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價格短期或將繼續走低,一關鍵指標預示單邊行情的可能性?
目前,以太坊價格存在被市場高估的風險,但相對比特幣價格,其被高估風險要小。短期內(1-2年),以太坊的市值/鏈上交易額可能會下降到50以下,以太坊價格大概率會繼續走低。未來(3-5年),由於以太坊專案相對比特幣專案存在更多發展的不確定性,以太坊價格很可能會走出與比特幣不一樣的趨勢。
以太坊的價格走勢(2015年08月初至2019年03月初)
來源:CoinMetrics,QKL123
以太坊作為一個致力於打造區塊鏈應用平臺的專案,其Token於2014年7月開始眾籌(共42天),當時的眾籌價格在0.3美元左右(按照當時比特幣價格進行估算)。2015年7月底,以太坊區塊鏈網路(Frontier版本釋出)正式上線,之後以太坊在交易平臺公開交易。2015年08月至2019年03月,以太坊的公開市場價格從2美元左右上漲至138美元,價格在四年多翻了近70倍。期間,以太坊的最高價格曾達到1,397美元的歷史峰值(2018年01月),之後出現大幅回落,最高跌幅超90%。
目前,以太坊的市值為14,044百萬美元,佔整個Token市場的10%左右,僅次於比特幣市值。筆者在《QKL123研報 | 本輪熊市比特幣價格是否已探底?關鍵指標說還早》文末給出了短期內(1-2年)比特幣價格的走勢預測,那麼判斷以太坊價格走勢的依據有哪些?本文將從供給、需求和估值三個方面,針對預測以太坊價格的幾個關鍵指標展開。
首先,反映以太坊市場供給的兩個關鍵指標:市場供給量、通貨膨脹率。
與比特幣的發行相比,以太坊有兩點明顯不同:
其一,以太坊的發行並不只包括挖礦環節,還包括初始分配環節。在創始區塊中,共產生72,009,990.50枚以太坊,約有60,000,000枚以太坊被公開融資出售,近12,000,000枚以太坊被分配給早期開發者和以太坊基金會。
其二,以太坊社群目前並沒有限定最大發行量。按照以太坊社群的未來規劃,以太坊的共識機制將由PoW轉為PoS(預計2021年),之後的發行數量將根據以太坊網路中質押份額(Stake)的多少來確定,詳見下表:
以太坊(轉為PoS之後)的發行策略及對應的通脹率
來源:EthHub,QKL123
以太坊的供給曲線與通貨膨脹率(歷史與預測)
來源:EthHub,QKL123
截至2019年03月14日,以太坊的市場供應量達到105,228,753枚,其中有33,218,763枚自創始區塊之後挖礦區塊產生,年通脹率在5%左右。過去幾年間,以太坊的發行數量主要與區塊獎勵有關。2017年10月的拜占庭升級(區塊高度4,370,000)是以太坊第一次減產,區塊獎勵由5降低至3,通貨膨脹率由之前的10%多快速下降到7%左右。2019年03月,以太坊完成了“君士坦丁堡”和“聖彼得堡”的升級(區塊高度7,280,000),單個區塊獎勵由3減少至2,年通貨膨脹率由拜占庭升級之前的7%左右下降至5%左右。預計2021年以太坊成功升級PoS(可能會延期),根據上文提到的未來發行規劃,預期2022年以後的年通脹率在0.08%至0.77%之間,那時的總供給量將超過115,000,000枚。
第二,反映以太坊市場需求的兩個關鍵指標:鏈上交易數(Transactions)、鏈上活躍地址數(Active Addresses)。
以太坊每日鏈上交易數(2015年08月初至2019年03月初)
來源:CoinMetrics,QKL123
以太坊除了作為支付媒介之外,還可以作為智慧合約應用的服務媒介,其市場需求的強弱可以通過區塊鏈的實際交易筆數來反映。2017年04月至2019年03月期間,以太坊每日鏈上交易數從85,000筆增加到500,000筆,交易筆數在近兩年間翻了近6倍。但是,近一年以來,隨著以太坊價格的大幅下滑,每日鏈上交易數從750,000下降到500,000左右,期間大約減少了50%。這說明,短期鏈上交易數的大幅度波動主要是受二級市場的需求引起,由於以太坊專案還處於發展階段,且短期內並無重大進展,其交易筆數的增長會有所放緩。
以太坊鏈上每日活躍地址數(2015年08月初至2019年03月初)
來源:CoinMetrics,QKL123
相對鏈上交易數,活躍地址數更能反映鏈上使用者的多少,區塊鏈網路中的使用者越多,其專案Token的市場需求會越大。2017年04月至2019年03月期間,以太坊每日鏈上活躍地址數從30,000多增加到200,000左右,活躍地址數在兩年間翻了近7倍,這超出了每日交易筆數的增長速度。近一年以來,每日鏈上活躍地址數約從300,000個左右下降到200,000個左右,期間大約減少了30%,下降幅度要明顯小於每日交易筆數的下降幅度(50%)。
第三,判斷以太坊價格高低的兩個相對指標:市值與鏈上交易額(Transaction Volume)的比值、市值與網路價值(Network Valuation)的比值。
PE(市值/收入)、PB(市值/賬面價值)等是傳統金融理論的相對指標,並不適用於Token的估值,這是由於Token專案並沒有類似公司的收入、利潤或現金流等財務資料。但是,Token專案有其特有的資料,比如鏈上交易資料、GitHub程式碼資料和社群活躍資料等。
市值/鏈上交易額,可以類比貨幣流通速度的倒數(1/V= M / QP)或者類比PE(Burniske & Tatar, 2017),其倒數可理解為Token的流通速度或使用率。一般情況下,Token相對使用率越低(市值/鏈上交易額偏離一般水平越大),則市值被高估的可能性越大。
市值/網路價值,即Token專案市值與其網路價值之比,可以類比PB,該相對值越高,則市值被高估的可能性越大。其中,網路價值採用齊夫定律(Zipf's Law),其計算公式為N*ln(N),其中N為鏈上活躍地址數。
以太坊、比特幣的市值/鏈上交易額對比(2015年08月初至2019年03月初)
來源:CoinMetrics,QKL123
比較以太坊與比特幣的市值/鏈上交易額,二者的變動趨勢有著明顯不同,前者的數值基本在10-30之間,而後者的數值在20-80之間,這主要是兩個專案所處的發展階段不同所導致,反映出市場對以太坊的成長性預期要高於比特幣。2015年8月初(Frontier釋出後第一個月)至2016年7月底(The DAO事件後第一個月)期間,以太坊的市值與鏈上交易額之比的均值約為150,對應的流通速度約為0.67%,且波動浮動巨大。2016年8月初2017年2月初,以太坊的市值/鏈上交易額的均值約為50,對應的流通速度為2%,波動幅度相對前期有所減小。2017年3月初(Homestead釋出)至2018年2月底(Byzantium完成後的第四個月),以太坊的市值/鏈上交易額的均值約為9.12,對應流通速度為11.1%,波動幅度相對前期明顯減小,且該階段對應最近一個大週期以太坊價格的持續暴漲。2018年3月初至今,以太坊的市值與鏈上交易額之比的均值約為51.5,對應的流通速度約為2%,以太坊價格在該階段持續走低。
以太坊、比特幣的市值/網路價值對比(2015年08月初至2019年03月初)
來源:CoinMetrics,QKL123
對比以太坊、比特幣的市值/網路價值歷史資料,前者的數值在2018年3月底反超後者。目前,以太坊市值/網路價值的數值在5,000左右,低於歷史平均值,而比特幣市值/網路價值的數值在8,000左右,明顯高於歷史平均值。這說明,相對以太坊價格,比特幣價格有更大被市場高估的可能性。
最後,預測下以太坊的價格走勢。
目前,以太坊價格存在被市場高估的風險,但相對比特幣價格,其被高估風險要小。短期內(1-2年),以太坊的市值與鏈上交易額之比很可能會下降到50以下(下降幅度不好判斷),以太坊價格大概率會繼續走低。未來(3-5年),由於以太坊專案相對比特幣專案存在更多發展的不確定性,以太坊價格很可能會走出與比特幣不一樣的趨勢。
參考資料:
[1] Briscoe, B., Odlyzko, A., & Tilly, B. (2006). Metcalfe's law is wrong-communications networks increase in value as they add members-but by how much?. IEEE Spectrum, 43(7), 34-39.
[2] Burniske, C., & Tatar, J. (2017). Cryptoassets: The Innovative Investor's Guide to Bitcoin and Beyond. McGraw Hill Professional.
[3] Fisher, I. (1911). Recent changes in price levels and their caus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2), 37-45.
[4] Monetary Policy https://docs.ethhub.io/ethereum-basics/monetary-policy
[5] QKL123研報 | 本輪熊市比特幣價格是否已探底?關鍵指標說還早 https://www.8btc.com/article/375000
(作者:QKL123,內容來自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得得號”;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鏈得得官方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