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發展大資料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基於大同市普雲大資料有限公司“雲中e谷”的建設
一、大資料時代下的IDC產業觀:
網際網路資料中心(IDC)屬於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之一,主要為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金融機構、雲端計算企業和政府等客戶提供存放伺服器的空間場所,包括必備的網路、電力、空調等基礎設施,同時提供代維代管及其他增值服務,以獲取空間租賃費和增值服務費。
資料是當今網際網路時代最為重要的企業與機構資產,海量資料是企業提供產品與服務的重要的資料來源,資料中心已經成為企業重要的IT基礎設施,對入駐企業、商戶或網站伺服器群託管的場所;是各種模式電子商務賴以安全運作的基礎設施,也是支援企業及其商業聯盟實施價值鏈管理的平臺,是企業提供應用服務的重要平臺。傳統的資料中心有著能耗高,成本高,的弊端,建設新一代資料中心成為企業關注的核心基礎設施。
IDC行業在經歷了最初的主機託管業務(2000年)到資訊業務(資料儲存、安全管理、網路連線)(2005年),隨著網際網路業務的爆發、雲端計算、大資料行業的高速發展,IDC行業持續發展,已經實現了按需提供服務,努力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可以說現今擁有IDC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截止於 2016 年 12 月,全球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數量已近 300 個, 45%的資料中心在美國,中國和日本分別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佔比 8%和 7%,IDC行業的發展,是計算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
資料顯示,IDC行業的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截止2018年,市場總規模為1277.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5%,顯示出IDC行業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潛力。
二、 “雲中e谷”專題研究
1. 總體背景:
2018年3月,工信部首次公佈《全國資料中心應用發展指引(2017)》從全國範圍來看,北京地區資料中心資源集中,其上架率達到60%-70%。但受限於地區承載能力,新建增速正在逐步放緩,可用資源有限,租用價格相對較高。
各網際網路巨頭目光開始瞄準以北京為中心輻射的其他地區的資料中心,這些地區土地資源豐富,建設租金成本較低,網路質量、建設等級及運營維護水平也較高,適合建立大型及超大型資料中心。在能效方面,全國超大型資料中心平均PUE為1.50,大型資料中心平均PUE為1.69,最優水平達到1.2左右。
阿里巴巴在張北投資60億元部署大規模雲端計算基礎設施重要基地年均PUE為1.23,在烏蘭察布中關村科技園投資百億,建設能夠承載30萬臺伺服器的大資料綜合服務平臺;京東預計投資100億元,在張家口宣化建設超大型資料中心。
2. 發展現狀

從《2018年大資料產業資源圖》中可以看出,作為傳統能源大省的山西的資料中心佈局起步晚,但是相較於周圍其他省市,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山西積極推進產業轉型,藉助地理、資源優勢,推進實施雲端計算工程,統籌大型和超大型資料中心部署,引導各類企業積極拓展應用雲服務;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打造與山西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體系。其中百度投資47億元建設最大的資料中心位於山西省陽泉市,伺服器設計裝機規模超過16萬臺,PUE達到1.1;華為於2018年8月在呂梁投資11億元建設資料中心;而 位於晉北地區的大同 ,在政府的支援下投資74億元,於2018年4月開工建設,預計建設裝機30000臺超大規模資料中心——“雲中e谷”。
3. 優勢分析:
資料中心的選址通常要考慮幾大因素:充足電力資源、氣候因素、安全穩定性、接近終端使用者、優惠的財政激勵。這些優勢是建立在低成本、低風險上角度上,是資料中心運營商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
資料中心成本由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構成,其中電力裝置以及運營成本佔到總成本近80%,另外的供電系統故障是資料中心宕機的首要原因,所以首先考慮的是電力因素。
在電力供應方面,位於晉北地區的大同作為煤都以及新發展的“氫都”,擁有氫能、太陽能、風能等多種能源形式,在電力方面長期向北京地區輸送優質電力,電力成本低,供給穩定,在未來也能夠保證充足的電力,安全性高。
在氣候方面,大同年均氣溫6.4℃,一月零下11.8℃,最低溫度零下29.2℃,七月平均氣溫21.9℃,IDC機組可以採取獨特的自然冷卻風冷換熱器,其執行時會優先利用天然環境的低溫空氣冷卻迴圈冷凍水,可以實現無壓縮機執行製冷,節省壓縮機的耗電量。
在接近終端使用者方面,大同有兩方面的機遇:一是由於接近北京市場,能夠承接北京地區資料中心的溢位量,市場龐大;二是“氫都”大同,在2018年11月拿到了千億投資,發展新能源產業城,這是是大同市能源革命的“主陣地”、新能源產業的“集聚區”和轉型發展的“大平臺”吸引了智慧能源管理、儲能、能源裝備及材料製造、煤炭高效綜合利用、能源創新平臺、新能源汽車製造等;而“雲中e谷”大資料中心的投建方大同普雲大資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大資料+智慧製造”的產業網際網路解決方案與雲服務優秀供應商,能夠以“雲中e谷”為平臺,為大同“氫都”建設打造工業基礎設施,為工業網際網路生態鏈賦能。
在政策方面,山西省政府也在國家整體稅制改革下,採取了“大資料+分戶包片”的方式落實減稅政策,對於山西大資料軟體開發企業,以及在山西設立,並且總部也在山西的企業可以享受免稅優惠、即徵即退等優惠政策;大同市致力於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六最”環境,這些都為“雲中e谷”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4. IDC業務內容:

在業務方面,分為大資料通用服務和大資料專用服務。通用服務是資料的採集、清洗、加工整合、視覺化、大資料交易服務;專用服務分為企業級應用和行業應用,用於風險控制,運營優化,企業管理以及軟體和資訊服務、政府、金融等領域。
作為一個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只有聯合上下游供應商,服務商,提供全產業鏈的大資料服務,具備綜合的提供大資料服務的能力和實力,才能在這個千億級日新月異的市場上佔得一席之地。

5. 面臨的挑戰:
1) 人才挑戰。一般來說,高科技產業需要有大量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有科研院所的支撐,在獲得持續的人才供應下才能夠得以持續發展。雖然大資料中心一般情況下一支50人左右的團隊可以支援一箇中心的日常運營,但是要想獲得持續發展,必須既能夠產生人才,又能夠留住人才,做到產學研相結合;一方面企業承擔了一部分人才培養,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在人才吸引和留存政策上發力,為地區產業升級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援與儲備。
2) 投入與收益的挑戰。首先,IDC的發展,前期建造以及裝置投入佔投資的絕大部分,並且不能即時產生收益;其次,如果機櫃上架率低於預期,會產生資源的浪費。其次,傳統的基礎業務市場相對飽和,增值業務如果拓展速度不及預期,也會帶來壓力和挑戰。
版權資訊:
作者保留作品所有權,轉載以及其他應用需和本人聯絡。
本文個別圖片系網路來源,已表明出處,如有侵權,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