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信這個案例,幫你分清什麼是痛點、癢點、爽點和賣點
痛點、癢點、爽點和賣點,這四個概念是產品經理經常用到,但容易混淆的。接下來以微信來舉例說明一下。
一、痛點是幫助使用者克服恐懼

痛點
微信的本質是通訊工具,尤其是熟人間的通訊,點對點的溝通。那通訊解決的是什麼痛點,幫使用者克服的是什麼恐懼呢?
在原始社會裡,一個孤獨的原始人意味著他脫離了族群,對抗危險的能力很弱,生存正面臨極大的挑戰。在物種進化中,不怕孤獨的人都被野獸吃掉了,剩下的都是怕孤獨的人。對孤獨的恐懼是人類的集體潛意識。

微信開屏
微信萬年不變的開屏,一個小人看著遙遠的地球,大家都很熟悉了,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解讀。我認為這是在暗示:你是孤獨的個體,微信會幫你與親友保持聯絡,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對孤獨這個痛點,微信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訊。
通訊有多重要,看看唐詩就知道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別詩、思鄉詩是古代詩歌中非常重要的門類,原因就是交通不發達,通訊不發達。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人要維持社會關係,通訊就是非常剛的剛需,非常痛的痛點。
二、癢點是滿足使用者的慾望
人不光有恐懼,也有慾望。滿足使用者慾望的就是癢點。

癢點
微信的癢點是滿足了人性中的貪婪、懶惰、好色、虛榮、窺視。
發簡訊要錢,發微信不要錢。群裡有人發紅包啦,趕緊搶!這都是利用了人的貪婪。
用語音就可以留言,不用打字了。有微信支付,不用帶錢包了。這利用了人的懶惰。
搖一搖可以搖到附近的妹子哦。這利用了人的好色。
朋友圈可以晒旅行、晒包包、晒豪車、晒美食…… 這利用了人的虛榮。
朋友圈可以看到好友最近在幹嘛,有什麼八卦…… 這利用了人的窺視慾望。
如果算上利用微信來從事黑色產業的,那更是把人性的弱點發揮得淋淋盡致。
三、爽點是憋著的需求被滿足了

爽點
克服恐懼和滿足慾望都是人的需求,當需求被滿足了,就會愉悅。當需求沒有被滿足,憋著,積攢了較大的能量密度,在需求被滿足的瞬間,就會產生巨大當量的愉悅,一個字概括:爽!
爽點不是簡單的需求被滿足,是使用者經歷了不滿足,積累了不爽,再到被滿足,才會很爽。比方說,你平時吃飯感覺不到有多爽。先讓你餓一天,終於有飯吃,吃飽了你就很爽了。
在微信上,也許你也體驗過類似的爽點:
老闆在公司群裡發紅包,連著幾次都沒搶到,終於搶著了,還是手氣最佳,爽!
久未聯絡時時想念卻又不知如何開口的老朋友,突然在微信上找你,語音聊了半天,感覺還是像當年那麼親密,爽!
天天吃淡出鳥的健身餐,夜夜去健身房揮汗如雨,終於練出了馬甲線。在朋友圈裡發一張炫腹照,收穫點贊無數,連心儀的妹子都好評咯,爽!
四、賣點是引起使用者的共鳴

賣點
有些朋友認為,痛點就是賣點,這是不準確的,有些時候痛點是不能明說,不能作為賣點的。比如微信不會宣傳自己是幫你克服孤獨,使用者會反感,你才孤獨呢!陌陌也不會宣傳自己是約 x 神器,你懂的。
微信的賣點是不固定的,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賣點。
比如,免費發簡訊、發語音不用打字、搖一搖找附近妹子、搶春晚紅包、請全國人民打車……
可以看出,微信的賣點通常是利用癢點,結合產品的新特性來宣傳的。
五、結語
最後,推薦大家閱讀樑寧的 《什麼才是最好的產品?緊扣痛點、爽點、癢點》 。
珠玉在前,我本不必班門弄斧。只是在某些概念的理解上略微有些差別,所以還是寫了下來,並結合微信這個案例來闡述。希望大家對痛點、癢點、爽點、賣點這四個概念有更清晰的理解。
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一點點幫助,請點個贊,分享給朋友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