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系咖啡館,看不見的擴張模式才是最本質的不同
原標題:韓系咖啡館的迷途
就內部風格和經營品類而言,漫咖啡與咖啡陪你十分接近,有人猜測是前者把後者山寨到了中國,區別是前者在空間面積上更奢侈。事實上,在顯而易見的外表之下,看不見的擴張模式才是兩家最本質的不同。
咖啡陪你的加盟制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利的是可以短時間內開啟市場,推動品牌傳播;不利的是,快速擴張下讓配套管理、供應鏈、資金等都面臨挑戰,其中任何一項成了短板都可能對整個體系構成致命威脅。
在加盟商與咖啡陪你公司的糾葛中,後者配備管理人員太少、管理不到位也的確是眾矢之的。還有一些加盟商因品牌方虛高收費價格、虛設名目等大呼上當,要求解約。咖啡陪你因此背上了“到中國騙錢”的罵名。
辛子相似乎更有先見之明。因為忌憚加盟模式難於管理,漫咖啡從一開始就採用直營加合作的方式複製。
合作店中漫咖啡佔25%〜35%股權,合作商要求具有開5〜10家店的實力,意在提高抗風險能力,並借勢選址,“我們目前這些合作商的背景,有來自百貨店、流通運輸、房地產開發領域。”
因一二線城市主幹道基本已被星巴克等早期入局者搶先,後來者漫咖啡把第二、第三幹道和公園、高校作為重點,既省了房租,又避開與巨頭正面競爭,形成差異化客群。
2015年2月辛子相曾向媒體介紹:“目前一家漫咖啡門店平均14個月就能收回初期投入,工體店的日均營業額能達到5萬元左右。全國現已開業的店面有70家,正在裝修施工的店面有50家。”
4年開120家店的速度已不算慢,只因咖啡陪你在前方的一騎絕塵,讓辛子相對這個速度並不滿意,“太慢了,還是太慢!”(本文摘編自《經理人》雜誌285期,文 /王中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