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ind 推出的輕量化腦圖工具,時隔兩年迎來大版本更新:Lighten 2
我在寫第一代 Lighten 的介紹文章時對它的定義是「回到腦圖最開始的樣子」,而上週 Lighten 帶來了第二代大版本更新,這款思維導圖工具在官網也獲得了新的詮釋:
全新的 Lighten,從頭至尾的設計,從功能到介面再到互動。仍然保持了一個思維導圖軟體的核心。在美學和功能中尋求平衡,充滿樂趣的互動,恰到好處的功能,讓使用者輕易上手,享受思考的樂趣。
那麼,時隔兩年的大版本迭代,全新的 Lighten 在腦圖功能方面有沒有不一樣的變化?對比同門的 XMind,它又有什麼不同呢?一起來看看這次大版本 Lighten 更新了哪些內容吧。
找回用紙筆畫腦圖的體驗
相比觀感上的變化,我認為 Lighten 2 更想強調一種「腦圖筆記本」的概念。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覺:功能越複雜的工具在使用的時候越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壓迫感,或者說儀式感——比如很少有人用 Word 來記錄簡單幾句話就能寫清楚的隨記,或者用 Excel 來當計算器。對我自己來說,如果用 XMind 這類工具來畫腦圖,我會花很長時間去糾結它的線條、顏色和排布等,所以我最喜歡的腦圖工具其實是不用先考慮層級和樣式、可以自由記錄的Scapple。

Lighten 2 同樣支援了類似 Scapple 的記錄方式:有了靈感先記錄下來,不用考慮節點之間的層級和樣式,在發散思維的時候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記錄,在組織方面也能讓我們更容易釐清思路。

如果說之前的 Lighten 是為了區別於同類型腦圖工具的負重感,讓大家將視角重新放回腦圖本身,那麼 Lighten 2 則是希望大家習慣於用腦圖這樣一種表現形式去記錄自己的想法,在靈感迸發的時候能夠隨手開啟軟體進行記錄和思維發散,記錄結束後也不必糾結於這個檔案應該儲存於哪個資料夾,本地還是雲端,讓畫腦圖這件事變得更加靈活和自由。
此外,Lighten 2 還支援了直接通過移動端拍下我們通過紙筆手繪的腦圖並存入軟體中,對於仍然習慣於紙筆記錄、卻放不下數字化管理便利性的使用者來說是一件好事。
新增手繪風格主題
可能是為了契合自身「輕量化」的標籤,Lighten 2 新增了四種手繪風格的主題,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手繪風格下的預設中文字型過於「正經」,和軟體的整體風格太過違和。

XMind 旗下那麼多腦圖工具,我該怎麼選?
作為一種表達形式,「腦圖」這個概念其實已經不用贅述,而同類軟體之間的差異也大多是 UI、操作習慣和穩定性等方面的區別。不過,我想可能有不少人想要了解 XMind 這麼多產品線間的區別,對此我做了一個簡要的對比表格,如果你還在由於 XMind 旗下這麼多款腦圖工具該怎麼選,希望這份對比表格能幫到你:

一些題外話
作為 XMind 8 Pro 的付費使用者,我對它們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策略其實並不喜聞樂見。衝動消費如我當年看完官網介紹後沒有試用便直接購買了 XMind,卻沒想到它在 Mac 上卡頓和掉幀問題不斷,聯絡了官方之後我才得知這些問題是因為 XMind 用的舊版程式碼與新的 macOS 系統和裝置愈發不相容導致,並表示會在之後修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XMind 在上架新版的時候已經知曉了問題,所以在等待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看著它先後出了 Lighten 和 XMind: ZEN,甚至在撰寫本文時看著 Lighten 2 我的內心還是非常百感交集。
不過,XMind 的卡頓問題在後來的幾次更新中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緩解,從之前少數派對 XMind 的採訪中也可以看出他們實際上對於幾款軟體有著不同的定位和目標使用者,至於這樣的產品策略究竟是好是壞,要等待市場來檢驗。
Lighten 2 採用訂閱制,年訂閱價格 ¥203 可同時解鎖 macOS 和 iOS 版本,軟體支援免費試用一週,如果你也喜歡自由、靈活的腦圖記錄方式,不妨試試 Lighten 2。
> 下載少數派客戶端、關注 少數派公眾號,瞭解更多有趣的應用 :rocket:
> 特惠、好用的硬體產品,盡在 少數派 sspai 官方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