的所有過程 - 所有軟體和所有硬體在那一瞬間一起工作。他們只是在滑動。在螢幕上。做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就那麼簡單。 幾乎沒有。 |照片:Apple
許多人經常將蘋果與痴迷於漂亮,閃亮的外觀和美學聯絡在一起。這在某種程度上是正確的,但Apple的大部分設計完全符合這種隱形技術的理念。 Apple過去幾十年的硬體設計一直致力於實現儘可能小的基本目標,以便不以任何方式阻礙或分散核心體驗。
現在進入iPhone。幾乎每個使用者互動都是通過顯示器進行的。它體現了整個體驗。遵循Apple的理念,顯示器的硬體已經慢慢演變為儘可能地淡入背景,讓顯示器成為焦點。
iPhone X不是Apple的理念的頂點,而是自原始iPhone以來實現其烏托邦的第一次重大飛躍。
Notch是踏腳石
理解缺口的原因是要了解其餘設計的目的。 iPhone X和XS顯示器邊緣到邊緣。它們完美地遵循硬體曲線並儘可能多地填充裝置的前螢幕,再次符合Apple的理念,即本案例中的顯示應該佔據中心位置。但那是關鍵 - 顯示器 儘可能地 填充 物體 。 照片:Apple
iPhone正面還需要一個攝像頭,揚聲器和安全機制,用於解鎖手機,然後與顯示器進行自由互動。這是Home按鈕上的Touch ID,但Face ID技術將Home按鈕與已經存在的相機合併,完全不需要它。大!底部有更多空間用於展示。
現在,剩下的兩個元件是揚聲器和攝像頭,Apple在嘗試實現其認為完美的設計方面遇到了重大障礙。目前沒有將揚聲器和相機構建到顯示器中的物理方法。蘋果公司有足夠的資金,但投資研發以創造一種方式本來就太昂貴和耗時,而且會大大推遲iPhone X的釋出。
相反,蘋果不得不做出犧牲。而不是用顯示器填充iPhone的整個前部,而是儘可能多地填充它。只剩下兩個空格。一個是圍繞整個顯示器邊緣的微小黑色邊框,這也是由於顯示技術目前可能存在的侷限性。另一個當然是缺口 - 必備的iPhone技術的單一,濃縮的家庭必須獨立於顯示器生活。在那個缺口中,你會發現揚聲器,前置攝像頭,感測器和麵部識別技術,如點投影機。 所有需要存在的東西都沒有。 |照片:Apple
所以最終,缺口是因為它必須存在。沒有其他原因。這就是像 Google Pixel 3 XL 這樣的手機沒有實際意義的原因。它在攝像頭和揚聲器的顯示屏頂部有一個凹口,但顯示器下方還有一個巨大的下巴,還有一個小的輔助揚聲器。如果你還有更多的空間,為什麼要切入顯示屏呢? Pixel 3 XL的缺口實際上只是複製iPhone並試圖降低其在設計方面脫穎而出的能力。它沒有真正的大畫面哲學。
考慮到Apple的長期目標,你可以預期iPhone的缺口會在未來幾年變得越來越小,直到最終在某個神奇的點上,它消失了。缺口是到達那裡的墊腳石。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它將逐漸消除對最微小的缺口的需求。也許有一天會有一種方法可以在顯示屏上構建一個攝像頭和揚聲器。或者它們可能會非常小,以至於它們可以裝入目前環繞它的小擋板中。誰知道?但無論解決方案是什麼,你都可以打賭Apple正在研究它。
補充說明
- 同樣的顯示 - 佔據中心階段的方法也是iPhone X和iPhone XS上的應用程式一直延伸到邊緣的原因,而不僅僅是讓頂角的時間和狀態指示器 保持在黑色背景上應用程式正好接近底層 。這不會充分利用顯示效果,也不會強調Apple為了儘可能多地填充螢幕所做的工作。
- 雖然缺口仍然是設計上的妥協,但蘋果公司已經能夠在品牌推廣方面發揮其優勢。就像Home按鈕給iPhone帶來了獨特的外觀,使其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現在的缺點也是如此。當然其他手機也有缺口,而且還有更多的手機正在上市,但是iPhone的銷售數量如此龐大,以至於它仍然是唯一的識別符號。是的,即使蘋果公司在技術上並不是第一家出貨手機的製造商。權力和影響特朗普首先進入市場。
公眾號:銀河系1號
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