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資本CEO包凡:年內科創板啟動對我們來說是重大機遇
雷帝網 雷建平 3月20日報道
華興資本(1911.HK)昨日正式披露其赴港IPO後的首份年度業績報告:2018年華興資本總收入錄得2.11億美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51.2%。
華興資本經營利潤為4018.9萬美元,較2017年同期提振排除優先股、附帶權益收入等會計處理影響後,經調整淨利潤穩步增長至6730.1萬美元。
華興資本CEO包凡、聯席首席財務官崔強、王新衛、華興資本國際業務總裁林家昌、華興新經濟基金負責人杜永波、投資銀行事業群負責人王力行及營運長項威出席華興資本2018年度業績釋出會。
包凡在會上表示,華興資本近期增長策略包括以下幾點:
第一,會繼續拓展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及其細分領域的覆蓋。生物醫藥領域擁有巨大的成長潛力,相信華興既有的經驗能夠使公司更好地把握機會。
第二,將通過為中國新經濟投資者創造全球投資機會,加快投資管理業務的成長速度。
第三,力爭成為新經濟財富人群首選的財富管理機構,主動把握新經濟領域快速增長的巨大財富。預計這一機會也將成為華興未來財富管理業務的核心驅動力。
談及當前火熱的科創板帶來的機會時,包凡表示,科創板在國內資本市場為新經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渠道,華興資本這一領域已經做了很多佈局。
杜永波補充說,華興新經濟基金目前已經投資的企業裡面也有部分企業在積極地籌備,希望能夠參與科創板上市。
以下是華興資本董事長、執行長包凡介紹:
包凡:華興資本成立於2005年,擁有三大業務板塊:投資銀行、投資管理和華菁證券,我們與新經濟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堅持以創業家為核心,把握高成長性的市場機遇。
公司在2018年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總收入和各業務板塊收入均實現大幅增長。2018年華興資本經調整後淨利潤6730萬美金,2017年同期為5810萬美金。
投資銀行業務表現持續良好,收入增長49.4%,資產管理業務及華菁證券業務收入分別增長了67%和30%。
從巨集觀環境來看,2018年對於金融行業來說頗具挑戰性,幾乎全球都籠罩在下行壓力中:中美貿易戰加劇了國內和全球的經濟增長放緩;流動性緊縮帶來資產價格調整。
有資料顯示,中國投資銀行2018年的收入和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在創投市場,傳統行業和新經濟相互融合,新的底層紅利有待發掘。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成功地度過並適應了2018年變化多端的市場及監管環境。
在投資銀行業務方面,面對市場不利變化,我們的承銷業務在2018年創歷史記錄,獲髮香港承銷上市保薦牌照,同時也開創性的完成包括藥明康德、百濟神州等多個生物醫藥明星專案的上市發行。
我們的投資管理業務在2018年取得了長足進步,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我們的資產管理規模已經達到了41.2億美元,包括美團點評、小米、優信在內的眾多被投企業完成了IPO。
華菁證券始終堅持長期發展策略,2018年呈現出強勁增長勢頭,盈利能力獲得提高。在投資收益增長的驅動下,收入大幅增加30%。
在2018年,我們擔任了海航控股首次公司債發行的主承銷商,並擔任獨立財務顧問,牽頭執行了會暢通訊的資產重組專案。
接下來我們也將持續加大對華菁的投入,促進華菁收入繼續增長。
考慮錯綜複雜日益變幻的行業情況,我們在2018年進行了組織結構的優化,投資銀行事業群進一步明確以客戶為中心、服務驅動為導向;集中資源加強投資管理板塊的募資、風險管理以及投資組合管理能力;重視人才儲備,對於公司未來領袖的培養計劃在穩步推進中。
接下來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華興將如何把握未來的增長機遇。新經濟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有望在未來五年增長一倍以上,其外延正在不斷擴大。蓬勃發展的新經濟對超高淨值人群的數量、構成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目前已經有將近50%的超高淨值人士來自於新經濟領域,而2006年這一比例僅為7%。這些變化為我們的投資管理業務創造了巨大的需求,同時也為財富管理業務創造了未來的可能性。
中國的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將為中國快速成長的新經濟行業與參與者帶來更多機會。
年內科創板的啟動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重大機遇,國家會支援重點領域的創新型企業參與科創板,而華興資本在這些行業中擁有大量客戶基礎。
以下是提問環節(雷帝網精編處理):
提問:2019年科創板的推出是一個比較重大的事件,公司在這方面有什麼優勢,如何抓住這個機遇?
包凡:我們在科創板已經做了很多佈局,在整個科創板規則制定的過程中積極建言獻策,對整個規則制定也做了一些貢獻。
但是整體科創板的落地可能要等到今年6月份以後才更明確,我們覺得自己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因為科創板對應的實際上更多的是註冊制,註冊制的發行制度跟海外的制度相對來說更加相似,不管是定價策略、銷售方式等等,我覺得我們在海外資本市場有豐富的經驗,又結合對中國資本市場、新經濟的理解。
所以我們覺得科創板對華興來說,還是一個具備相對優勢的機會。
提問:公司目前客戶裡面已經有興趣是在科創板上市的嗎?能否透露具體是在哪個行業?
包凡:我們認為我們(在科創板的覆蓋)還是不錯的,既有傳統的TME專案,也有醫藥相關的專案。
還有一點對我們來說挺重要的,科創板在國內資本市場為新經濟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退出渠道,現在我們做的相關專案既有投行業務的專案,也有投資管理業務的專案。
杜永波:投資管理這邊,在人民幣和美金基金主要的投資賽道里面,技術創新是我們重點關注的三大賽道之一,未來我們還是持續在這個賽道上進行投資和佈局。
我們目前已經投資的企業裡面也有部分企業在積極地籌備,希望能夠參與科創板上市。
—————————————————
雷帝觸網由資深媒體人雷建平創辦,若轉載請寫明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