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降價為啥還沒人買? 這三個問題是關鍵

作為全球智慧機領域的巨頭之一,蘋果這兩年在國內市場並不好過,由於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蘋果手機銷量與市場份額均出現了不斷下滑的趨勢。
2019年第一財季蘋果的營收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滑,全球市場上跌去了15%的營收,而中國市場上更是跌了27%,在蘋果營收出現大幅下滑的背後,實際上是2018年釋出的三款新iPhone手機銷量的低迷。雖然蘋果為了吸引消費者,針對iPhone手機作出了一系列的價格調整,大家不禁想問,這一次蘋果手機降價活動真的能夠可以力挽狂瀾嗎?
iPhone降價不斷 國內銷量不升反跌
為了挽回自己的銷量,也為了提振股市的正能量,在2019年伊始,蘋果方面對所有的iPhone機型進行大幅度的降價銷售。突然迎來了iPhone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大降價,就拿過去的一兩個月來說,蘋果多款iPhone機型便出現了大幅的降價,其中蘋果去年的三款新iPhone價格幅度更是均超過了千元。
筆者查看了各大電商目前的三款蘋果新機的價格,拿京東為例,iPhone XR到手價僅為5199元,iPhone XS的價格也已經降至7399元,而iPhone XS Max的價格更是降到了7999元!三款去年最新發布的手機降價幅度都超過了千元以上,最大降價幅度超過兩千元。
要知道,這三款新iPhone上市至今其實也只是半年時間不到,就已經做出如此大的跳水幅度,不得不說蘋果的降價執行力確實非常快,同時也側面印證了蘋果新機價格虛高得也比較嚴重。
雖然iPhone降價對短時間內的銷量很有幫助,但是整體影響就不一定了,根據瑞銀分析師釋出的最新報告稱蘋果iPhone手機今年2月份在中國市場上銷量同比大跌70%。其實這並非意料之外,因為去年12月、今年1月份的銷量下滑也有類似表現,蘋果對於新iPhone的降價確實是奏效了,只是同樣存在不可持續性。
在iPhone執行降價半個月之後就沒有再出現較大的增長,反而出現了銷量大跌的情況,這也說明,iPhone手機的降價策略是存在不可持續性的,一旦降價熱度消失,銷量就難以維持增長。
那麼,為什麼iPhone手機都降價了,消費者依然不願意買呢?其實這個現象並不難解釋,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國內市場整體萎靡 蘋果地位尷尬
過去的一年,科技行業遭遇近十年都未有的“寒冬”。特別是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連續5個季度下滑,而作為全球最大的市場,中國智慧手機市場也持續萎靡,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和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兩大研究機構的資料顯示,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市場中國的出貨量在去年下降了15.5%,2019年2月中國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總計約1450萬部,同比下降19.9%,這是2013年2月以來歷年同期最低水平。
從智慧手機市場環境分析,目前國內智慧手機市場已經接近飽和,國內智慧手機總出貨量已經連續數個季度持續下滑。另外,每年的第一、第二季度都是iPhone的銷量淡季。可以說目前出貨量萎縮的國內市場對於任何一家廠商都不是好事,當然蘋果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就連庫克也認為,之所以造成如今的局面都是因為大中華市場的萎靡造成的。其實也不是一句無根據的話,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收益佔到蘋果公司年收益的20%,但是在去年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佔比僅為8.4%,暴跌22%。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市場出貨量前五位巨頭中僅存的一家國際品牌,蘋果市場表現相對往年來說,變化更加明顯。根據研究資料顯示,目前蘋果的出貨量排在國內市場第五位,而近兩年一直都是在第四、第五之間徘徊,處境相當尷尬。
然而即便蘋果公司認識到中國市場對於蘋果公司到底有多重要,但從過去一年至今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來看,似乎一點效果都沒有,消費者依舊不買單。
在安卓旗艦面前 iPhone吸引力降低
iPhone手機能夠長盛不衰靠的就是品牌吸引力、突破性創新和保值率,蘋果手機2010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一經推出就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彼時一款iPhone被黃牛炒到8000多元,以當時的購買力計算,比現在的iPhoneXS Max貴多了,但仍然供不應求。高階智慧手機大家只認蘋果牌,從精英到草根階層,都以擁有一款蘋果手機為榮。
然而,這兩年來,蘋果手機不再出眾了。隨著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安卓手機陣營的突飛猛進。蘋果手機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腎機”,用安卓手機也不再讓身份“掉價”。
最近一段時間,安卓廠商集中釋出新機,小米、IQOO 等高性價機型均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和銷量成績。在中低端市場,魅族Note9和紅米Note7的千元機皇之爭也賺取了不少消費者眼球,三星S10系列更是用單日銷售額破億的成績宣告了最強旗艦的誕生。與安卓手機市場的熱鬧景象相比,蘋果手機的遭遇便顯得十分悲涼。
以IQOO為例,該機售價不足3000元,卻擁有比蘋果手機更好的遊戲效能和體驗,更快的充電速度以及更長的續航時間。在外觀設計方面,IQOO也沒有采用被人詬病的“劉海屏”,而是採用更加流行的“水滴屏”設計,在細節上的一些嘗試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審美標準,綜合價格因素IQOO明顯比蘋果更具有優勢。
不可否認,作為曾經使用者關注度最高的手機品牌,蘋果在市場上擁有著大量忠實粉絲,雖然憑藉著年初的一系列降價措施讓iPhone手機銷量一度回暖,不過,隨著安卓手機開始換代,蘋果的降價策略作用就不大了。
創新乏力 蘋果手機售價卻越發奢侈
在當前手機市場上,產品新技術以及新功能應用所產生的吸引力要明顯比手機硬體配置上的提升更能吸引消費者。而蘋果近兩年在創新方面可以說是毫無成果。比如說現在的iPhone外觀真的是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同時硬體升級也是常規,拿不出什麼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除了強勁的效能與流暢的系統外,並沒有過多的吸引點。相反,華為、vivo、OPPO、小米等國產手機推出了三攝像頭設計,並且也具備了摺疊螢幕手機、40W快充技術、第五代螢幕指紋技術,而且還有5G技術,在創新力度更大。
人們紛紛感嘆蘋果的創新隨著喬布斯的去世而消失,庫克沒有對產品的執著,更像是一個商人,只求穩妥賺錢。在外界的眼中,蘋果在當下的新技術熱潮中,失去的不只是存在感,還有對手機創新的主導權。
失去了創新的蘋果,只能靠不斷的降價來尋找新的市場機會。對於全球化競爭來說,保持核心競爭力才是根本,此番降價也正是證明蘋果的創新到達了瓶頸時期。
雖然iPhoneXS系列大幅度的降價了,但相比國產手機來說,蘋果手機還是太貴了,尤其是iPhoneXS Max,雖然已經降價1000多,但是對於很多潛在購買使用者來說依舊是一筆鉅款,對比之下國產許多旗艦機型都在三四千元,過高的價格也讓許多潛在購買的消費者望而卻步。
因此蘋果更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提升iPhone的創新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想著把蘋果手機賣成奢侈品,否則依靠iPhone手機的頻繁降價,這樣的瘋狂將難以持續多久。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如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在新iPhone上市後不到兩個星期就開始降價,創下了iPhone最快降價的紀錄,然而即使降價依然無法挽救iPhone銷量的原因了,伴隨著國內手機一代又一代的創新,價效比與品質的保證,蘋果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雖然有人說蘋果正在蓄勢待發,醞釀未來更加優秀的產品,但就目前的蘋果而言,沒有巨大的進步,就意味著退步,留給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聽說蘋果3月26日要搞釋出會了,就看釋出會上釋出什麼了,能否靠這個來拯救iPhone的市場,這個就是很關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