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訊烽火連城,小米佈局短視訊能否分得一杯羹?
3月21日,小米應用商店在今日上架短視訊應用“朕驚視訊”,這款小米推出的首款短視訊應用,現還不支援個人上傳,且還未在蘋果應用商店上架,僅支援安卓手機應用商店下載。小米相比BAT等網際網路巨頭佈局短視訊稍作落後,但移動網際網路從來不缺乏“王者更替”的故事,雖然抖音和快手佔盡短視訊的大半個江山,但在短視訊還未分出絕對勝負之前,誰都不承認自己是敗者。
作為第三代手機之王的蘋果,在過去不久的春季釋出會上沒有釋出任何硬體產品,而是推出了一系列軟體服務,這傳達出一個訊號:硬體領域已碰到天花板。資料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容量同比下降10%,安卓陣營的智慧手機也因為技術落差縮小,推廣成本、品牌建設等營銷成本增加,市場份額趨於穩定。
從蘋果大舉進入內容和服務領域的舉措看出,手機廠商除了要跟競爭對手一較高下之外,更要與殘酷的摩爾定律競爭,沒有硬體的突破,只能靠軟體來支撐更大的營收。所以小米佈局短視訊應用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在小米上市之初,就把自己定位為網際網路公司。正如小米CEO雷軍坦言,小米的模式是網際網路模式。小米正依託手機載體逐漸向網際網路產品與新零售產業進軍。例如在新零售行業,小米之家從2016年的60家到如今遍地開花,幾乎幾天就有一家開業。
作為飢餓營銷的鼻祖,小米被手機行業公認為做營銷最厲害的公司,而且早期小米通過小米社群以及自媒體體系也玩出了很多花樣和活動,此次佈局短視訊能否發揮小米營銷的優勢,能否在刀光劍影的短視訊領域分得一杯羹呢?
短視訊領域新秀頻出,大廠加大投入
短視訊作為繼文字、圖片、傳統視訊之後新興的網際網路內容傳播形式,近年來逐漸成為移動網際網路行業的流量擔當。截至2018年12月,短視訊使用者規模達6.48億,使用者使用率為78.2%。在2018年移動網際網路總使用時長增量中,短視訊佔了33.1%,短視訊月總使用時長同比上漲1.7倍。以今日頭條為例,其短視訊已經超過圖文和組圖成為平臺上最大的內容形態,每天短視訊播放頻次達10億;旗下抖音海外版覆蓋超過150個國家和地區,在40多個國家應用商店排名前列。
短視訊對使用者和使用者時間的佔領的強勢增長,使眾多網際網路企業競相佈局,僅2018年上半年新上線短視訊APP就多達127個。最具代表性地當屬快手和抖音,這兩款產品分別在2017年和2018年驗證了短視訊市場的潛力。
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國內日活躍使用者(DAU)已經突破2.5億,月活躍使用者突破(MAU)5億,在MAU、DAU方面,抖音已全面超過快手,為使用者規模最大的短視訊App,但快手DAU增速仍然強勁,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抖音和快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一直呈現你追我趕“王者更替”的狀態。
雖然抖音、快手已經獲得了先發優勢,佔領了短視訊領域的高地,但是短視訊仍然具有廣袤的發展空間。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吸引了不少像小米一樣的新入局者。以BAT為首的網際網路巨頭,短時間內批量式上線多款短視訊產品,2018年,騰訊在一年內推出了微視、下飯視訊、閃咖、速看等14款短視訊產品;淘寶相繼上線短視訊APP“鹿刻”“哇哦視訊”,並加速佈局土豆視訊、玩貨、電流小視訊等短視訊業務;百度先後推出“Nani小視訊”“好看視訊”等短視訊APP,投資上線了全民小視訊、夥拍小視訊、秒懂視訊等多個短視訊平臺;以新浪、搜狐、網易等為代表的傳統入口網站也不約而同上線短視訊APP。
失去先發優勢的入局者紛紛釋出現金激勵計劃,試圖用網際網路常見玩法——現金/紅包補貼來撬動使用者,例如,網易短視訊推出“萬人千VV計劃”及“萬人萬粉計劃”,嗶哩嗶哩推出“bilibili創作激勵計劃”,UC大魚號開放短視訊廣告分成等。
無論是瘋狂上線多款短視訊APP,還是推出創作補貼計劃,從各公司戰略傾斜和資源投入程度可以看出短視訊領域仍處於野蠻生長階段。網際網路公司主導短視訊娛樂市場的時代正在向我們走來。
小米佈局短視訊為硬體注入靈魂
自2016年以來,中國整個網際網路新網民幾乎接近不增長,人人都在喊人口紅利已經基本過去,沒有新市場可以開發的時候,抖音卻吸走了不少平臺的流量,引發了業內關注,開始了人人佈局短視訊的時代。
短視訊平臺的價值已不僅僅是單個粉絲和流量的價值。乙太網的發明人鮑勃.麥特卡爾夫告訴我們:網路價值同網路使用者數量的平方成正比,即N個連線能創造N²的效益。所以一個擁有1000W使用者的公司與一個有100W使用者的公司網路價值差別不是10倍,而是100倍。
短視訊讓使用者線上時間快速增長,也說明了工作需求正向娛樂需求轉換,在此背景下,如果在短視訊領域沒有獲得一席之地,或將在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中掉隊。
小米在2018年上市時把自己定位為網際網路公司。但是2018年,小米網際網路服務業務收入160億元,同比增長61.2%,佔總體營收的9.1%。從這種比例來看,小米距離一家真正意義的“網際網路公司”還有一定距離。所以佈局短視屏是大勢所趨也是業務需要。
硬體是軟體的基礎,軟體是硬體的靈魂。任何無形的變化,皆有有形的載體;任何有形的載體,又能促進無形的變化。硬體與軟體相互催化與互生。小米營銷平臺的官網上,顯示自家有三億小米使用者,為網際網路業務開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依託小米硬體,小米手機應用程式的種類也在不斷豐富,源源不斷為小米帶來月活,帶來營收。 據小米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開發了38個月活躍使用者超過1000萬的應用程式和18個月活使用者超過5000萬的應用程式。
小米的第一款比較重要的產品並不是小米手機,而是一款比微信早推出幾個月的社交APP——米聊,因敵不過微信,被擱置了很長一段時間,2018年6月又經過升級,再次復出。 可見小米做社交的心仍然不死。無論是做硬體、做社交還是做短視訊,背後的邏輯都是資訊入口之爭。
在手機及智慧硬體市場中,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形成實質上的壟斷。在短視訊領域,同樣沒有一家企業形成實質上的壟斷。在短視訊APP同質化的今天,朕驚視訊若能另闢蹊徑,仍有殺出一條血路的可能。
朕驚視訊是智慧手機行業首個推出短視訊業務的平臺,朕驚視訊的推出若能在短視訊領域獲得一席之地,或許能引起示範效應,引發華為、vivo、OPPO的跟進。
短視訊的機遇在下沉市場
從朕驚視訊新發布的版本看,產品定位及展現形式上似乎刻意與抖音、快手保持差異,但亮點並不是很多。在2008年,雷軍曾提出了“專注、極致、口碑、快”的網際網路七字訣,專注和極致是產品目標;快,是行動準則,而口碑則是整個網際網路思維的核心。顯然在佈局短視訊領域,小米並沒有貫穿這個理念,也許是仍在打磨其產品定位和邏輯。
隨著監管力度的不斷加大,短視訊的迅猛生長將漸漸放緩,短視訊新入局者在失去先天優勢的情況下,大多采取網際網路行業最流行的補貼策略來獲得使用者。 比如近日,聚美優品的陳歐釋出了一款主打“看視訊,賺現金“的短視訊APP——刷寶,還有搜狐旗下的沙發視訊,也打出了”看視訊就能賺錢“的口號。
無論是年僅三歲就赴美上市的拼多多,還是成立僅兩年零三個月以更快的速度上市的趣頭條,他們的成功都反映了下沉市場的潛力。這些主打看視訊賺錢的短視訊APP正是看中了拼多多、趣頭條的成功以及下沉市場的發展空間,才會想通過補貼吸引四五線城市下沉市場。
從快手2018年的發展,也進一步印證了下沉市場的潛力。快手DAU從2018年初1億,增長到年底1.6億,全年6000萬日活增長主要是在8-12月實現的,從使用者結構上也能看出,超過一半以上的使用者來自下沉市場。快手偏社群,主張普通人公平普惠,希望給中長尾流量以自我表達的機會。深耕“下沉市場”多年的快手更懂使用者心態,所以在2018年爭奪短視訊流量焦灼之際,快手仍然保持著DAU高速增長。

據QuestMobile資料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三四線及以下城市月度活躍裝置達到6.18億,佔整體的54.6%,大於一二線城市增量;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增長也快於一二線城市,在絕對值上實現反超。相比於一二線城市,下沉市場居民的閒暇時間相對較多,且三四線及以下城市“小鎮青年”所爆發的消費意願強烈,所以除一二線城市,這片佔地面積超過全國面積97%的下沉市場擁有著網際網路增量紅利的全新藍海。

主打價效比的小米雖然已經成為公認的IoT巨頭,但智慧硬體和IoT市場還處在行業早期,品牌滲透率難以估算,未來IoT市場仍然有很大變數。所以發力短視訊,可以快速獲得流量,補足網際網路應用短板。通過短視訊先行開發下沉市場,可以為未來IoT市場獲取更多的消費者畫像,為IoT品牌向下沉市場滲透提供基礎。
硬體發生著改變,軟體應用也在發生著改變。小米本身有著硬體優勢,通過做社交、做短視訊,搶佔資訊入口,目的就是為未來發展物聯網提供基礎。在小米手機發布之初,一直秉承著“不做廣告,做內容“的 理念,所以建立起了依託微博、微信、QQ空間、百度貼吧等全社會化媒體平臺的自媒體矩陣。在拼資本、拼產品、拼內容的短視訊領域,朕驚視訊能否延續小米營銷的輝煌成績,成為自媒體矩陣的一員,我們拭目以待。
科技自媒體“翟菜花”,訂閱號:翟菜花,個人微訊號zhaicaihua002,轉載保留版權,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