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朋友圈十大謠言:韓國總統躺槍
年味越來越濃,相信大家要麼已經回家,要麼正在回家的路上,要麼準備回家。
但是在這個喜慶的節日來臨前,網上仍然有大量的謠言在流傳,尤其是朋友圈裡的各種謠言,簡直是野火燒不盡……
今天微信官方就給大家整理了1月份的朋友圈十大謠言,一起來戳破它們!
1、新電商法實施,微信上詢問商品會被封號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典型謠言樣本1:
通知: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電商法。請各位新老客人發微信問商品的時候不要涉及敏感字眼如:銀行、轉賬、買賣、支付寶、支付、各品牌LOGO;如被封號是永久性的,最近一週發朋友圈請勿帶品牌logo,儘量不要微信轉賬!儘量用支付寶或者掃碼,轉賬請大家不要有僥倖心理請大家務必配合。
典型謠言樣本2:
新聞聯播,再次廣播,微信整頓,已經處理了30000多個號了,未來15天,微信問價格的一律被封!雙方封號。請各位如果問jiage一律語音,不然相互的號碼全部被封!已經開始了有人封號了!謝謝合作!特別是那些新客戶,提到....以後多注意!一定要禁止,不發語音也可以問,只要說多少米哈!
真相:
微信平臺從未有過“對使用轉賬、買賣、支付等詞彙的使用者進行封號”的規定。
我們會努力保護使用者交流隱私,只要使用者行為合法合規,可正常使用溝通。作為通訊工具及社交平臺,使用者在使用微信個人帳號時應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以及《微信個人帳號使用規範》、《騰訊微信軟體許可及服務協議》。
如根據其他使用者投訴,發現有存在違規行為的,我們會根據其他使用者投訴提交證據進行核實後,根據具體違規程度對違規帳號進行梯度處理
2、韓國政變,朴槿惠復任總統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根據路透社官網:韓國今天凌晨發生軍事政變。韓國軍方一些軍人,將拘押在看守所的樸瑾蕙解救出獄。
韓軍方指責議會和最高法院,屈從處國的壓力剝奪樸瑾蕙的總統職務。樸瑾蕙在軍方的支援下重返青瓦臺,宣佈重返合法總統職位並行使權力。
樸瑾蕙隨即頒發總統令宣佈:解散議會並重新進行選舉,解除最高法院所有現任法官職務,並在一週內公佈新人選。中止一切正在進行的總統競選活動。韓國首爾部分地區發生區域性騷亂,軍警正在處理中。據報道挺樸與反樸派人士發生了流血衝突事件,已有多人死傷。
真相:
在路透社官網上查詢不到任何有關韓國政變的新聞。這只不過是去年愚人節的謠言又拿出來刷了一遍。
這條錯漏百出的訊息裡稱“韓軍方指責議會和最高法院,屈從處國的壓力剝奪樸瑾蕙的總統職務。”這裡明顯有三處錯誤。
1)、韓國是叫國會,不叫議會;
2)、作出判決將朴槿惠彈劾下臺的是韓國憲法法院,不是最高法院;
3)、處國是啥國?地球上還有這樣一個國家?軍事政變這麼大的事,《中央日報》、《朝鮮日報》等韓國各大媒體的中文網上都沒看到有任何訊息。
4)、韓國總統無權解散國會!如果有這權力,12月在野黨提交彈劾案後,朴槿惠完全可以解散國會,也就不會有遭彈劾下臺的事了。同樣的,韓國最高法院法官雖由總統任命,但總統根本沒有權力解除法官職務。
3、下載使用北斗微信,再不會被騰訊封群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大家趕緊把這個連結下載了,這個是我們自己的北斗微信,我現在已經用上,網速也快,字型也清楚,家人們,歡呼吧!終於用上咱們自家的北斗導航系統了:
https://support.weixin.qq.com/cgi-bin/mmsupport-bin/readtemplate?t=page/android_exp__index&clientversio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這是北斗微信,直接下載,直接覆蓋了原來的微信不要從瀏覽器進入。我們再也不會被騰訊封群了,咱們全體都做這個動作(不要解除安裝原來的微信,只要你直接下載就可以覆蓋原來的微信)下載後網速快,不卡機子不封群!
真相:
微信只有唯一官方正式客戶端,並不存在其他版本。
4、撿到一個錢包,請幫忙擴散找失主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典型謠言內容1:
實驗小學的學生家長李海波撿到一個錢包,裡面有身份證徐俊峰的,卡10多張,現金1000左右,動車票兩張(徐俊峰,徐海騰)車票是明天的。大家幫忙擴散。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正能量!失主請聯絡:131xxxxxxxxx!
典型謠言內容2:
大家幫忙轉一下,我朋友撿到一個錢包,裡邊有一張身份證,樑永濤,卡10多張,現金1000元左右,動車票2張(樑永濤,張慧),車票是後天的,大家幫忙擴散,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傳遞正能量。失主請聯絡:13xxxxxxxxx。
真相:
此訊息純屬無中生有。
同樣的內容,都是“徐俊峰、徐海騰”、“樑永濤、張慧”丟了錢包,而撿到錢包的“聯絡人”卻有不同版本,留下的電話號碼均沒能證實訊息的真實性。
“撿到錢包尋找失主”或者“撿到車票尋找車主”都是一件充滿正能量的好事,廣大市民在瀏覽網路資訊時,要提高警惕,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網友不要看到所謂的“愛心或正能量”資訊就盲目轉發,不要隨意撥打虛假資訊裡的電話號碼,以免善心被利用,掉入騙局。
識別網路、手機謠言的簡易方法:看謠言中有沒有具體事發日期(年、月、日),如果沒有,99.99%是謠言。製造謠言的人,故意不寫明確日期,這樣的謠言會一直擴散下去。果是真事,事主一般都會註明事發日期的。
5、微信推出朋友圈降權政策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典型謠言內容1:
2019年11日開始,微信正式啟用新政策~限流和降權每發一次朋友圈微信可能只有一部分人能看見,而且是隨機的,比如我發20條,有的好友只能能看到5條,有的好友只能看到3條,有的甚至根本看不見所以請能看到這條訊息的寶貝們,提前將我設定為星標好友具體步驟是:點我的頭像,然後點右上角的三個點的,最後設定為星標朋友就OK了,這樣我的各種更新朋友圈你們就不會錯過了,找我也方便。
典型謠言內容2:
微信針對朋友圈刷屏推出降權政策:1、私人粉絲多於3000人即被降權50%,只有50%的好友能看到所發信息。2、暴力刷屏被舉報第一次被封殺可自己解封,第二次被舉報將被永久封號。3、利益誘導分享,互推等行為均被降權。4、用官方的理財工具、買qq付費會員繫結等可避免被降權。
真相:
微信已進行官方闢謠:“微信限流降權”之說子虛烏有,純屬謠言。微信團隊在此宣告:網上傳播的所謂“微信降權”以及相關描述並不屬實,微信也從未有過相關文章描述中提到類似功能或者規則。
對於微信產品的虛假報道傳得比較多的還有“朋友圈點贊要扣話費”、“微信成立5週年,轉發訊息有獎勵”、“微信將推付費會員制度”以及“微信紅包功能將停止運營”。針對這些謠言,微信團隊都作出官方闢謠,敬請大家留意官方訊息,不要輕信這些無稽之談。
6、手機輻射把玉米變成爆米花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近日,一段“手機輻射炸出爆米花”的視訊在網上熱傳。網傳的視訊中,幾名外國人先後將幾粒玉米放在桌子上,然後用四部手機將這些玉米圍了起來,隨後同時撥打桌子上四部手機,十幾秒之後,這幾粒玉米竟一個接一個地變成了爆米花。
真相:
這段視訊早在三年多以前就在網上出現,當時就引發了網友和媒體的廣泛關注。法制晚報、華西都市報等多家媒體都曾對“手機接通瞬間玉米變爆米花”進行模擬實驗,結果無一成功。
在華西都市報的實驗中,實驗人員按照視訊中的方式,找來5部功能完好的手機,按照視訊內的方式頭對頭擺在一起,中間放上玉米粒。
首先撥通其中一部手機,等了30多秒,玉米粒沒有任何爆的跡象。隨後同時撥通5部手機,持續了1分鐘,手機中間的玉米還是沒有任何變化。
事實上,從科學原理上來看,手機根本就不可能炸出爆米花。人們通常說的“手機輻射”,實際上是指手機的發射功率,也就是手機發射出的承載著語音和資料訊號的電磁波的功率。
在手機接通的一瞬間,輻射值確實會比一般情況下要高,但只要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手機,即是訊號達到最強,也在安全數值範圍內,其產生的熱量根本沒法炸出爆米花。
據專業人士介紹,生活中製作爆玉米花常用的工具是微波爐,因為微波可以直接穿透到玉米里面,玉米中的水分會在極短時間內吸收微波能量而汽化,爆發出來形成爆米花。
但微波爐的功率約500瓦到1000瓦,手機的功率一般只有幾百毫瓦到幾瓦,用手機的功率來爆玉米花顯然不現實。
網傳視訊已經被證實是一段惡搞的營銷短片,其目的是為了故意誇大手機輻射的危害,讓消費者為手機購買藍芽耳機。
據國外著名闢謠網站SNOPES報道,“手機制作爆米花”視訊其實是一家藍芽通訊裝置供應商製作的廣告,該公司的執行長在接受CNN採訪時承認,視訊拍攝者只是用做好的爆米花替換了玉米粒,然後用技術手段對視訊進行了剪輯而已。
7、老年人坐飛機要開“健康證明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已滿70歲以上(包含70歲)乘客,必須提供縣級以上醫院開出的蓋有醫院紅章的健康證明,健康證明內容包括(血壓、心電圖、呼吸道、心率),並且簽署家屬委託書,免責書及航空公司特殊人員申請單,否則航空公司有權拒絕登機。
真相:
對於老年乘客乘坐飛機是否需要開具"健康證明",各家航空公司規定不同。建議老年人在訂票前提前諮詢航空公司,及早做好準備。如老人近期有乘機記錄,也要保留好機票和登機牌,以備下次之需。
一般來說,身體狀況較好、心臟功能沒有明顯障礙的老年人是完全可以坐飛機的,不過在為老人預訂機票時,應儘量選擇設施完備、保健條件更好的大中型客機。
身體狀況欠佳的老人應視身體狀況或遵循醫囑做出選擇。
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病、耳鼻病的老人以及出行前剛做過手術的老年人也不宜坐飛機。
如果家人不能陪同,老年人獨自乘機時可以預約機場的特殊旅客陪伴服務。以首都機場為例,撥打010-96158服務熱線,就會有服務人員在值機大廳等待老人抵達,陪同老人完成值機、托執行李、查驗登機牌、安檢,直到老人順利登機。沒有提前預約的老年人也可以在航站樓尋求工作人員幫助。
8、突發心梗大力咳嗽能自救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近期,微信朋友圈中廣泛流傳一個獨處時心梗發作的“自救祕方”,說是胸口突然出現劇痛,不必驚慌,只需要持續大力咳嗽,一直要做到救護車趕到或已經感到恢復正常為止。文中稱,這個動作可以壓擠心臟,進而促進血液迴圈,恢復正常脈搏。
真相:
醫生表示,突發心梗時,用力咳嗽並不能自救,反而還可能導致猝死。當遇到危險情況時,應該讓患者在通風情況下儘量平躺下來,儘快撥打120或999急救電話,等待救援;
如果心梗病人患有心絞痛或者冠心病的病史,家裡要備些自救藥品。如果不能測量血壓,最好不要使用任何藥物,等待救援。
9、駕照申領年齡2019年起放寬到70歲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近日,網上流傳著多篇網帖稱,2019年起駕照申領年齡放寬到70歲。70歲以後,只要身體健康條件允許,就可以一直申領駕照,直到終身。
真相:
近期我國並沒有對駕照申領年齡進行過調整。
公安部最近一次修改的《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39號)是自2016年4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近期並無新的修改。其中,有關申領駕照年齡的規定是與駕照型別有關的。
在《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中,與年齡有關的條款主要有以下幾條——
第十二條:申請機動車駕駛證的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年齡條件:
1)、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殘疾人專用小型自動擋載客汽車、輕便摩托車準駕車型的,在18週歲以上、70週歲以下;
2)、申請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或者輪式自行機械車準駕車型的,在18週歲以上、60週歲以下;
3)、申請城市公交車、大型貨車、無軌電車或者有軌電車準駕車型的,在20週歲以上、50週歲以下;
4)、申請中型客車準駕車型的,在21週歲以上、50週歲以下;
第五十九條:年齡在60週歲以上的,不得駕駛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無軌電車和有軌電車;持有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駕駛證的,應當到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或者核發地以外的車輛管理所換領準駕車型為小型汽車或者小型自動擋汽車的機動車駕駛證。
10、超市這“5種”食物千萬別買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最近,一段視訊稱,有5種年貨千萬別買,他們各有“特點”,還“有毒有害”!
真相:
1)、肉餡兒不能買
視訊稱:“肉餡是各種剁碎的肉,通過混合絞制而成。先不說它的成分是以脂肪為主,光是衛生條件就會讓你覺得很髒,因為絞肉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灰塵,還有一些雜質,甚至還有豬毛等等。”
真相:肉餡本來就是剁碎的肉,“混合絞制”只是製作方式。建議大家去正規可靠的超市,而不能說這一類食品都存在問題。
2)、罐頭不能買
視訊稱:“罐頭包裝上面含有的細菌會融入食物裡面,如果食用了它,就會導致生殖系統發育異常,胰腺素分泌系統混亂,從而導致糖尿病,甚至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真相:這完全是主觀臆想出的“危害”。
可以說罐頭不新鮮,經過徹底殺菌之後口感不佳,但就安全性而言,完全是有保障的,消費者不必擔心。
3)、冷藏水果不能買
視訊稱:“冷藏水果放在低溫下,表面看著不會壞,其實已經滋生了不少的細菌……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真相:文中的說法毫無依據。水果只要表面沒有破損,也沒有被切開,內部就難以滋生細菌。
冷藏是一種儲存條件,對於大多數水果而言,冷藏比常溫更有利於儲存。所以購買水果,完全不用考慮是冷藏儲存還是常溫儲存的。
4)、火鍋丸子不能買
視訊稱:“超市中的火鍋丸子大部分都有很多的新增劑,而且含有香精”。
真相:新增劑並不代表“有毒有害物質”,並不能成為食物“不能購買”的理由。
5)、“被汙染的蔬菜”不能買
真相:
只要是正規超市,銷售的食品都應該符合安全標準。如果存在有問題的食品,可以向監管部門舉報;如果買到了不合格食品,可以索賠。
】