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真諦在於為客戶創造價值
今天華為的成功不是區域性的成功,而是系統的成功。因此,要解讀華為的成功,需要採用系統的觀點。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和企業管理實踐,我深刻體會到:系統能力的缺乏、流程能力不足和分配製度不當是制約中國企業發展的三大突出問題。
但是,我最近又在思考,解決了這三個問題的公司就會基業長青嗎?解決這三個問題的根本目標是什麼?究竟是什麼支撐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華為的實踐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創新”。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能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創新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而持續的創新能力深植於企業的組織系統、流程和分配製度之中。華為高屋建瓴的戰略系統能力、腳踏實地的操作流程能力以及以奮鬥者為本的分配製度等管理實踐,為這一理論觀點做了最好的詮釋。
華為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企業,卻很少在公開場合宣稱自己是一家創新型公司,掛在華為人嘴邊的更多是“生存”二字,這一點恰恰值得每個企業思考。
對企業而言,生存意識或者危機意識是核心驅動要素。如何保有生存意識,讓管理者能夠基於客戶的視角去做判斷和選擇?只有真正與客戶在一起,企業的行為才會具有價值,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創新才是真正意義的創新。
德魯克告誡我們:創新是否成功不在於它是否新穎、巧妙或具有科學內涵,而在於它是否能夠贏得市場。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如華為那樣把創新運用在全新的商業活動中。判斷一個企業是否具有創新能力,關鍵是看它用何種方式進入市場,是否真正為市場注入新力量,是否為客戶創造了全新的價值。
華為從未停歇過創新的腳步,也從未把創新停留在理念層面,而是始終將創新滲透於制度、結構和路徑上,滲透在人才的選拔、培養和激勵等管理實踐中,滲透在產品、服務以及技術進化上。
作者:陳春花
作者系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