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路遠“把脈”優酷方向:不做衙門口,要當店小二

作者:龔進輝
去年12月,優酷總裁楊偉東因經濟問題被調查,阿里大文娛輪值總裁樊路遠以“救火隊長”的身份執掌優酷,並開啟全面內部整頓,不過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優酷可能會像其他網際網路公司一樣進行裁員。
今年2月,阿里CEO張勇在內部管理會上明確表示,阿里不會裁員,相反將繼續開放招聘,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培訓計劃,同時投入更多的平臺資源,幫社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集團一把手定下不裁員的主基調,無疑給阿里全體系員工吃下一顆定心丸。
不過,3月底,阿里大文娛旗下優酷還是傳出了裁員的訊息,媒體援引數名阿里離職及準離職員工的話稱,3月28日是優酷團隊第一批裁撤員工的最後一天,此次變動中的優酷業務線員工,大多屬於在年度考核中,評分為3.25或3.5的員工。其中3.25為“低於預期”,3.5為“符合預期”。報道還透露,優酷裁員補償標準是“N+1”,而針對有股票的員工,提前一個月解鎖股票。
對此,阿里大文娛方面予以否認,稱裁員系謠言,目前優酷少量人員變動,一方面是去年12月以來內部整頓的原因,另一方面是針對新財年(2019年4月到2020年3月)的業務目標作出正常的績效優化和組織升級,目標是更聚焦、更高效。另外,阿里大文娛透露,未來一年公司計劃招聘超過1800名新員工。
幾天後,優酷召開了優酷劇集頭部客戶閉門溝通會,曹華益、白一驄、於正、黃瀾等多40餘家行業頭部製作公司高層參會。樊路遠在會上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優酷的最新調整情況和劇集內容策略,使外界更好地瞭解其今後走向。
他表示,關於“組織優化”等傳聞都是表象,優酷的內部整頓核心是要樹立“新文娛、新氣象”,讓阿里大文娛團隊以“店小二”的新姿態展現在合作伙伴面前,“過去影視行業內容方和平臺之間的關係模式就是買賣關係,所以平臺很容易變成‘衙門口’。”
至於劇集內容策略,未來優酷主要有三種劇集合作模式:“保本保利”、“保本+收益分成”及“共擔成本+共享收益”。不得不說,樊路遠治下的優酷未來戰略越來越明朗化,正展現出新氣象,尤其是自身定位的轉變,從衙門口變成店小二,這本身是其放低姿態的表現,從強勢的甲方到以服務者形象示人,從而使與影視公司的合作更規範、高效。

事實上,儘管優酷在與騰訊視訊、愛奇藝的競爭中落下風,但其整體實力仍不容小覷。明眼人都看得出,優酷最大的優勢在於背靠阿里。
一是阿里對大文娛、對優酷、對內容產業投入的決心、信心、耐心都不會改變。“文娛產業再難做,阿里也會不斷地探索創新做到底!這就是戰略的定力和決斷力,也是時代的選擇。”樊路遠在接手優酷之初曾表示,優酷投入力度不會縮減,只會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依然不設上限。
二是阿里大文娛協同加速。樊路遠透露,目前,阿里大文娛旗下優酷、阿里影業、大麥、UC等業務已開啟了技術、宣發、內容三個版塊的全面打通,其中全面覆蓋阿里文娛+電商業務的“大宣發”體系有望率先完成打通,預計日曝光峰值26億人次,成為撬動電影、劇集、綜藝內容落地阿里大文娛的利器。
遺憾的是,阿里強大的優勢並未完全轉化為優酷的競爭力。一方面,阿里的高投入一部分落入腐敗分子的口袋,比如楊偉東涉嫌貪腐的專案主要集中在優酷於2018年春集推出的“這就是”系列綜藝,涉案金額可能過億;另一方面,阿里大文娛整合有效協同喊了兩三年,但由於內部人員和利益錯綜複雜,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協同效應並不明顯。
反觀騰訊視訊、愛奇藝,投入力度不輸給優酷,加上內部整合難度相對較小,因此更容易在業務層面有所突破,打造自制劇、綜藝爆款的概率高於優酷,整體表現自然領先於優酷。更為尷尬的是,後者與兩大巨頭差距實在太大,大到追趕基本無望,只能寄希望於差距不被拉大。
極光大資料報告顯示,去年9月,騰訊視訊、愛奇藝、優酷分別以48%、44.6%和30.8%的滲透率位列線上視訊領域前三。其中,騰訊視訊日活躍使用者(簡稱“日活”)突破1億大關,達到1.16億,愛奇藝、優酷日活則分別為8560萬、3750萬。與去年6月相比,只有騰訊呈現增長態勢,愛奇藝、優酷均小幅下滑。

優酷日活不及騰訊視訊的1/3、愛奇藝的1/2,差得不止一點點。另一個佐證是,優酷只公佈付費會員的增長幅度,不敢像騰訊視訊、愛奇藝那樣大大方方公佈付費會員的數量和收入,這本身是底氣不足的表現,因為強調增速的潛臺詞是基數低。
儘管現在認定優酷未來可能邊緣化為時尚早,但其的確在與兩大巨頭的競爭中越來越不討好,幾乎佔不到便宜。經過各種探索後仍不奏效,未來迎頭趕上的希望日漸渺茫。依稀記得2017年9月,時任阿里大文娛一把手俞永福放下豪言,“優酷怎麼從第一的位置上被拉下來的,也要用同樣的方式回到第一。”
如今,即便楊偉東不因涉嫌貪腐被查、優酷團隊保持穩定,優酷想要重回視訊行業第一都重重困難。在我看來,其應放棄虛無縹緲的“行業第一”夢,優先聚焦自身發展規劃,推動樊路遠制定的清晰思路落實到位,腳踏實地,力求使今天的自己好過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