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號額外收費變套餐要等29年 消費者呼籲運營商套路少一點
未來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謝青)“移動公司至少每週給我打一次電話,勸我升級套餐。”消費者張先生向未來網記者反映,自己接到中國移動10086客服工作人員致電,向他推薦變更收費更多的資費套餐,但詳詢下發現有捆綁收費業務,並且時效較長令他質疑。
近日媒體關於電信運營商資費、流量質疑的報道引起關注,有消費者反映調整手機資費要等29年、另有“帶8重疊”等靚號捆綁多項消費條件等情況,引起消費者呼籲“運營商套路少一點”、“確實做到提速降費”。
對此,記者瞭解到,國務院第八督查組近日在北京舉行了網友與三大電信運營商面對面活動,現場反饋答疑;同時地方上,安徽省工商局也分別約談當地三家運營商負責人,切實執法。

(圖片來自網路)
網友反映新老使用者問題 涉套餐變更及隱私
在開學季後,有大學新生髮現,新入網的手機套餐資費十分優惠,有針對流量、通話、簡訊等不同比例的優惠傾斜。
但相較於新生,另有在校生告訴記者,如果要辦理新生套餐,老使用者要負擔更多資費,甚至一些套餐只有新生才能享受。“如果為了便宜,捨棄使用很久的手機號,會影響日常聯絡。”對此,在校生老使用者質疑,這是運營商“殺熟”的手段之一。
“新老使用者同權”也是網友反映較多的問題,@天津房伯虎提到,“不換手機號不能參加最新資費,這種情況不少。”微博網友@貓七七大人,“我去改個套餐,其它低檔的套餐還不能辦,只讓我辦158一個月的,說是先升套餐後能降。”網友@西西里咖啡建議,“可以帶號轉網才是最好的改革。”
此外,更換手機號涉及的個人隱私問題也受到關注。記者發現,在中國政府網“我對總理有話說”欄目,來自湖北的網友“暢哥一流”提到,“我剛入大學辦了一張行動電話卡,啟用後經常收到之前該號碼使用者銀行信用卡餘額變更資訊與支付寶資訊,通過此卡再加上驗證碼就可登入賬號,存在嚴重金融風險。”
對此,工業和資訊化部回覆稱,“使用者留言提及的安全風險確實存在。使用者登出手機號碼時,若未及時進行手機號碼與所註冊賬號解除繫結等操作,該號碼再次分配後,將對原使用者賬戶安全、個人隱私及新使用者使用該號碼註冊網路賬號等相關服務帶來潛在風險。”
同時提醒廣大使用者在更換手機號碼前,應及時將與原手機號碼繫結的銀行、社保、網際網路等服務以及原號碼註冊支付、社交、郵箱等賬號進行解綁、登出或者變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在使用新號碼前,也請與相關電信企業確認號碼是否曾被他人使用,強化風險防範意識。
相關部門約談三大運營商 地方開出罰單
“連號8888、6666”等手機號,通常被稱為“靚號”、“吉祥號”。針對銷售或門店等做生意人士,往往希望選擇此類容易記住的手機號。
但這對此類“靚號”,有消費者反映,如果選擇“靚號”通常需要使用高資費套餐,價格昂貴且繫結時間較長。
記者注意到,安徽省黃山市工商局今年曾公佈,在執法調查中發現三大運營商利用所謂的“靚號”搭售預存話費、最低消費、不準轉讓等諸多不合理條件,增加了消費者負擔。
對此,黃山市工商局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三大運營商本地公司各處罰款4萬元,並在官網釋出的“8月行政處罰案件資訊公開表”中提到相關處罰決定。
另據記者從安徽省工商局瞭解到,針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通訊運營商在辦理某些號碼業務即業內俗稱的靚號(吉祥號碼)業務時附加不合理條件,以及“流量不限量”虛假廣告、虛假宣傳行為,安徽省工商局也分別約談了安徽移動、安徽電信、安徽聯通三大運營商,要求三家公司對上述問題限期整改。
根據第四十一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53億人,使用手機上網比例高達97.5%。《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提速降費問題,關乎著民生。
值得注意的是,9月20日,國務院第八督查組在北京舉行了網友與三大電信運營商面對面活動,對於網友提出的“提速降費”“新老使用者同權”等問題,三大運營商紛紛表示,將認真完成國務院督查組提交的問題,在短時間內可解決的,立即整改;需長期解決的,儘快制定計劃書和時間表。今後將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行技術創新,著力提升上網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