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正常心臟就健康嗎? jsk智慧手環更能洞見心臟的真相
做心電圖檢查方便,費用也很低,得到的心臟問題線索也比較多,所以我們臨床醫生經常開心電圖檢查。尤其是在急診,心電圖是常規檢查。患者的心電圖包括常規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動態心電圖,可以直觀的反應有無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可以間接的推斷有無心室肥厚、心房肥大、電解質紊亂等。
一般體檢時,心電圖是我們必做的最基礎的檢查,心電圖正常並不能斷定心臟一定正常,心電圖顯示的是當時心臟的跳動情況,這個過程大約為10秒,要判斷24小時內心臟的功能性情況,心臟是否有器質性病變,還需要進行進一步檢查,如24小時動態心電圖和心臟彩超,動態心電圖和心臟彩超全部正常,才能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現在如果我們來到醫院,隨時隨地不管是掛號、收費、檢驗時,在醒目處都標示著胸痛優先,這個胸痛是心肌梗塞的最常見的症狀,由此可見,一旦發生心肌梗塞,是在和死神賽跑,如果跑贏了,患者得到救治,不光挽救了性命,還能將後遺症降到最低,如果跑輸了,輸掉的是不光是金錢,還有性命。
連續的心率監測有什麼意義?
jsk智慧手環使用者張先生表示,他家有心臟病史,三代內心臟都有點小問題;但長輩們都是病情很嚴重的時候才檢查出來的。平時去檢查心電圖、B超什麼的都是沒問題的。張先生有過三次體驗,運動過後心臟突然飛速跳動,整個人感覺控制不了的那種;去醫院檢查也是啥問題都沒有。由於多次和心臟內科醫師打交道的經驗,挺醫生們說起,對心臟病大體上有這麼個概念,心臟病早期的症狀比較“難抓”;絕大多數時候病人都是正常的,反而要是“抓”到了,確診了,治療起來比較容易。真要到發病了才去醫院診療,由於心臟的特殊性,往往回天伐術。故而,長期的心臟執行情況監測,有助於心臟病的早期診斷。目前,針對心臟的這種特性,醫生通常會建議做動態心電圖,具體檢測情況如下圖——
這個檢測要求身上揹著記錄儀,並且身上要貼多個記錄點;很不方便。夏天的話會非常難受,考慮到運動的時候,心臟出問題的概率較高,醫生通常會建議去爬爬山什麼的,做這個檢測會更加痛苦。當然,當做完檢測,撕下那幾個監測點的時候,痛苦程度會達到最大。另外,這種檢測的效率也不高,多數只能檢測二十四小時。
張先生最近每年都測,連續三年了,可能是檢測週期不夠長的緣故,最後的診斷還是心律不齊。其中有一次,檢測點貼的有問題,醫生看了結果,建議張先生立刻入院,然後建議張先生裝個起搏器;後來找另外個老醫生看了下,說資料有問題,重測了一天,正常了。“故而,如果有一個裝置能夠簡單、長期檢測心臟的執行情況,對於我這種有遺傳病史、潛在心臟病的人來說,應該是福音吧,我現在每天都戴著jsk智慧手環,保護自己的心臟!”張先生如此感慨道。
心血管疾病扼殺在萌芽之中
據介紹,jsk智慧手環一個創新功能,就是可以實現即時測量和資料儲存。一旦覺得心`髒不舒服,就可以一鍵測量。這些異常的心`髒電訊號可以自動同步到jsk智慧手環 APP中,可以儲存多條資料,可以隨時查看回放,不僅方便快捷,這些及時採集的資料也可以為醫生提供有跡可循的依據。
使用者利用 jsk智慧手環測量血壓時,帶上手就可以直接測量心電圖無需連線手機, 在手環上點選開啟心電圖監測功能,長按觸控鍵五秒便能直接在手環上顯示使用者的心電圖,根本無需通過APP也可以查到,讓使用者定期檢視自己的心電圖,隨時瞭解身體變化。
jsk智慧手環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此,便攜性和24小時監控性是它的優勢所在,可以實現即時測量和離線儲存。一旦心臟不舒服,不用掏手機連線手環這些複雜操作,長按手環上的金屬觸點即可自動檢測。待手機連線後,這些異常的心臟電訊號就會自動同步到手機上,採集的這些資料可以為醫生提供有跡可循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