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不重灌系統·擴充C盤
<是不是在為自己的C、D盤分配不合理而煩惱呢?是不是在為自己的C盤常紅而D盤省了一大堆而煩惱呢?是不是在為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而煩惱呢?來這裡就對了!
Win10 C盤擴充指南:
前言:
在小白的世界(沒錯,就是指我)裡,第一次買電腦簡直就是人間試煉。尤其是在實體店去選購,就更像是前往未知的神祕領域一般。我現在在役的這檯筆記本就是當時在實體店買下的,老闆問了我一個致命的問題,
Q: “128的固態你想怎麼分割槽?”
A: “那就C、D盤各一半唄。”
就是這個要人命的決定,讓我這個軟體專業的人的C盤常年都是紅色的,還一直都裝不上那吃C盤的VS。
然而我的D盤還有接近20個G!!我痛定思痛,一定要搞好這個小的難受的C盤容量!!
這是我現在的硬碟情況,改好之前的沒截圖,就將就一下。
假裝C盤是紅色的,已經快爆了的感覺!!Bomb!!

進入主題:
1.常規思路:
(當然常規的垃圾清理也是非常必要的,這個功能Win10也自帶,當然使用一些電腦管家的垃圾清掃也是可以的,但這畢竟是日常的基本操作,所以也就不考慮什麼一掃垃圾幾個G的情況來解放C盤了)
想必大家都知道Windows是自帶硬碟管理工具的,
Win10的話:
此電腦 -> 計算機 -> 管理

之後就能很輕鬆的看到自帶的硬碟管理工具了

這時可以直接通過右鍵目標分割槽,使用 壓縮卷
和 擴展卷
的功能簡易實現統一硬碟不同分割槽的容量轉移
例如我可以將自己的D盤在分出一個4G的H盤出來:

同時你也可以將剛分出來的H盤重新又還回D盤,我就不演示了。
但是實際操作過後便可以知道,說的形象一點, 只有相鄰的兩個分割槽
可以直接通過上述手段來實現容量轉移。而C和D之間隔著一個使用者不能動的分割槽,因此僅通過這種方法是無法實現的。(但普通的硬碟分割槽還是可以在這裡實現的)
2.換個思路:
給大家推薦一個分割槽助手,免費軟體,功能相當強大。
進入主頁之後就能直接免費下載了,國產軟體,主頁肯定是中文的,放心使用。(大膽)

這個軟體的功能相比系統自帶的磁碟管理工具就要強大許多了。你能在這裡能做到不少事情,而且很多教程都是原生中文的,所以相當容易上手。
這時我們來試試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
還是一樣的思路,我們來這樣:
特定分割槽右鍵,切割出一個空閒分割槽(選擇‘切割分割槽’) -> 對分出來的空閒分割槽右鍵,選擇‘刪除分割槽’,刪掉分出來的這個分割槽(當然不是那個意義上刪除!!) -> 右鍵C盤,選擇‘合併分割槽’,將這兩個分割槽合併起來</pre>

感覺自己快要成功了!!終於能用上快樂的大容量C盤了嗎!終於能裝上那個要命的VS了嗎!

我哭了,你呢?
當然如果你自己操作的時候成功了,說明你的系統可能低於1703或者發生了奇蹟。
哎,算了,其實軟體也為你提供了對應的解決方法,這個WinPE就對小白比較不友好了。
如果大家有看過或者自己裝過Windows的系統,就一定看到過或是遇到過這個介面。其實就是讓我們再深入一層去實現C、D容量轉移。
但是隻要是不用重灌系統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3.再度進階:
這就是這個軟體強大的地方了,直接為你提供了一個專門用來分割槽的WinPE,
這時你需要的只是一個U盤,當然容量必須得在1G以上才行(雖然現在大家的U盤容量都快比我第一塊固態大了,而且這個總的下來只有不到500M)。
但有一件事一點要強調一下,畢竟有完全不看程式給的警告和提示的人:
一定要是個空U盤,或是將資料備份,因為啟動盤製作過程中會格式化掉你的U盤。
請務必留意這件事,避免自己的各種意義上的學習資料消失。

之後便是一頓下一步,然後就是選擇其中的U盤製作,然後就是等待了。

然後就是插著這個做好的啟動盤重啟計算機,我的建議是插著重啟。
畢竟如果你的電腦是固態的話,開機會有一點快,以至於你還沒插上U盤,你的電腦就開機了。
然後就是在出載入畫面之前瘋狂按 ESC
鍵,也就是最左上角的那個東西。
這時你會看到這樣的畫面,
,當然也可能因為不同的電腦品牌而介面不同,但是內在都是相同的。
這時我們只要選擇你插入的U盤(不是現在藍條的那個,而是他的下一個)即可,我的是金士頓的U盤,也就是KingstonDataTraveler的那個,Enter鍵進入即可。

一段時間後,你就能看到這個軟體的基本介面了,和桌面版的軟體介面是一樣的:

這時你只需要執行在之前的步驟就可以了:
特定分割槽右鍵,切割出一個空閒分割槽(選擇‘切割分割槽’) -> 對分出來的空閒分割槽右鍵,選擇‘刪除分割槽’,刪掉分出來的這個分割槽(當然不是那個意義上刪除!!) -> 右鍵C盤,選擇‘合併分割槽’,將這兩個分割槽合併起來</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