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漫遊資費貴?「融拓物聯」用eSIM讓使用者低價接入當地運營商網路
採訪:徐寧、陳紹元
在剛剛過去的蘋果2018秋季釋出會上,其釋出的新款手機支援了eSIM功能,引起熱議。
eSIM卡,即嵌入式SIM卡。傳統SIM卡,一張卡只支援接入一家運營商的網路、電話通訊服務,而 eSIM則是將傳統SIM卡直接嵌入到裝置晶片上,支援動態更換和寫入運營商資料,使用者不需要更換SIM卡,就可以在不同運營商網路間自由切換 。
ofollow,noindex">融拓物聯 是一家以 “eSIM”為核心的PaaS/SaaS服務商,整合全球移動運營商資源,為使用者和IoT企業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跨運營商移動連線和資料服務。
具體業務實現上,融拓物聯研發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eSIM片上作業系統(COS),以及進行運營商網路管理、切換的後臺系統,並在多個場景具體落地,包括國際漫遊、物聯網產品、傳統運營商、移動專網等。
國際漫遊主要是解決跨國漫遊資費貴、換卡不便的問題。運營商層面,融拓物聯與全球主流運營商合作,對接到其網路接入服務中,獲取碼號(即入網憑證);終端層面,融拓物聯 與晶片廠商合作推出eSIM晶片,再與卡商、模組、硬體廠商合作,分別推出eSIM電話卡和eSIM隨身WiFi產品。
使用者在手機插入eSIM電話卡,可以購買相應地區運營商的網路流量套餐。eSIM隨身WiFi產品,則可以接入當地運營商網路,將4G轉化成WiFi訊號輸出。
eSIM隨身WiFi產品
物聯網產品則是另一個大市場。 很多有聯網需求的硬體產品,涉及到出口以及跨國使用問題,需要支援多國運營商的網路訊號接入。 融拓物聯推出的eSIM晶片,可以整合到物聯網通訊模組中,幫助共享單車、智慧硬體等產品, 實現快捷、底成本的跨國網路切換。
變現上,國際漫遊方面,融拓物聯從客戶銷售的跨國流量套餐中收取提成;物聯網產品方面,融拓物聯按硬體終端,收取每年的連線服務費用。
做eSIM的PaaS/SaaS服務,難點在哪裡呢?融拓物聯CEO王衝告訴36氪,主要有3塊:
-
eSIM作業系統(COS)。難點在於保證網路通訊安全,達到較高的安全等級標準;
-
後臺系統。除了保證後臺傳輸安全性,還要做大量的全球通訊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的商務對接和網路接入工作。 據瞭解,融拓物聯已經對接了全球100多個國家的眾多運營商網路,並在持續增加;
-
產品落地。 將eSIM技術轉化為可商業落地的產品,並推廣銷售。融拓物聯的創始成員曾在通訊晶片、電子元器件方面,積累了大量的下游客戶資源,這些客戶與目前融拓物聯eSIM產品的目標客戶,很多是重合的,得以充分利用。
eSIM技術由於讓運營商切換變得簡單和低成本,降低了對單一運營商的依賴,運營商是否會感到威脅?其合作動力在哪裡呢?
針對該問題,王衝告訴36氪,運營商之間也存在競爭的,尤其是排名非首位的運營商,通過eSIM可以擴大自己的業務場景覆蓋,較有動力擁抱eSIM技術,反過來也會倒逼其他運營商加入。
從實際價值來說,eSIM相對於現在的SIM卡方案,確實有很多優勢,包括切換成本、體積、靈活性等方面,符合現在人員和產品國際化流動的趨勢。
據瞭解,國內運營商已經參與到了eSIM的程序中。
-
18年3月,中國聯通宣佈將為蘋果手錶(Apple Watch 3)使用者提供eSIM 卡服務,並在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長沙和鄭州6個城市推廣eSIM卡。
-
18年5月,中國移動對外發布了eSIM晶片C417M,可提供“晶片+eSIM+連線服務”。
-
18年5月,中國電信也開通了申請eSIM通訊服務。
不過目前eSIM更多還是應用在跨運營商的網路流量方面,跨運營商的通話還較難實現,原因包括使用者不會輕易換號碼,以及大多數地區對入網通話身份都會要求實名認證等。
團隊方面,創始人兼CEO王衝,有8年通訊產品研發運營管理經理經驗,曾任大唐電信研發部經理、博思匯眾物聯網事業部經理,主導eSIM平臺開發。聯合創始人兼COO趙振華,有8年市場拓展及渠道管理經驗,曾是AVAGO代理商中國區最佳產品經理、Firecomms北中國區市場總監。
目前,融拓物聯已開啟1000萬元融資。
——————
我是36氪記者陳紹元,關注AI、科技、物聯網,尋求報道和交流請加微信:qq963757163,請註明公司、職位、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