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外賣、共享領域後 資本巨鱷如何佈局網際網路+醫療領域

從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Sputnik”發射,至今已有半個世紀之久,鑑於對此舉的響應,美國國防部組建了一支精銳科研小組,稱為“高階研究計劃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該組織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研究網際網路的組織。
之後,一直到1969年,美國組建第一個網路為止,“高階研究計劃局”及其下屬組織一直在努力建設網路,最終建立了ARPANET(阿帕網)。這是現在的Internet(因特網)的祖先。

網際網路隨著時間步伐在不斷地演化。早在90年代初期的時候,網際網路還只侷限於聊天和簡單的遊戲時代,後來就是20世紀的網路大潮,隨著新浪網宣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第一隻真正來自大陸的網路股登上了納斯達克;網易、搜狐三大入口網站的相繼上市,掀起了中國網際網路第一輪投資熱潮。
至今日,網際網路已經遍佈我們周邊每一個角落,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說商業互聯時代已經走到中年時期,即將“老”去。醫療互聯的時代即將到來!
“中國一年的就診人次是80億,其中一半左右發生在二級和二級以下醫院。”這40億人次治療的規範性非常讓人擔憂,調研資料顯示,基層治療的規範性操作比例較低,可能不及一半。相對於國內巨大的醫療市場而言,網際網路行業的大佬們也是各顯其能。

例如,阿里巴巴的網際網路醫療佈局是以支付寶、天貓為框架,雲峰基金為開路先鋒,縱連橫合。在醫院端,入股了恆生電子旗下網際網路醫療子公司恆生芸泰、戰略投資華康醫療、搭建支付寶未來醫院;在健康管理端,戰略投資了U醫U藥、尋醫問藥網;在智慧裝置端,大刀闊斧與上市醫療醫藥公司合作,包括在智慧移動醫療裝置與魚躍科技合作,在醫療影像領域入股華潤萬東,與迪安診斷在體檢檢測領域戰略合作;醫藥O2O領域則以天貓醫藥館、阿里健康APP為核心,與衛寧健康共同探索處方流通,與醫藥商業公司白雲山合作。
騰訊運用自身的社交優勢,逐步完成了地方政府、醫院、醫生到患者的佈局,而在中觀層面,騰訊對細分病種的佈局也逐漸深入。總的來看,騰訊醫療的佈局可視為一核(微信)多衛星(微醫集團、春雨醫生、丁香園、企鵝醫生、好大夫線上等)。

康心聯盟的最大優勢是其“在醫療領域的專業團隊”。康心聯盟成立之初就開始組建自身的線上醫師團隊,並通過自身優勢資源覆蓋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市後,相繼與100個城市2000餘家醫療機構達成合作關係。並運用自身技術,建立起優質安全保障,使用者可通過圖文、語音、視訊等方式進行線上諮詢。
同時,康心聯盟聯合國內50餘家公益組織,共同推出一項健康儲備金服務,讓平臺使用者不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康心聯盟平臺不僅有專業貼心的線上服務,還有針對國內就醫現狀開通使用者大病綠通服務、陪診陪護,讓使用者不再為看病而煩惱。
一個平臺的長遠發展是依靠品牌自身底蘊,以及不斷挖掘自身潛力,提高生存能力。康心聯盟作為專業的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不僅要在醫療方面為使用者提供安全、專業、便捷的服務,還要為使用者打造適合自身的健康體驗,為實現每一個家庭的幸福計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