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雲之南:太急沒有故事,太緩沒有人生
彩雲之南:太急沒有故事,太緩沒有人生

倪磊楚
倪磊楚,90後環球旅行家,行走80國。資深自媒體人,全網運營30個主流自媒體平臺,全網閱讀量超5億。自由攝影師,索尼&佳能&大疆合作攝影師。 部分榮譽: 2018年福布斯中國30under30精英榜
7分鐘前
寫在之前
我已然快要數不清自己去過雲南多少次了。
“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的風花雪月之景,也變得不再那麼新奇,儘管它們依然是那麼的美麗。
可這感覺,就像一道你很喜歡的菜,初次嘗試,驚為天人,感覺美味無比。可每一頓都吃同一樣的菜,連續吃幾天,那麼,對於這道菜的新鮮感和味道,都會大幅度的降低吧。對於雲南,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感覺。
於是,這次我們換了一種方式。
如果依然要用菜餚來做比喻的話,大概就是,菜的原材料還是沒有變,變的是做菜的方式。以前是中式的做法,這次,變為了西式。
我們開始自駕,跟著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來到了彩雲之南。
自駕遊與觀光遊是不一樣的。觀光遊的重點在於美景,而自駕,更在乎的是旅途中的愉悅和途中所見所聞。
一個重結果,一個重過程。
當洱海的落日透過厚重的雲層灑下的耶穌光落在水面,微風徐徐,粼粼波光微泛,明亮的不止蔚藍的天空和澄澈的洱海水,站在洱海邊見證了這一切的我們,也被這驚豔的一幕深深的吸引住了目光。
所有的言語和文字在這一刻都顯得那樣蒼白,只有眼睛,告訴我們,這是怎樣一個燦爛的世界。
這次行程,“蔚藍”二字成為了主基調。
不僅僅是蔚藍的天空,蔚藍的水,大眾進口汽車蔚攬轎車,更是這一場旅行的主角。如果這道菜餚在新的“烹飪”之下,變得美味可口,大眾進口汽車蔚攬轎車便是其中主要的調劑品。
那麼,讓我們來嘗一嘗,雲南這道美味佳餚,新的風味吧。
關於行程
day1: 麗江 ——環洱海—— 大理
day2:崇聖寺三塔—— 大理 古城
day3: 麗江 古城—— 玉龍雪山 ——東河
day4: 麗江 古城——山路十八彎—— 瀘沽湖 觀景臺——走婚橋
day5: 瀘沽湖 ——裡格村——大落水—— 麗江 古城
關於器材
本次雲南之行的攝影裝置的是 索尼a9 & 索尼a7r2。鏡頭分別是:16-35/f4 & 70-200/f4 & 55/1.4。 這次遊記產出的照片主要以索尼最新出的a9為主,a7r2作為備用機拍攝。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索尼的微單,很方便輕巧,而且效能各方面完全不輸主流的單反,身邊也越來越多的朋友使用索尼的微單啦。贊贊贊~
day 1 洱海:也許故事正在發生著
郝雲的《去大理》中,有著這麼一段歌詞:是不是對生活不太滿意/很久沒有笑過又不知為何/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不如一路向西 /去大理...
為了工作而忙忙碌碌的我們,或多或少有著這樣那樣的煩心事,用一句比較自嘲的話描述這種現象就是:我們努力的在扮演這一個正常人的角色,吃飯睡覺上班,可是我們自己知道,我們的零件快要壞掉了。
所以我們需要適當的放鬆自己。而旅行,是一劑很好的複合良藥,專治各類糟心。
良藥需要用水煎服,於是我們的旅程故事, 便從一個有水的地方開始了。
沒錯,是洱海。
我們今天的整個行程都是圍繞著洱海而進行,所以我們的時間很充裕,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感受洱海的風情。當我們乘坐著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來到洱海東岸的挖色鎮時,我們便知道我們抵達了這片大理的母親湖——洱海。
關於挖色鎮,這個洱海東岸連線周邊地區的水陸交通集散地和集貿中心,我其實知道的並不多,但知道這裡是洱海區域白族本土文化儲存得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所以在這裡,能夠感受到很濃郁的白族風情。
在挖色鎮我們並沒有耽擱太長的時間,我們的重點,還是在洱海之上。
不得不說一下的是,大眾進口轎車蔚攬旅行轎車的效能真的很好,整個路段開下來都很平穩,啟動時的速度蠻快。跟我一車的曾哥,是一位有十多年駕駛經驗的車主,一直是大眾的忠實粉絲,從最早開的速騰到高爾夫再到現在的大眾汽車蔚攬,他說蔚攬開起來很舒服,駕駛感很強,根據官方的資料顯示,從100km/h到0,剎車距離只要38米。
而給我體驗感受最強烈的是蔚攬的全景天窗,開啟天窗行駛在路上,感覺整個天空都觸手可及。
跟著這樣的一支車隊出行,真是小確幸。
洱海不是海,這是一個蠻有趣的說法。
關於洱海名字的來源,也頗有意思,取名“洱”,是因為洱海形似一隻耳朵的緣故,而將湖取名為海,則是因為深居內陸的白族人民,對於大海有著異於常人的嚮往,而為了寄託這種嚮往之情,便把 大理 的母親湖,取名為了海。洱海,也由此而來。
很慶幸的一件事情是,這裡的天氣非常不錯,因為我知道這幾 天全 國很多地方都陰雨連連,包括我出發的 杭州 亦是如此,所以在這裡看到陽光破開厚厚的雲層,灑在洱海之上,有一種莫名的開心。
這其實也是 大理 的一個氣候特點吧, 大理 四季如春,氣候變化不會特別大,所以這裡很適宜生活居住。
提到洱海,繞不開的肯定是蒼山。在我看來,蒼山洱海早就連為了一提,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蒼山作為背景,默默的在一旁守護著洱海。如果再浮想聯翩一點,一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都可以構想出來了。
而關於洱海月,這次確實沒有機會得見,無他,時間不對,不是圓月之夜,再多的等待也只是一場空。
不過滿眼的蔚藍之景足以補償這一遺憾了,況且還有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在一路的陪伴與守候,就算有再多的遺憾,駕上它,環洱海而行,讓蔚藍的天空,蔚藍的而海水,蔚藍色的轎車相映成趣,享受一場縱情肆意的駕駛之感,也是一種滿足吧。
沉溺於一樣美好的事物之時,時間總是過得很快。當我還在流連於環洱海所見到的各處不同景色之時,夜幕悄然的替代了最後一抹陽光,籠罩向了蒼山洱海。
夜色下的洱海少了一絲白日的通透澄澈,多了一抹厚重,蔚藍之色也因為夜晚的加入變成了另外一種風味的墨藍。如果用畫來作比的話,白天的蒼山洱海輕描淡寫,不過多的修飾,淺淺淡淡,美得自然得體;而 夜色下的洱海,就不再講究留白,多了一層妝扮,充斥著整個畫面。
不知道,這算不算另外一種風味的洱海。
在夜色下,我們駕駛著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來到了大理古城,一到這裡,我的腳步沒有了白日的悠閒,變得匆匆忙忙,因為我要彌補一個上次來這裡的遺憾:上次來到這裡的只有滷肉飯,想吃一碗這名聲在外的滷肉飯,可美食也是講究緣分的,很遺憾的我上次就緣分不夠,最後的滷肉飯剛好賣完。所以在此來到這裡,我不想在此錯過。
有些東西,錯過了,可能就是一輩子。
day 2 相守相望,風雨不離
新的一天陽光依然明媚,我們駕駛著效能優越的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繼續著我們的旅程,追尋著我們放蕩,哦,放縱不羈的靈魂。
佛教文化在大理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想,這可能跟歷史上多位大理國的皇帝出家侍佛有關,而他們出家的寺廟,便是崇聖寺。說起崇聖寺,或許熟悉的人並沒有那麼多,可如果我們換一種叫法,想必很多人都會知道:天龍寺。是的,在金庸的小說中,天龍寺,就是崇聖寺。
這也讓我來到這裡的時候,內心有一股尋找六脈神劍的衝動。雖然相比起段譽的六脈神劍,我更羨慕的是他的神仙姐姐...
當然,其實我們現在看到的崇聖寺是經過重修之後的。
歷史上的崇聖寺有五大重器:三塔、南詔建極大鐘、雨銅觀音像、三聖金像、“佛都”匾。但是很可惜的是,除了三塔,其他的四大重器和崇聖寺,在歷代的戰火和歷史的侵蝕下毀壞殆盡,只留下了三塔寺,掙扎於歷史的洪流中。
好在,重修後的崇聖寺與三塔,又可以風雨無阻的相伴下去了。
崇聖寺三塔一大二小。大的叫千尋塔,名字很美。是唐代時期的建築風格,一共16級,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千尋塔離另外兩座小塔的距離都是70米,三者互相守望,並歷風雲至今。
看到崇聖寺三塔的時候,我的腦海中浮現的是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映月”,兩者皆是三足鼎立之勢,只是一個在水下,追風映月;一個佇立地面,聞聽佛音。
但他們也是相同的,任歲月侵蝕,任時間流逝,我自巍巍,笑看風雨。
乘坐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沿著滇藏公路一路前行,直到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映入我們的眼簾,牌坊上書“蝴蝶泉”三字,我們便知道到達了接下來的目的地,這個郭沫若遊大理時親自提筆所書的奇妙地方。
蝴蝶泉的秒,淡然是在蝴蝶二字。明代有名的地理大牛徐霞客曾經盛讚蝴蝶泉的蝶影,稱其“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遊人俱以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可見蝴蝶泉當真是蝶影重重。
當然,在這個季節去,我們是看不到“迷離蝶樹千蝴蝶,銜尾如纓拂翠湉”的畫面的,我們只能夠看到泉。蝴蝶泉的泉水非常清澈,中有一串串的氣泡湧出,汨汨冒出水面,泛起點點漣漪。蝴蝶泉的水據說是來自於蒼山雪化之後,所以水量穩定,水質優良。
畢竟,蒼山常年積雪,雪又是純澈乾淨的。
不過聞聽這裡的老一輩說,如今就算鮮花盛開,蝴蝶當季,也很難在看到以往的那種密集的蝴蝶集了。這主要是因為周圍環境的破壞,加上田野大量的使用農藥,周圍的生態遭到了一定的破壞的緣故,蝴蝶的數量大大的減少所致。
初聞這個訊息的時候略有錯愕,但是隨之也瞭然了,因為這並不是個例,人類的快速發展已經使得很多的自然景觀消失不見,這樣發展下去,最後吞下這個惡果的,還是我們自己吧。
day 3 藍月谷中有白水
你知道下面這張照片裡面的動物,是羊還是牛麼?
這裡是 玉龍雪山 下的藍月谷,今天天氣依然晴好,我們乘坐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從 麗江 一路出發,邂逅過無數的道路美景之後來到了這個 玉龍雪山 腳下的美麗明珠藍月谷,在這裡,我發現了這兩個大傢伙。
乍看之下,白色的皮毛和模樣,我以為它們是羊,結果旁邊飼養它們大大姐告訴我,這是犛牛。這些大傢伙放在這裡,再裝上鞍之類的東西,就可以騎乘了,當然,只能作為拍照使用啦。不過以美麗的藍月谷為背景,再騎上這些大傢伙,畫面想想應該是不錯的。
藍月谷其實以前不叫藍月谷,叫白水河。
因為湖底的泥是白色的,下雨時泥土渾濁,混在水裡,水就會變成白色,所以稱之為白水河。可晴天的時候,這裡的水是藍色的,而且遠遠的看去,山谷呈現月牙的形狀,就像一輪藍色的月牙鑲嵌在玉龍雪山的腳下,所以,名字便成了現在的藍月谷,更加形象和美麗。
很幸運的是,我們到的這天剛好是晴天,所以可以看到,除去那些比較淺的地方,有一定深度的水面,水的顏色果然是藍色的,而且是純淨無暇的蔚藍之色。
最初的藍月谷可沒有如今的這般美麗模樣,它只是一塊野地而已,路人從中走過,也不會在此駐足停留。後來稍加修整,在白水河觀景大橋附近形成了類似於“ 白水臺”的人造小瀑布,恩,就是我照片中的這般景象,它受到了很多遊客的歡迎,很多遊客不再只是匆匆而過,願意在此停留,慢慢的這裡便成為了一處經典的景區。
突然想起以前小學學的一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用在這裡真是再好不過了,這裡本沒有經典的藍月谷,欣賞的人多了,便有了。
可以看到,這裡的河水真的非常藍,站在這裡,以玉龍雪山為背景,澄澈的藍月谷水為基調,再加上一丟丟的顏值和拍照技術,一張大片就輕鬆的能夠出來了。這也是為什麼,那麼多人的追尋著美麗的景色,因為再這樣美麗的背景下,自身的顏值都會跟著上一個檔次啊。
藍月谷的水大多是玉龍雪山冰川的萬古冰雪消融之後順著峭壁流淌而下,然後在山谷間彙集再流入到藍月谷內,行程這清澈甘冽的河流,所以儘管當天的陽光很燦爛,溫度也很適宜,但是河水很冰涼。
這種冰涼,是我用自己赤裸的雙腳,一遍遍在河灘的淺水區檢驗出來的。
當時因為要拍一個跟自己有關的短片,在藍月谷取景,所以為了最終的效果,我脫了鞋子,顧不上河灘上的卵石是否硌腳,也顧不上河水的冰涼刺骨,在淺灘的地方走了一遍又一遍。很期待最後的成片效果,當然在這裡也給自己打一個小小的廣告,到時候短片出來了會分享給大家。
當然還是得感謝一下一路上陪伴我們的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讓我在需要溫暖的時候可以有個依靠,而不至於孤苦無依的坐在地上。也是因為它一路上的陪伴和良好的驅動效能,讓我們的行程能夠暢優。最後不得不說的是,蔚攬的車型真的超級棒,用來拍照,真的是最好的搭檔。
大眾汽車十幾年的忠實粉絲曾哥告訴我,藍天白雲之下,青山綠樹之前,蔚藍色的蔚藍汽車跟蔚藍的天空更配哦。我默默的記下了這句話,終於在今天得到了實踐。
坐在駕駛位的感受跟其他位置是不一樣的,你能夠很明顯的感受到它的舒適性。除了超大空間這一點外,蔚攬還有兩點非常的吸引我,其中一個自不必說,就是全景天窗的設計。特別是再這樣明媚的天空下,周圍的景色這麼優美,坐在車裡開啟全景天空,陽光灑進車內,會讓你感覺你的整個世界都被美好充斥。另一個就是可自定義的全液晶儀表,12.3英寸的超大顯示屏擁有超清的解析度,可供駕駛者清晰直觀的看到如速度表、轉速錶和導航等所有重要元素,既新穎又實用。
在這裡還是有必要簡單的介紹一下玉龍雪山的。
玉龍雪山 是納西族的守護神,有一句話叫做“越靠近玉龍雪山,就越靠近納西族”,由此可見玉龍雪山對於納西族是多麼的重要。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玉龍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雪山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景觀大致可分為雪域、冰川景觀、高山草甸景觀、原始森林景觀、雪山水景等。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聖的山。
我們並沒有攀登玉龍雪山,所以並沒有能夠得見冰川之類的儘管,至於山腳下的這個,應該是高山草甸景觀吧。忽略玉龍雪山的存在的話,倒是有一種平坦草原,遼闊無邊的感覺。
儘管玉龍雪山周邊還有好多的特色景點以及一些特色的表演, 比如你可以在甘海子看張藝謀導演的《印象麗江》,可以在冰川公園嘗試一下驚險刺激的大索道,但是要論風景最美,還是要輸藍月谷。藍月谷有“小九寨”之稱,或許你還沒有去過九寨溝,不知道人間仙境的九寨有多麼的漂亮,那你可以先去藍月谷看看,在藍月谷的基礎上加上你的想象,或許,你就會得到一副九寨溝的模樣。
“山作青螺黛,水如碧玉簪”,用來描繪此地的景色,想必是恰當之極吧。
非常感謝給我充當模特的小姐姐,因為有你和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的存在,才使得呆板的照片靈動起來,真的非常感謝。
我們經常說,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絕對的事。
比如 花一定會開,葉子一定會落,天一定會亮也會黑,罐頭一定會過期,停在這裡的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一定會開走。
還有,來了藍月谷,你一定不會想離開。
但是終究是要離開的,前面,還有瀘沽湖在等著我們呢。
day 4 月夜下的走婚之路
自駕遊的樂趣就在於,一直在路上,一直在邂逅,一直在挑戰。
從麗江到瀘沽湖的路途,絕對是一種挑戰。不僅僅是兩者之間的道路很多都彎彎繞繞,更因為兩者中間有一個“麗寧十八彎”。從山頂往下看,十八彎的道路如同一條綢帶,纏繞在山腰上,如果沒有一定的駕駛技術,很多來這邊自駕遊的遊客都寧願換一條道路去瀘沽湖。可這對於我們來說,困難並不大。不僅僅是因為我們隊裡的師傅, 比如曾哥,都是十多年駕齡的老師傅,更因為我們開的是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就算是這樣路況不怎麼好的山路,坐在車裡,也不會感覺怎麼顛簸,舒適度很有保障。
一路上在車裡跟曾哥聊了很多關於蔚攬的話題,且每次聊到此的時候曾哥都是一臉的興奮。他說,就算是中檔配置的蔚攬旅行轎車,在高速上也可以輕鬆的飆到220碼,如果在那些比較直的道路上,250碼也不在話下。他最喜歡的還是蔚攬旅行轎車的座位記憶功能,他跟他妻子兩人,分別開這車的時候,都不用麻煩的去調座位遠近,只要按一下記憶功能按鍵,就會自動調節成兩人中其中一人習慣的座位位置。而他的妻子最喜歡的是2018款蔚攬配置的全新資訊娛樂系統,只需通過手機對映功能就能將手機與9.2英寸中控觸控式螢幕連線,堪稱是旅行者最好的幫手。
跟曾哥一路聊過來,長時間的枯燥跋涉也變得有趣起來。
因為劉濤的《親愛的客棧》,瀘沽湖最近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
瀘沽湖古稱魯枯湖,湖面海拔約2690.75m,面積約48.45km2。湖邊的居民主要為摩梭人,也有部分納西族和普米族同胞居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著母系氏族婚姻制度,因此 瀘沽湖 有夢幻天堂裡的女兒國之稱,很多人都說,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去看一下這最後的女兒國,畢竟,這裡真的太美了。
網上看到很多關於瀘沽湖屬於四川還是屬於雲南的爭論,其實瀘沽湖是兩省共轄,面積分比的話,四川境內的面積大概有三分之二,雲南三分之一。兩省各自開發屬於自己境內的那一塊區域,因此,瀘沽湖也是兩省的界湖。
麗江到瀘沽湖的道路真的不好走,多盤旋山路,彎彎繞繞,且有一定的海拔。但是到了瀘沽湖,看到這邊的景色,你會覺得,之前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因為這裡,真的太美了。
瀘沽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湖中各島婷婷玉立,形態各異,林木蔥鬱,翠綠如畫。瀘沽湖的水特別清澈且帶有一點藍色,我們到時天空也正好是這樣的顏色,身臨其間,不僅讓我想起王勃的那句“秋水共長天一色”來。
此時此景,不正是水天一色,水天相連嗎?
其實瀘沽湖的“東方女兒國”之名廣為人知,得益於楊二車娜姆的自傳《走出女兒國》一書,她在書中將這裡獨特的“走婚”制度,原始的民俗風情以及瀘沽湖美輪美奐的湖光山色通過自傳告知了全世界,也吸引了全世界很多人的目光匯聚。
而今天,我們就來到了那浪漫的走婚橋。
在瀘沽湖的東南面水域,這裡與瀘沽湖其它地方的風貌不一樣,由於這裡泥沙淤積,水深變淺,有非常茂密的蘆葦生長在這裡,像一片草的海洋,所以這裡也叫“草海”。在《親愛的客棧》中,我也匆匆一瞥到過草海的蹤跡,當時就為它的奇特美所震撼。
而在草海中,有兩座蜿蜒其中的木橋,這,便是走婚橋。
浪漫的名字必定有著浪漫的故事。
很久以前,一對相愛的男女分別住在草海兩岸,一到晚上,男子就划著豬槽船到對岸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約會。第二天天亮後,又划著豬槽船返回家中。不論颳風下雨、嚴寒酷暑,男子從未間斷過。看著愛人每天辛苦地划船往返於草海兩岸,女子十分心疼,便萌生了在草海上搭建一座橋的想法。兩人商定後,便開始在草海上修建一座木橋,後人稱之為“走婚橋”。
走婚橋橫跨草海,連線兩岸村莊,為男女們提供了約會的 通道 ,被譽為“天下第一鵲橋”。
如今的走婚橋有兩座,其中一座是有著近百年曆史的老橋,部分木頭已經腐爛或毀壞,散落在草海中,於是就棄用了。而與老橋相鄰的地方,還有一座新橋,造型優美,長300餘米。
相傳,相戀的男女一起走過長長的走婚橋,愛情就會天長地久。因此,走婚橋上經常有成對的青年男女牽手漫步,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浪漫。
關於摩梭人的走婚制度,大家可以去檢視相關的資料,還蠻浪漫的。雖然如今因為年輕的摩梭族人進入大城市之後,穿著打扮、思維方式發生了改變,漸漸的放棄了這條月夜下充滿浪漫氣息的走婚之路,但走婚橋的故事將長留在我們的心中。
走在走婚橋上,環顧四周,微風吹來,揚起漫天飛舞的白色花絮,猶如夢境般迷離。
day 5 不悔經行處,只恨太匆匆
瀘沽湖給我的感覺,是溫馨的。
不僅僅是因為這裡有月夜下浪漫的走婚橋,有很多往來的情侶在這裡度過的每一個清晨和夜晚,更因為瀘沽湖中,有著很多美麗的小島。
對於很多南來北往的候鳥、野鴨來說,這些島是他們的棲息之地。而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這些島,是很多故事發生的地方, 比如情人島, 比如裡格半島。
不悔經行處,只恨太匆匆。不知為何,這一句話不停的在我腦海中盤旋,揮之不去。或許只是因為,今天是我們在瀘沽湖的最後一天吧。
可我一點都不想離去。
每當我站在瀘沽湖邊,望著清澈的湖水和蔚藍的天空,我都會想起城市裡狹窄的天空和擁擠忙碌的人群,霎時間讓我覺得生活有時候就是這麼的無趣。有時候想,不如回家種地吧,可是,離退休的年齡還有好遠。如果影子能夠代替我在城市裡生活下去,我會祈禱今後的每一天,都是陽光遍地。
當然,我不想離去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幾日下來,對於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的眷戀。不僅在於他這幾日的陪伴,還因為,是它帶著我,逃離了喧囂的城市,在一片一片安靜的湖光山色間穿巡,讓我那忙碌的腳步和煩躁的心情慢慢的得到釋放。
晃悠間,我們來到了裡格半島的觀景臺,站在上面向下看,湖邊聚集的房屋、蒼翠的山坡、粼粼波光的湖面皆映入眼簾。這裡是攝影師們最青睞的一個地方,在網上可以看到很多從這個角度拍攝的關於裡格半島的照片。
雖然裡格半島依然美麗,卻多了幾許商業氣息,少了很多往日的寧靜。
這當然要歸功於熱鬧的網際網路。裡格村最初只有20多戶人家,可不知怎麼的,關於這裡“純樸、很少商業化”以及“去 瀘沽湖 一定要去裡格島”這樣的言論在網際網路鋪天蓋地的時候,短短几年間,裡格村裡就冒出了三十多家旅店,餐廳以及酒吧。不難想到的是,這些商業設施都是外來人開設的。
而在2000年前,裡格全村沒有任何一家與旅遊有關的店鋪,唯一的一家小賣部還是傍晚才開門。
除了裡格半島觀景臺,還有一個地方的風景也是相當的不錯,就是上面照片我站的位置。這是在湖中心的一個叫情人島的地方,我們劃了十多分鐘船到達這裡,然後上這個島參觀了一下,風景確實很美。而且在島上,我們還遇到了一種我以前從沒見過的一種叫珍珠雞的雞,頭長得跟一般的雞不一樣,看起來有點呆萌。
這次在划船的過程中,我親身感受到了瀘沽湖的水有多麼的清澈,以至於,我用這清澈的水洗了一下自己的手機,事實證明,我的手機是防水的。
蔚藍天空下,瀘沽湖的水泛微波,皺起漣漪,青山感受了下四周,沒有風也沒有要變天的跡象。青山想了想,問湖水,你怎麼了,不開心麼。
湖水沉默片刻說,等會兒,有一個小夥子站在那裡看了我好久了。
青山看了看,說,那不挺好,有人看上了你。
湖水說,我不是港灣,禁不得停留,別讓我誤了人家一輩子。
寫在最後的最後
天空依然蔚藍,瀘沽湖的水依舊清澈,裡格半島仍然安靜,一切都是美好應有的樣子。
從麗江自駕到大理再到瀘沽湖 ,匆匆幾日,跟著大眾進口汽車蔚攬旅行轎車共同經歷了太多美好的人和風景,如今我們不訴別離,只把美好,當作最珍貴的回憶。
謝謝你,親愛的蔚攬。
本文作者極果體驗師:倪磊楚
本文由極果體驗師倪磊楚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