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資本陳頡:寒冬是孕育偉大機構的最好時機
投中網(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編者按:成功並非終點,失敗也不是災難,繼續前行的勇氣才是最最重要的。
2018年9月20-21日,由投中資訊、投中資本主辦、投中網協辦的第12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夥人峰會在深圳召開。本次峰會以“投資轉折”為主題,按照GP/LP參會1:1的比例,廣邀知名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銀行資管、險資、上市公司、家族基金等優秀LP,以及國內頭部GP代表齊聚一堂,深度分析當下行業市場新變化、新趨勢,洞悉資本未來發展方向,構建GP/LP雙方對接實效、溝通高效、募資成效的頂級平臺。
投中資訊創始人兼CEO、投中資本管理合夥人陳頡在致辭中表示,如果說今天是一個寒冬,我們堅定地認為寒冬是孕育偉大機構和企業的最好時機和必經歷程。在這個所謂的寒冬熬過去之後,你會發現巨無霸的企業,和更加有能力的機構。
對私募股權行業有一句話特別合適:“成功並非終點,失敗也不是災難,繼續前行的勇氣才是最最重要的”。
以下為投中資訊創始人/CEO、投中資本管理合夥人陳頡演講實錄:
多年之後當我們回看歷史,會發現2018年是一個發生了重大轉折的年份。在改革開放的40年裡,出現過許多重要的轉折點,比如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1992年鄧小平南巡,2005年整個中國風險投資行業大爆發,2009年創業板在深圳推出,2012年移動網際網路崛起,帶來了比傳統網際網路時代大10倍以上的機會。
2018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最大的兩個變化是國際環境發生了改變,以及巨集觀經濟在高速發展25年之後,進入了新的階段。在政策層面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比如說資管新規的推出,最近業內討論比較多的關於稅務的爭議等等。而這些因素,在未來的很多年裡,都會對這個行業產生重大的格局性改變,所以我們認為2018年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轉折年份。
GP手上的子彈正在迅速減少
現在很多GP都挺焦慮的。從我們的資料統計來看,2018年上半年我們的募集金額已經同比下降了75%,GP手頭上的子彈正在迅速減少,投資人和創業者可以明顯地感到,投資行業的節奏在明顯放緩中。
今年GP在A股的退出情況遠遠不如去年,但中概股在海外集中上市,迎來了一個大爆發。包括昨天美團在香港IPO,也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以來最大的全球科技股IPO,今年港交所已經迎來了兩個重量級的IPO,包括前陣子的小米,現在正在排隊的還有很多家新經濟公司。
我們觀察到了一些趨勢,也想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
從資料上來看,美國的私募股權市場是25000億美金的規模,中國差不多是美國的一半左右。中國的GDP差不多是美國的2/3左右,我們認為中國和美國會是全球創業環境、創新環境、VC/PE環境最活躍、最好的兩個國家,中國的VC/PE市場勿庸置疑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今天總共有將近200家LP機構出席了年會,其中也有很多引導基金的代表,包括很多國資的代表。在過去兩年中,我們也發現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國有資本在LP中的比重越來越高。
雖然很多人很焦慮,但是我們發現,頭部的GP募資並不困難,無論是在美元市場還是在人民幣市場。前段時間大家也看到一條新聞,一支投資中國的PE基金融資達到了106億美金,頭部機構的聚攏效應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頭部機構正向多元化發展,不單單會看股權市場,也會嘗試做房地產基金、對衝基金等等。
毫無疑問,現在的投融資環境不容樂觀,大量的GP放緩了他們的投資速度,我們也建議創業公司迅速地儲糧過冬。
新經濟
成為整個社會中最具成長性的力量
對於中國的大環境,包括經濟環境、VC/PE市場和創新環境,從長遠來說,我們總體是堅定看好的。中國和美國G2的格局在相當長時間是不會被改變的,這兩個國家是最有機會、最有活力的國家,在存量市場會看到大量PE二級市場的機會,有很多早期的投資機會,有越來越成熟的併購整合的機會。這些機會背後的推動力還是在於創新,包括技術驅動及商業模式驅動的創新。
在5到10年以後,可能大家都不會再用“新經濟”這個詞了,但它會變得無所不在,以前是講網際網路+,最近在講AI+。新經濟會滲透到整個社會的方方面面,它將改變多數行業的生態和效率,最終提升社會效率,這是全球不可逆的一個趨勢。而新經濟在中國GDP的佔比也是在逐步提升,成為整個社會當中最具有成長性的一支力量。
如果說今天創投行業正在迎來寒冬,我們堅定地認為,寒冬是孕育偉大機構和企業的最佳時機和必經歷程,只有經過寒冬的磨礪,真正優秀的機構和企業才能夠脫穎而出,發展壯大。
有一句前英國首相丘吉爾的話,我覺得特別適合今天與大家共勉:“成功並非終點,失敗也不是災難,繼續前行的勇氣才是最最重要的”。
(編輯:冉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