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瓊雯:險資要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審慎投資的理念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報道: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審慎投資的理念,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2018年9月20-21日,由投中資訊、投中資本主辦、投中網協辦的第12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夥人峰會在深圳召開。本次峰會以“投資轉折”為主題, 按照GP/LP參會1:1的比例,廣邀知名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銀行資管、險資、上市公司、家族基金等優秀LP,以及國內頭部GP代表,齊聚一堂,深度分析當下行業市場新變化、新趨勢,洞悉資本未來發展方向,構建GP/LP雙方對接實效、溝通高效、募資成效的頂級平臺。
百年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副總經理賀瓊雯在主題為“大資管時代的險資配置”的演講中表示,2018年保險業進入了調結構、回保障的階段,夯實基礎、優化結構,對險資來說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審慎投資的理念,這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以下為賀瓊雯演講實錄,由投中網編輯整理:
首先來看保險資產的特性,它的規模是比較大的、期限比較長,所以可以配置一些期限比較長的產品,另外是現金流比較穩定,近10年來保險資產規模增速在20%以上。保險資金也非常注重複合配置,還有一點就是目前資管新規對投資圈的影響比較大,現在因為銀行的資金受影響,所以也會有越來越多的GP找保險募資,保險資金執行有兩大原則就是,一個是安全穩健,第二個是資產負債匹配管理,這裡說的負債主要是指保費端,資產端是投資。
保險資金的投資概況。截止到2017年末,保險資金運用餘額接近15萬億,實現保險資金運用收益率5.77%。目前已經有綜合性的保險資產管理機構24家。保險資金股權投資的直接投資規模達到1.34萬億,私募股權基金5031億元,股權投資總額約1.84萬億。保險資金整體是多元化配置的,因為它要安全穩健,所以它的固定收益佔比達到了70%左右。
股權投資是險資的重要配置方向。這裡有一個大類資產收益的比較,大類資產之間的收益特徵,風險差異性還是比較明顯的,對於組合配置而言,它可以起到比較好的分散作用,這也是整個組合配置保險做的重要意義所在。具體到PE基金,它的收益率整體來看還是比較高的,而且是比較穩定的,這樣在複合配置之下就是進行品種選擇,這一點差異性也是非常明顯的。PE基金的收益曲線是以犧牲當期收益為代表,獲取超額收益,這樣是比較適合長久資金的,這也跟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的資金,和一些比較早期的產險的資金的性質是比較匹配的。應該說PE、股權投資是整個險資重要的長期的配置偏好的方向。整個的股權投資在保險政策偏嚴的背景下大發展的,監管思路是放開前端,管制後端,整個監管政策全面加強了風險管理的要求。
具體來看險資的投資特點,險資在股權投資方面規模不斷加大,在各類資產中,股權投資收益率是位居前列的,保險資金的規模絕對量和相對增長量都非常大,所以也是越來越受到險資的重視。險資股權投資方面的機構和人員的情況,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保險公司都可以做股權投資的,保險公司要做股權投資,必須獲得保監會的資質批准,目前獲得股權投資的保險公司有60多家,相應的人員也是在不斷增加的。
銀保監會對於股權投資還是採取了非常嚴格的監管制度的,它涵蓋了對險資和LP的要求。首先是資質審批,對險資來說,需要向銀保監會申請,然後才能獲得資質,資質包括直接投資資質和間接投資資質,間接投資資質主要是對基金的投資,PE和VC的准入門檻,整個保險法規是做了非常明確的定量和定性的指標設計的。對於險資進行直接股權投資也是有明確行業限制的,限定在9大行業,當然通過基金進行間接投資是沒有行業限制的。在監管方面有一整套體系,主要是一些指標考核,主要是投資比例的監控、償付能力等等指標。償付能力是險資的一個比較特有的指標,還有一些定期和不定期的現場規定類的檢查。對於險資和GP來說,都需要按規定向銀保監會和行業協會進行資訊披露,資訊披露的時點和內容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而且如果是不披露,後果也還是比較嚴重的,法規規定相應的GP必須隨時接受監管的質詢。
在險資股權投資裡面一個比較特有的指標是償付能力約束。償付能力是指保險公司的資金用來支付所有到期債務和承擔未來責任的能力。在這8類大類資產中,最低資本佔用比例差別是比較大的,股權的最低資本佔用比例係數高達0.3左右,應該說對償付的影響比較大,提高償付能力的變化包括提高最低資本佔用比例比較低的資產投資規模,還有就是降低最低資本佔用比例比較高的資產投資規模。所以在險資進行投資決策的時候,內部償付能力約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量指標。
再看行業,從近10年的行業增長指數來看,消費、健康和金融是增速最快的,正好也是契合了險資比較傾向的行業,就是大健康、大金融、大消費。前面提到了保監會對於保險公司的直接投資行業是有限制的,限定在9大行業,包括金融、養老、醫療以及和保險主營業務相關的一些企業。
險資股權投資偏好的另外一個方面,雖然險資可以做長期投資,但是對現金流和流動性還是有一定要求的,這是源於保險資產最重要的原則是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原則,資產現金流和負債現金流必須要匹配。具體到股權投資,可能是直投專案偏好一些中後期的專案,然後是基金選擇偏好一些當期現金流的基金,注重DPI資料,還有一些直投,配置方式比較靈活。
險資股權投資的策略。首先是大綜合策略,這是針對體量比較大的保險公司而言,他們的管理規模比較大,團隊配置比較完整,經驗也比較豐富,採取的是大綜合的策略,他們的投資方向包括了戰略投資、財務投資,也包括長期投資、當期現金流的考慮,還有一些比較大的保險資管公司已經開始設立險資系的GP。整體的策略他們是結合了戰略性資產配置和戰術性資產配置來進行的。
另外一個是當期回報策略,這對一些小的保險公司是非常重要的,當期回報可以提供利潤,現在保險公司的當期收益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可配置資產也比較少,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當期回報策略包括名股實債、夾層基金、特殊機會基金和S策略,具體受政策和市場的影響比較大,這只是保險公司的一個考量,越來越多的險資還是更多的關注純股權投資。
險資股權投資策略也是有一個演進過程的,一開始比較注重當期收益,一開始的配置選擇的是白馬基金,增加投資經驗,從控制總體風險的角度考慮,也會從中後期投資開始,採取跟投策略,試圖獲取超額收益。現在的趨勢是隨著規模的增長和經驗的豐富,更注重長期投資和純股權投資,也會考慮一些在細分領域有明顯優勢的黑馬基金,甚至有些大的保險公司已經開始做早期公司,甚至是內部孵化,因為保險公司的投資領域比較多,產壽險主業涉及的企業也是比較多的。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主導投資,獲取有影響力的股東的位置,對企業賦能,這個趨勢也是比較明顯的。因為險資有股權投資資質的已經有60多家,每家的規模體量、財務回報要求、戰略考慮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策略也是百花齊放,區別是非常大的。
目前面臨的形勢和挑戰還是比較複雜的,唯一不變的對投資人來說就是變化,我們現在面臨各種各樣的變化,包括國內國際市場的變化、資本市場的變化、投資者預期的變化。還有資管市場的變革、科技發展的變革等等。還有一些挑戰,我覺得主要是以下幾方面,一是專業人才缺乏的挑戰,第二是有效風險管理的挑戰,第三是新會計準則實施的挑戰,尤其是新會計準則實施的挑戰,對整個險資行業影響是非常大的,不管是標還是非標領域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具體到保險行業,負債端和保費端,2018年保險業進入了調結構、回保障的階段,夯實基礎、優化結構,目前的投資形勢還是比較複雜的,對險資來說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審慎投資的理念,這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編輯:冉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