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執惠、OYO酒店“光明頂”論道:酒店數字化轉型路在何處?
近日,酒店數字化轉型峰會在阿里巴巴集團總部光明頂會議室召開。在這個歷年“雙十一”的作戰會議室、數字經濟的戰略高地上,OYO酒店、阿里釘釘、支付寶、執惠、開元集團、錦江維也納等各界企業齊聚,圍繞“酒店的數字化轉型之路”進行了探討。

阿里釘釘副總裁白惠源在致辭中表示,世界已經進入到數字經濟時代,網際網路的工作方式正在改變著企業的發展,商業智慧和網路協同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企業需要在人、財、事、物四個層面全面實現數字化運作。
然而在傳統企業全面迎來變革之際,酒店行業的數字化程序卻處於緩慢發展狀態。紙質化管理、人效比低、服務過程把控難等行業弊病制約著酒店行業整體的發展,尤其對於數量龐大的單體酒店來說,數字化轉型仍難以邁步。
據行業估算,中國住宿業整體連鎖率不到10%,三線以下城市連鎖率只有1%左右。碎片化、非品牌化的酒店佔據了行業90%以上的存量供給。旺盛的連鎖化、精益化需求背後,蘊藏的是超過1700億美元的市場空間。
OYO酒店高階副總裁張巨集志認為,單體酒店的數字化轉型困境,核心痛點在於運營和銷售:“中國多數的單體酒店可能只有幾十個房間,一是沒有資訊獲取的來源,二是也沒有足夠強大的系統支援,只靠自己去做營銷活動、去看大資料、去圈粉都很難。此外,面對OTA,單體酒店也需要找到更合適的合作路徑。而在運營上,單體酒店的效率較低,如何提升效率,如何及時發現並解決運營問題?這些都需要人和工具的賦能。”
實際上,單體酒店的數字化轉型,一方面,受限於規模,單體酒店自身難以搭建完善的基礎體系;另一方面,頭部連鎖酒店在探索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也並未有效地幫助到單體酒店。
作為專注於為單體酒店賦能的OYO酒店,短短1年時間,已進駐全國298個城市,運營超過7400家酒店和34萬間客房。快速發展的OYO酒店正在扮演的角色,就是用技術和人才,通過新思路、新模式的注入,帶領單體酒店實現數字化升級。
一方面,OYO酒店成立了500人左右的技術團隊,為合作酒店和一線隊伍提供技術、資料和工具支援。其獨立研發的PMS系統,經過快速迭代,收穫著酒店業主的廣泛認可;而依託於大資料和演算法的動態調價體系,摒棄了傳統靠經驗判斷的調價機制,也正為合作酒店帶來可觀的收益增長。
另一方面,OYO酒店為單體酒店輸送了大量的複合型人才,包括運營夥伴、商業夥伴、酒店運營專員等崗位,除了為業主和員工注入新思維之外,在收益管理、客房銷售、OTA運營、住客體驗、人效提升、會員轉化等工作上的聯動效應,也有效助力著單體酒店數字化、精細化運營的落地。
即便只是對酒店進行輕度改造,但OYO酒店為單體酒店帶來的數字化賦能,已卓有成效。資料顯示,OYO酒店通過自有渠道,平均能為單體酒店帶來21.5%的入住率增幅。
在執惠創始人兼CEO劉照慧看來,酒店數字化轉型的終極目的,是讓核心的人力、物力更有效力,從而讓酒店迴歸到本質,把服務和體驗做好。
“過去的一些流量方並沒有很好地對中小型酒店和非標民宿賦能,反而因過於強勢,而對他們造成壓力;很多傳統酒店集團在做的時候,要面臨思維問題和溝通問題,包括固有的一些利益格局問題。” 劉照慧同時也表達了對OYO的期待,“而OYO酒店,作為後起之秀,它沒有歷史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